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隰州:苔花如米亦芬芳

嘻之啷

<p class="ql-block">作者:王蓉</p> <p class="ql-block">《夜听隰州》是2023年9月7日由王蓉老师主持的节目,如今回想起来,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当年,隰县县委宣传部曾选送时长近20分钟的视频参加临汾市扶贫项目相关的摄影作品比赛,还荣获了一等奖。这部作品的背后,是隰县电视台的王蓉老师带领团队,为助力扶贫攻坚,在李城村以我为主要人物,历时大半年精心拍摄而成。今天,我把这段珍贵的回忆分享出来,与大家一同回味。</p> <p class="ql-block">【夜听隰州】苔花如米亦芬芳</p><p class="ql-block">夜听隰州</p><p class="ql-block">2023年09月07日 20:30</p><p class="ql-block">山西</p><p class="ql-block">361人</p><p class="ql-block">星标</p> <p class="ql-block">▾ 点击收听 ▾</p><p class="ql-block">从两年前开始,村民们就发现,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小村庄似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米书记的到来,让他们平淡的生活多了很多乐趣。这个看似柔弱的身影就像一只燕子,总是不知疲倦的在村子里飞来飞去,只要有她的地方,就会有笑声,有快乐。朝夕相处的时间久了,他们就觉得,一天见不到这个总是风风火火急匆匆的身影,就好像少了点什么。</p><p class="ql-block">她叫米玲,今年53岁。53岁这个年龄,周围很多女同事都开始数着日子算退休时间了。米玲是主动请缨到扶贫工作队当驻村第一书记的。</p><p class="ql-block">对于米玲的到来,李城村的村民似乎并不欢迎。在他们眼中,这个文静瘦弱,浑身书卷气的女人似乎跟农村格格不入,他们甚至在想,这个女书记大约是来混混日子,消磨时间的。</p><p class="ql-block">初秋的黄土高原别有韵味,跌宕起伏的垣峁沟壑中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看着眼前的美景,米玲心中升腾起无限动力,她再次告诉自己,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她是肩负着省工商局的重托,带着扶贫攻坚的责任和使命来到这里的。她的扶贫工作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一个月,米玲开始翻山越岭,走家入户。她跑遍了李城村六个自然村的沟沟坎坎,与每一户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情,不断思考着扶贫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很快,这个善良和气有文化,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女书记开始被李城村人所关注。</p><p class="ql-block">最先被米玲感动的是老党员马天旺。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探访,细心的米玲却发现,这个73岁的老人穿着一双露出脚趾的旧鞋。她没有声张,回太原办事时,专程去服装城为老人买了两双新鞋。当米玲亲自将新鞋为老人穿上时,老人激动的眼含热泪,久久无法平静。</p><p class="ql-block">让米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善举,却引发了一场奉献爱心的热潮。得知米玲是在专程为贫困老人买鞋之后,太原服装城的商户深受感动,当即就发出了扶贫济困的捐助倡议。两千双新鞋,三千多件新衣服,近万元现金,电脑,桌椅......这些爱心捐助顷刻间温暖了李城村村民的心。</p><p class="ql-block">再见到米玲,大家开始叫她“买鞋书记”。</p><p class="ql-block">转眼就到了收秋季节。</p><p class="ql-block">梨果是李城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此,米玲和村委干部一直将产业扶贫作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p><p class="ql-block">可是这个秋天,李城村却没有了往日丰收的喜悦。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让原本炙手可热的玉露香梨变成了一堆无人购买的烫手山芋。</p><p class="ql-block">看着一筹莫展的村民,米玲心急如焚,苦思冥想之后,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既然上门的商家不收,那我就想办法把梨拉出去,我要亲自去卖梨”。</p><p class="ql-block">太原服装城。</p><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临时摆放的摊点和不停的叫卖声吸引了人们的视线。</p><p class="ql-block">“这些是我们村贫困户的梨,虽然表面受了点伤,但是口感一点也不受影响,不信您尝尝,非常好吃,现在便宜卖了”。“请您帮帮我们的贫困户,他们生活不容易”“好的,您在几楼,我们给您搬上去,谢谢您的支持,谢谢!”</p><p class="ql-block">整整一天,米玲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向人群介绍着这些有点瑕疵的玉露香。</p><p class="ql-block">付出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一天下来,不光拉到太原的一百箱玉露香全部卖光,她们还拿到了不少梨果订单。</p><p class="ql-block">尝到成功喜悦的米玲一鼓作气,不光走出去推销,还不断的在朋友圈发布卖梨信息。在她的努力下,李城村滞销的三万斤玉露香,六千多斤酥梨全部销售一空。</p><p class="ql-block">经过这件事,村民们越来越觉得文弱秀气的米书记其实是一个有主见有想法,不怕吃苦受累的女汉子。再见到米玲,他们眼里多了尊敬,脸上多了笑容,远远的就会喊她“卖梨书记”。</p><p class="ql-block">村委会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院子,每隔三五天,米玲总要抽出时间去这个小院看一看。</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80岁高龄,双目几乎失明瘫痪在床的老人,两个四十多岁患有智障没有成家的儿子。</p><p class="ql-block">从知道这个家的那一天起,米玲就成了这个院子的常客。她一来,这个阴暗破烂,异味扑鼻的屋子就会立刻充满阳光,老人木讷的脸上就会荡漾出开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直到现在,米玲依然是这个破旧院子的常客,也成了老人口中念念不忘的“亲人”。</p><p class="ql-block">在村民的眼中,米书记每天都很忙。</p><p class="ql-block">商讨工作,宣传政策, 调解矛盾,解决纠纷。</p><p class="ql-block">她帮贫困户去县城早市卖土豆,她帮韩奶奶注册商标在网上卖酱菜,还帮李玲虫婆媳俩推销手工缝制的工艺品,鼓励她们打造品牌,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赚钱。</p><p class="ql-block">高三学生马景阳生活困难,她拿出500元给孩子交学费,还动员自己的朋友为孩子捐助。村民刘鹏龙患胃癌手术抢救,她带头捐助1000元,并且呼吁社会救助,为刘鹏龙筹集手术费5815元。她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办理慢性病手续,为孤寡老人送上关心和安慰......</p><p class="ql-block">村委会宿舍每天都会亮到很晚的灯光,将深邃的乡村夜色映衬的格外温暖。永远不知疲倦,像只燕子般在村子里飞来飞去的身影也已经成为李城村的一道美丽风景。当初“不受欢迎”的米书记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李城村的每一户人家,每个人的生活,甚至,每个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星光闪耀下的小山村格外安静祥和。</p><p class="ql-block">组建一个花伞秧歌队是米玲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来李城之前,米玲曾经一名主任记者,也是太原市九九文学社社员。长期与报刊、媒体、文字打交道,她深知文化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也深刻领会着“只有扶心扶志才能治懒治愚”的扶贫精神。发现李城文化,打造李城文化,搞好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成为她工作的又一目标和追求。</p><p class="ql-block">很快,秧歌队建起来了。铿锵的锣鼓敲出了李城村的精气神,扭着秧歌的李城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畅淋漓。</p><p class="ql-block">很快,读书,看报,扭秧歌;剪纸、听课、唱红歌,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也在李城村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了。</p><p class="ql-block">早已荒废的李城城坡曾经是红军东征时毛主席带领军队走过的红色道路。在米玲“重温革命精神,再走红色道路”的倡议带领下,十三位党员干部用铁锹锄头重新疏通了这条有着深远意义的革命道路。当红歌一次次响彻在城坡,为李城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p><p class="ql-block">在米玲的盛情邀请下,太原九九文学社、诗词学会的诗人、作家、书法家也来到了李城村,他们教村民写诗写字画国画,为村民捐款捐书讲党课,与村民同吃同住同欢乐。</p><p class="ql-block">李城村变了,人心凝聚,文明和谐,处处升腾着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米玲也变了,瘦了,黑了。说话间不时蹦出一句句地道的李城土话和接地气的花衣服,让来隰县视察工作的岳普煜书记都连连说她:“米玲就像是李城村的亲姑娘,亲媳妇”!</p><p class="ql-block">2018年年底,第一批驻村扶贫工作就要结束了。“走”还是“留”,成了米玲最难的选择。一面是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的家人,自己瘦弱的身体;一边是各项工作颇有起色的李城村,米玲陷入了两难之中。</p><p class="ql-block">很快,她把对家人的愧疚藏在心底,再次留了下来。对米玲来说,李城村,已经成了一份难以割舍的责任和情怀。</p><p class="ql-block">从“买鞋书记”到“卖梨书记”,再到“秧歌书记”;从“不受欢迎”到“争相求助”,再到“视为亲人”。</p><p class="ql-block">即使小如苔花,也要努力绽放。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米玲就如一株坚韧的苔花,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切和守候,把自己的芬芳和美丽毫无保留的绽放给了贫困山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