<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乙已年小暑之时,携同学一行自驾游。从重庆经赤水市,来到位于贵州习水县附近的土城古镇,开启了一场盛夏季节的红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城古镇,位于贵州境内的赤水河畔,是一座因航运而兴的千年古镇,始建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土城古镇还是当年中央红军转战贵州,四渡赤水的起点,更是见证了万里长征路上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土城古镇上,现在仍保留了女红军街,土城会议遗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的旧居,以及新修建的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中央红军自遵义开自土城,准备攻占土城和赤水,然后从宜宾泸州一带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攻占土城后,因情报失误,在土城的青杠坡,红军遭遇了川军郭勋祺部六个团的层层阻击,川军凭借有利的地形和装备精良的武器,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一军团展开了殊死激战。悲壮的青杠坡战役,是红军继遵义会议后的首战。是役,红军伤亡了三千多人。在红军生死危急的关头,毛主席及时召开了土城会议。决定连夜西渡赤水河,甩开敌人的追击。由此,也开启了一渡赤水的伟大壮举。而四渡赤水,更是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最得意的“神来之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的青杠坡战役,使无数红军先烈的身躯,永远地留在了土城古镇的群山之间。时隔九十年,当我们走进土城庄严肃穆的四渡赤水纪念馆时,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行行悲壮的文字,以及音像与实物,都真实的记录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并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与英勇。而悲壮的背景音乐,更是催人泪下。在今天的土城古镇上,人们早已安居乐业,静享岁月生活的美好。古镇旁流淌千年的赤水河水,仿佛是在用无声的语言,在向人们诉说那些久远的红军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盛夏时节,当我伫立于赤水河畔,远眺古老的土城古镇时,蓦然发觉,这里不仅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与文化低蕴的古镇,更是一个可以留存住红色记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