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6日,随凃老师游学团队,我们踏上了安徽黄山市歙县的土地,听说这里的许村还保留着徽州千年刺绣技艺。此行,我不仅想看看这片山水,更想看看那些指尖上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斜斜洒进屋内,我走进一间老屋,看见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女士正专注地缝制着一件红色布艺品。她的手很稳,针线穿梭间仿佛在与布料对话。竹篮里堆满了红色布艺小物件,像是刚出生的小火苗,热烈而温暖。她没抬头,却仿佛早已知道我的到来,只是继续手中的活计,像是在守护一段静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屋内还有几位妇人,她们穿着传统服饰,坐在木椅或地上,手中拿着针线,面前的竹篮里堆满了五彩的布料。她们神情专注,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牵系着岁月的温度。我轻声问:“你们做这些,是为谁?”一位老妇人笑了笑,说:“以前是给家里人,现在是给游客,也是给老手艺一个去处。”她的话让我心头一暖,原来,传承不只是技艺,更是那份不舍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往里看,一位穿红衣的女士坐在竹凳上,面前的竹篮里装满了布艺小物件。她正缝制一只小巧的布鞋,针脚细密,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我蹲下来看,用镜头对准了她,她也不避,只是淡淡地说:“这是小时候我妈教我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时光的延续,从母亲的手传到女儿的手,再传到她的手,如今又传到我眼前。</p> <p class="ql-block">在庭院里,我看见几位绣娘围坐在一起,面前摆着竹篮,里面是她们亲手缝制的鞋子和装饰品。游客们在一旁拍照,她们也不恼,只是继续低头缝制,仿佛这喧闹与她们无关。一位绣娘抬起头,冲我笑了笑,说:“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学。”我愣了一下,竟有些心动。或许,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安静而坚定的存在方式。</p> <p class="ql-block">这位绣姿优先雅的绣娘,她戴着老花镜,正缝制一双布鞋。她手中那双鞋小巧精致,像是为谁量身定做。她笑着递给我看,说:“这是给孙女做的。”她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仿佛这双鞋不仅是一双布鞋,更是一份祝福。她还给我看了她篮子里的其他鞋子,每一双都色彩鲜艳,像是把四季都缝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回头望了望那间老屋,阳光依旧斜斜地洒在门口,竹篮里的布艺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与时光的故事。我想,许村的绣娘们,不只是在缝制布艺,更是在缝合一段段被遗忘的时光,让它们在指尖重生,继续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