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潮城打卡地:南关厢演出,藏着文化与浪漫

浙江板桥头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2日晚,暮色缓缓笼罩海宁市南关厢灯彩广场,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城市的灯火交融,勾勒出独特的浪漫氛围。海宁市关厢文工团在这里拉开帷幕,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耀眼火花,点燃潮城夏夜的热情 。</p> <p class="ql-block">  演出伊始,腰鼓《丰收腰鼓》率先登场。激昂的鼓点如夏日骤雨,急促而有力,文工团成员们身着色彩明艳的服饰,身姿矫健。腰鼓在腰间灵动翻飞,红绸带随着鼓点上下舞动,似火焰跳跃。这充满乡土气息与丰收喜悦的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仿佛把观众带到金黄麦浪翻滚的田野,感受劳作后的欢腾,也为整场演出奠定热烈欢快的基调 。</p> <p class="ql-block">  舞蹈《中国范儿》精彩呈现。舞者们以刚劲有力的动作,诠释着独属中国的豪迈气魄。他们步伐稳健,手臂挥舞间,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舞蹈编排巧妙融合,红与白交织的舞衣,在舞台灯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个定格造型都彰显着 “中国范儿” 的自信与昂扬,传递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p> <p class="ql-block">  当《快乐的小笛手》的笛声响起,节奏明快活泼,仿佛一阵清风拂过广场。几位小演奏者身着传统汉服,专注地吹奏笛子,清澈透亮的旋律,像是把夏日里活泼俏皮的精灵引入现场,驱散了夜晚的闷热。他们用稚嫩却饱含热忱的演奏,展现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也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眼神里满是对小演奏者的赞许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欣慰 。</p> <p class="ql-block">  独舞《红玉丹心》随后上演,舞者一袭红衣,如跳动的火焰。动作或刚劲凌厉,或婉转优美,以舞蹈语言讲述着炽热的家国情怀与忠义丹心。水袖翻飞间,似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将古代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与家国担当,通过肢体艺术生动呈现,让观众沉浸在跌宕的情感与磅礴的气势中,感受传统文化里精神传承的力量 。</p> <p class="ql-block">  手语表演《感恩的心》,带来不一样的感动。表演者们身着统一服饰,用整齐划一、饱含深情的手语动作,传递感恩的温度。没有声音,却胜过千言万语,在这夏夜的广场,这份无声的诉说,触动着观众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提醒着人们在忙碌生活中,不忘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现场氛围也因这份温情,变得格外温馨 。</p> <p class="ql-block">  舞蹈《仙女散花》,宛如将神话场景搬至现实。舞者们身着飘逸纱衣,手持花束,轻盈舞动,步伐似流云,手臂若拂风,花瓣似的裙摆随动作轻轻摇曳,仿佛真有仙女下凡,把美好与芬芳洒向人间。古典舞的优雅与浪漫,在这一方舞台上极致绽放,让观众沉醉在梦幻般的意境里,感受传统舞蹈的柔美韵味 。</p> <p class="ql-block">  男声越剧独唱《陆游与唐婉——浪迹天涯》则为演出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气息。演唱者用婉转悠扬的越剧唱腔,唱出了陆游与唐婉之间那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他的歌声深情并茂,充满了感染力,仿佛将观众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时代。观众们沉浸在演唱者的歌声中,感受着那份爱情的美好和无奈,许多人都被深深打动。</p> <p class="ql-block">  最后,舞蹈《缠》为演出画上句号。舞者们以独特的舞蹈编排,演绎 “缠” 的艺术,动作缠绵却不失力量,服饰的纹理与色彩随着动作流转,似在讲述一段细腻的情感故事。刚柔并济的舞姿,将整场演出的氛围再次推向高潮,让观众在不舍中,记住这精彩的瞬间 。</p> <p class="ql-block">  这场演出,海宁市关厢文工团用腰鼓、舞蹈、笛子演奏、手语、独唱等多种艺术形式,串联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演绎,在南关厢灯彩广场的夏夜,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不仅展现了文艺团的专业与活力,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熠熠闪光,让大家在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加深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也为潮城海宁的夏夜,增添了一抹绚烂的文化色彩,成为这个夏天里一段难忘的文化记忆 。</p> <p class="ql-block">文字:浙江板桥头</p><p class="ql-block">图片:赵衍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