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网络 文/晴墨斋</span></p> <p class="ql-block">(一)退玉</p><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的部将司马,因倾慕李广的威名与品德,特意派人精心挑选了一块晶莹剔透、质地上乘的美玉,不远千里送到李广家中。当使者恭敬地将美玉呈上时,李广仔细端详这块无瑕珍宝,深知其价值非凡。但他神色庄重,言辞恳切地说道:“这美玉虽珍贵无比,可一旦收下,便会玷污我的心灵,违背为人处世的准则。”随即,他果断下令,让使者原物奉还,坚决不接受这份厚礼。李广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守护住了自己内心的纯净与操守,这份对原则的坚守令人敬佩不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载石</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太守陆绩一生清正廉洁,始终将百姓的福祉放在首位,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当他任职期满,即将离任之时,清点行装,发现自己的船只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什么财物。由于船只过于轻飘,在江面上行驶时极不稳定,难以经受风浪颠簸。为了确保船只能够平稳航行,陆绩没有选择购置财物压舱,而是命人搬来一块巨石放置船上。就这样,靠着这块巨石,船只得以安全返航。陆绩这种两袖清风的行为,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廉石”的美称也流传千年,成为后世清廉为官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挂床</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刺史裴潜为官多年,始终秉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在他的生活中,除了一张胡床,几乎没有其他多余的身外之物。这张胡床陪伴他处理政务、度过无数日夜,见证了他的勤勉与清廉。当他卸任离开时,依然保持着刚到任时的模样,没有增添任何财物,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临走前,他将那张陪伴自己许久的胡床,郑重地挂在任所的柱子上,以此表明自己不带走一丝一毫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其清廉自律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埋肉</p><p class="ql-block">南朝梁时,傅昭以清廉自守闻名。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对于他人送来的礼物,无论价值高低,只要可能影响自己的清廉操守,都会坚决拒收。有一次,恰逢有人送来一份牛肉作为礼物,不巧家中其他人并不知晓傅昭的原则,便收下了这份礼物。傅昭得知此事后,内心十分焦急,他深知若食用这份牛肉,便是违背了自己的操守。于是,他急忙嘱咐家人,务必将牛肉埋掉,坚决不能入口。傅昭用这样看似极端却又无比坚定的方式,守护住了自己清廉的名声,展现出对自我要求的严格与执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辞砚</p><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身为宰相的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在文学领域造诣颇深,他善诗喜文,对文房四宝也有着深厚的喜爱。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他,听闻他对砚台的喜爱,便精心挑选了一方名贵的名砚,派人送到他府上。王安石看到这方制作精美、价值不菲的名砚,心中明白这是他人的拉拢之意。他没有丝毫犹豫,面带微笑,言辞委婉却态度坚决地谢绝了这份礼物,只向送砚之人道了一声感谢。王安石以其高尚的品格和清醒的头脑,不为外物所诱惑,坚守住了自己的原则,成为后世敬仰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棒打</p><p class="ql-block">南朝时,顾协任职中书,他一生刚正不阿,对贿赂行为深恶痛绝。在他眼中,那些企图通过贿赂谋取私利的行为,是对公正和律法的严重践踏。有一次,他的一个门生,为了谋取私利,竟然向他行贿。顾协得知此事后,顿时怒不可遏,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燃烧的烈火难以平息。他严厉地斥责了这个门生,随后毫不留情地命人将其按倒,用板子打了二十下,最后将其赶出屋外。顾协以这种强硬的方式,向世人表明了自己对贿赂行为零容忍的态度,维护了官场的清正廉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埋金</p><p class="ql-block">桂暹奉命出使突骑施,在执行外交任务的过程中,出于外交礼仪和当时的特殊情况,他暂时收下了对方赠送的黄金。然而,桂暹的内心始终坚守着清廉的底线,他深知这些黄金并非自己应得之物。完成使命后,桂暹经过深思熟虑,特意挑选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将这些黄金偷偷埋了起来。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就连唐王和突骑施的君主都毫不知情。桂暹用这种方式,既维护了外交礼仪,又坚守了自己的清廉操守,其高尚的品德和智慧令人称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八)撤茶</p><p class="ql-block">明代,知府王进平日里勤勉政务,常常整日忙于案牍之事,为百姓操劳。一日,他正在专心处理公务时,有客人前来拜访。王进热情地接待了来人,并命下属上茶。在交谈过程中,王进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此次前来是想向他提出私下的请求,企图谋取私利。王进心中顿时警觉起来,他深知不能违背原则,于是立刻吩咐下属,迅速将刚刚端上的茶撤走。王进以这种简洁而果断的方式,表明了自己拒绝私情、坚守公正的态度,展现出一位清廉官员应有的风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4年9月5日于墨汉吉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