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恩寺,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的龙山脚下,唐弘道元年(683年),由六祖惠能大师开山创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是禅宗文化起源地,也是《六祖坛经》的辑录地,被佛学者们尊为“祖庭之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并称为禅宗三大祖庭。</span></p> <p class="ql-block"> 唐神龙元年,武则天和唐中宗下诏赐六祖旧居为国恩寺。唐神龙三年,正式赐名“国恩寺”。历经明嘉靖年间的衰落以及明穆宗隆庆元年的重建,寺宇不断扩大。</p> <p class="ql-block"> 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典型的岭南禅宗寺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建筑尺度、样式到装饰雕刻,都充满岭南传统元素,</span>造型轻盈通透,屋顶采用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坡度较为平缓,出檐深远,既能遮阳又能排水,适应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p> <p class="ql-block"> 寺庙依托龙山山麓而建,殿堂随山势逐渐升高,层次分明,既展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营造出气势恢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建筑整体为分南北两部分,北组建筑序列感强,是主要轴线,有第一地牌坊、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六祖殿等;南组建筑为合院式分布,以报恩塔为核心,周围有达摩殿、方丈室、圆通宝殿等。</p> <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体现了传统建筑布局的庄重与规整。</p> <p class="ql-block"> 院落式组合,采用院落式布局,通过围墙、回廊等将各个殿堂连接起来,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连通的空间,北组建筑的两进院落,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慧能(638年-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对禅宗的发展影响深远,被尊为“东方三圣”之一。</p> <p class="ql-block"> 慧能出身贫寒,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砍柴为生,因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有所感悟,决心求法。</p> <p class="ql-block"> 24岁时北上湖北黄梅东山寺,拜五祖弘忍为师。因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到弘忍认可,秘密传予衣钵,成为禅宗六祖。为避争夺衣钵者的追杀,隐居岭南15年。</p> <p class="ql-block"> 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无需外求,强调通过内心的觉悟直达佛境,打破了传统佛教的繁琐仪式和阶级壁垒。</p> <p class="ql-block"> 他的思想简化了佛教修行方式,使禅宗大众化、本土化,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流派之一,对宋明理学、心学等也有重要启发。</p> <p class="ql-block"> 慧能的思想不仅重塑了中国佛教,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其“众生平等”、“注重内心觉悟”的理念,至今仍具有广泛影响。</p> <p class="ql-block"> 其言行被弟子辑录为《六祖坛经》,这是中国僧人著作中唯一被尊为“经”的典籍,对禅宗乃至中国哲学、文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三大殿与山门牌坊仍保留着明代风格的建筑形式以及装饰工艺,如斗拱、雀替、梁枋等构件的雕刻精美,线条流畅,展现出明代建筑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敕赐国恩寺”牌匾,相传系女皇武则天真迹,挂于国恩寺山门之上。</p> <p class="ql-block"> 寺院内存有大量文人墨宝、横额楹联、诗歌散文等,是中国佛教寺院与文人紧密联系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国恩寺有五块重要的碑文,分别由女皇武则天、诗人、文豪王维、柳宗元、刘禹锡撰写。</p> <p class="ql-block"> 1300年前,六祖惠能带领门徒回故居时亲手种植佛茘树,虽历经兴衰,在文革期间遭人用火烧过,但至今仍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卓锡泉是六祖惠能回故居讲经说法时所开凿,泉水水位始终保持不变,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p> <p class="ql-block"> 佛宝舍利,有隋唐时期的鎏金素面圈、足铜圆盒、鎏金提梁水罐、鎏金铜棺、水晶球、“五铢”和“开元通宝”铜钱等,七粒佛宝舍利经考古发掘确定为唐代文物。</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第一地”牌坊上的“龙虎汇”石湾陶塑是岭南陶塑的优秀历史文物,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建筑的梁枋、墙壁等部位还绘有精美的彩绘,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内容多与佛教文化相关,为寺庙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国恩寺,作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教界视为“岭南第一圣域”、“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span>享有“南宗福地,东粤名山”的美誉,对传承和弘扬六祖慧能的禅宗思想,开发旅游经济是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