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山是我家群组织东北观光旅游,六月十六日出发,七月十二日归,行程二十七天。穿越东三省,行内蒙,途经十个省市自治区。沿途探秘祖国山河,享受美好生活,撒下一路欢歌,留下美好记录。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六月十六日</b></i></font></h1><div><br></div><div> 今天到河南开封,这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我的母亲是河南人,外祖父曾在开封中学当历史教师。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去世了,死于牙病。小时候听得母亲念叨开封,虽如此,对于开封的印象是母亲的一口河南腔,重未到过她儿时读书生活过的地方。<br> 曾经的“汴”历史上是重镇,如今己不再辉煌,只遗得“开封”还啷啷上口,车行街头,全然一派现代的古朴,一派繁茂,一派无章。问得当地人,这里是旧城,新城在南边。<br> 走进清明上河园,看见的是汴州旧景,宋都风茂。复古的建筑,满街穿着汉服靑年男女,游客。在这环境下,似乎在宋代,街边挑担小卖,觉得怪又不怪,只是感觉象武大郎卖烧饼。这不能怪我,只因这个园做的太真,使我产生时光倒流。<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inherit;"><b><font color="#b06fbb">六月十七日</font></b></i></h1><div><br></div> 开封出发四百公里,来到安新白洋淀,安新县现是雄安新区的属地。<br> 天气炎热,气温35度,冒着酷暑乘船游玩文化苑,欢乐岛。岛上一座白洋淀雁翎纪念馆,参观新打造的嘎子村,观看村民划船表演打鬼子活话剧,芦苇中传承着抗日文化。游船穿行在一窝窝芦苇之间,两米多高的芦苇真的值得一瞧。而水质也非常好,眼观应该是三类以上。这应该是湿地的功劳,满淀的芦苇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六月正值荷花开花时节,荷花开花三十日不败,<br> 没有什么兴奋点,倒是游船上导游的一番话挺有趣的。导游介绍,我们这是北京市公交公司的船,我不由得想到这是安新县呀!他还有下面一句,我们虽是在保定,我们的级别比保定高,我们雄安是副省级。<br> 这洼地捧着的水,联地,联水,联着心呀!<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十八日</font></b></i></h1><div><i><b><font color="#b06fbb"><br></font></b></i></div><div> 秦皇岛的老龙头,山海关,孟姜庙是著名景点,我来过多次。第一次来是在上世纪的一九九六年,距今已有近三十年。那时的老龙头简单,长城孤身延到海边,墙体破旧。那时的天下第一关门楼一条道从楼洞穿过。那时的孟姜庙是孤伶在山边。<br> 如今再游,老龙头,墙体翻新,景点繁茂,八卦阵,兵营,还有许多供人游玩的景观。孟姜庙也围着它建了一些亭廓,人们登上一百零八梯直步走过,许多游客漏过重点景观孟姜庙。老李兄为看庙又从下折返,看得那幅著名条幅“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海水涨涨涨涨涨涨涨落”。天下第一关搭起演出戏台,节目开始了,一些游客进入观看。我与老黄兄在场外闲聊。<br> 一天的观光结束了,倒是体味到孟姜庙那条幅的意味,“长长消”“涨涨落”。<br> 是此消彼涨?还是涨涨涨?<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六月十九日</b></i></font></h1><div><br></div> 今天出关,进入辽宁省葫芦岛市。<br> 我们老大上车就说,“今天出关”。出关,是以山海关为准,“关内”或“关外”。对于北方人也许见怪不怪,而我们南方人,对于旅游至此的南方人,还是有些触动。<br> 出关不久,来到一个叫水上长城的地方,一个山峪间,顺山爬着长城,当然是经过修缮的。昨天刚在山海观游了长城。今天又在这里游长城。只是游的这个是叫九门口的长城。此时心情大好,因为这里环境幽静,那类似丹霞地貌的红山石披着绿树,风景优美。行走在林木,村庄。与卖杏子、樱桃的村民交谈,接地气。<br> 宁远古城,恕我寡闻,我还真不知,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已有600余年历史,资料介绍,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平遥古城齐名。进得古城,是大量民居,看不出古城原貌,只有那立在道上两座古朴的石牌坊,告诉我们曾经的过往。看见道旁低矮民居旁一位老太太打理一块小园子,与其交谈,她88岁了,在这居住五十余年。她说,这拆建古城是近几年的事。<br> 这里正大兴土木,恢复古城风貌。<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二十日</font></b></i></h1><div><br></div> 今天旅程。葫芦岛—盘锦市—大连市。作诗一首,以记。<br><br>【今天】<br><br>去更远的地方<br>阳光和风穿扦旷野<br>碧蓝期待红色臂弯<br>这个时间,风唤醒芽<br>绿芽变红,变紫<br>变成一片红海<br>阡陌横竖灵动时<br>那依依<br>如少女揣梦<br>期待下个秋日<br><br>来到金石滩<br>万年海水一成不变<br>水浪拥海滩<br>细沙拥阳伞<br>赤足踏水的人<br>被海鸥追逐<br>他们是在亙殴<br>留下脚板印<br>心愿了了<br>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六月二十一日</b></i></font></h1><div><br></div> 今日夏至,我们来到丹东。<br> 丹东是个有故事的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是围绕中Cao两园,围绕抗Mei援Cao历史。Ya绿江上横卧着断桥,江面浮桥遗址。抗Mei援Cao纪念馆用翔实资料记录着那段岁月。<br> 漫步断桥,已经体味不到战爭的残酷,倒是闲散的心情观望着江面,观望两岸,观望对岸的新yi州。这里是全国爱园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四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战爭留下的遗址,吸引着国人目光。入夜,我们来到桥头,彩灯亮了,人们在江边享受夏夜凉风,对岸的新to 州,没有光亮。<br> 这个夏至日,阳光移动岁月的光影,脚步迈过七十余年,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进,这段历史造就的故事将铭刻在华夏大地。<br> 历史的厚重,不是浮光掠影,三言两语能够表述。我此刻想到江里的游船载着游客,沿江观光,大多目光是在对岸,看着村民劳动,如同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br> 窄窄的Ya绿江,是嵌在大地上的沟壑,也是埋在人们心底的痛,他曾经是我们的内河。<br> 中午,吃了一碗Cao鲜冷面,酸甜的汤水,凉凉的,面丝劲道,吃起来似粉,又似面。这碗面正宗。<br> <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六月二十二日</b></i></font> </h1><div><br></div><div> 今天是出游第七天,赶路,去长白山游玩天池,行车八小时。<br> 老大发通知离开丹东前去看水中桥,即那浮桥遗址景点。去了现场才知水中桥的含义,平时裸露水面的木桩桥墩,埋在水中,只有水面波纹看到浮桥木桩的影子。涨潮了,水将木桩淹没了。老大是不是有先见之明,知道要涨水,所以发了个看水中桥的通知。<br> 行在鹤大高速,其中还走了一段国道。沿途山峦起伏,正值夏日旺季,满眼都是葱葱郁郁的绿植,远山的村庄也与我们内地不同,全是低矮的房子,远远望去,像是绿色山林搂着的娃娃们。<br> 当晚,住在黄松蒲林埸的民居,晚饭后外出散步。这里气候凉爽,树木繁盛,见到松木,见到白桦树,还见到一只狐狸,它慢悠悠地行走在林间,这里生态保护多么好,人与动物相处友好。这林场小镇虽没什么人气,还是有村民做着游客生意。路旁有位村民售卖灵芝,是从山上采摘的新鲜灵芝,这可是正宗的野生山货。遇到一位在此工作的大爷,聊上几句,他说当年某@@,某@@来天池就是下榻在这里的白山大酒店。<br> 我们就这么有意无心地散步,享受旅行的快乐。</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二十三日</font></b></i></h1> <div> 来长白山旅游,当然是冲着天池,尽管叫天池的风景区去过几地,而长白山的天池有着特殊的气质,他高,距离地面二十公里。他远,位于中朝边境,他还饱受风霜洗礼,在人们心中是一块神圣的土地。<br> 景交车登上顶峰,只见熙熙攘攘,五彩缤纷的人流,散布在蜿蜒的木栈道,像香客朝拜神山。今天天气很好,晴空 ,白云高挂,近十平方公里的天池露出美丽的身姿。我无法用文字描述,多美的词汇赞美也会显得俗气,只有心灵的震撼才是对他的尊重。<br> 俯瞰一池碧蓝水,静静的,因为他特殊,只出水,而入水,则是靠天。因此她给我们奉上的是静静的水面。他在我眼里像面镜子,映照蓝天,映照前来观光的游客。<br> 我幸运地靠近了他,体味他的美,更多的是感受他的静,当游客散去,与他相伴的是天空,是岩石,还原为苦行僧,成为极佳的修行之地。<br> 遗憾呀,这整体的美感,却被分割,坡分为西坡,北坡。水面分为南面,北面。这另外一面,是对面那个国家的,这是历史的造就。在西坡观景台,我顺着A观光綫走到B观光綫,我流涟着,想窥得全貌,视綫被怪石遮挡,被界綫局限。虽如此,这不影响他留在我心中的美感。<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二十四日</font></b></i></h1><div><br></div> 今天是出行第九天,车行八百里,去虎林市,那里有乌苏里江源头,有珍宝岛。<br> 中午,来到镜泊湖,游览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这世界上最大熔岩塌陷型瀑布,瀑水泄下,落水成趣,水经嶙峋乱石流过。而镜泊湖在五公里外,我们也只能在此打卡。温顺的瀑布也会耍暴脾气,一位景区大哥介绍,在暴雨洪水季节,洪水漫上公路,淹没桥梁,淹没了他开办的宾馆,他拿出照片展示,的确如此。<br> 下午,车辆奔驰在三江平原上。<br> 三江平原是著名的北大荒。“北大荒”这个名词是我小学读书时就接受到的教育,现在的年轻人不知有多少知道。“棒打狍子瓢臼鱼,野鸡飞进锅里”民谣更是将荒凉形象到无以复加。这些文学作品深深地植入我幼稚的脑子里。望着窗外,地还是那片地,平展,村庄密集,不见荒凉,土地上生长着农作物,这片黑土地可是我国的北大仓。<br> 当晚,住下,进餐时点了一盘酥油江虾,是松花江的虾。老大说,江虾与河虾应如何判定,江虾做熟皮是白的,河虾做熟皮是红的,果然如此。我们吃的江虾没有皮质感,美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二十五日</font></b></i></h1><div><br></div><div> 虎林是东北边陲小镇,它却有两个我们关注的地方,一个是乌苏里江源头,一个是二战终战地。<br> 乌苏里江是中俄界河,它是由俄罗斯境内松阿察河,乌拉河,道比河三河在虎林汇集形成乌苏里江,后汇于入黑龙江流入太平洋。清晨三点,我起了个大早,此时,太阳巳高挂,这边已有劳作的人了。来到江边,江水缓流,见到对岸是一片绿林掩着,不远处高耸着哨所,那里是俄罗斯的伊曼市。这时 江边巳有许多钓渔人,与一位中年人聊起对岸的事,他说那片土地原来是中国的。听得这句话,我感慨,人们谈到这件事,后面都会有这么一句,这是多么深的痛呀!<br> 二战终战是上世纪世界大事,而终战最后一战是在虎林。因此,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重一笔。<br> 在虎林,日本人抗战时为对付苏联,在此修建军事要塞,终战之战就在此地。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月苏联对日宣战,八月十五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据守要塞日军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苏军与之奋战,八月二十六日全歼要塞日军。据此,此战,此地,就以二战最后一战而载入史册。<br> 如今的要塞,建有“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愽物馆”,大量资料记载着日本军人的罪行。那里还有当年日本人修坑道工事,我们穿行其间,感受战争氛围。山坡上有座苏联人立的苏联红军纪念碑,碑介上那么一句“不可移动的文物”令人玩味。气势宏大的“二战终战地纪念园”矗立着纪念碑,人们来此参观,让这段历史铭记在心里。<br> 在后山,有个苏联人修建的重炮基地。战后,他们将炮拆除,运回苏联,留下殘垣,一摊钢筋水泥豁牙拔耻留在那里,这也是历史的留记。<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六月二十六日</b></i></font></h1><div><br></div> 游“两岛”。这两岛,一个是珍宝岛,一个是黑瞎子岛。这两个岛都与生物有关,一个与水生生物有关,一个与野生动物有关。他们有共同特点,与熊有关。<br> 上世纪一九六八年,在冰天雪地的冬寒日,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当时的苏联红军进行了实战较量,完胜对手。产生了一个战斗英雄,叫孙玉国,只是现在此兄不知何在,而岛还在。<br> 来到乌苏里江畔,隔岸观岛,不大的岛,一座营房,绿植掩映全岛,一片安宁。前来观光的游客则是隔岸观赏本岛。那块“百年首㨗 一岛独胜”石碑诠释那次战斗的历史意义,人们在此拍照打卡。<br> 有江边游艇环岛游。艇从次航道转到主航道,返回。见到的是艇推波浪,风吹草摇。二十分钟结束,用去五十银。<br> 黑瞎子岛是与抚远市相联的半岛,因岛上有黑熊而得名,这自古的中国领土,曾经被苏联实际控制。2008年,中国对177平方公里土地行使主权,这占总岛355平方公里的一半。如今,这里巳开发为4A旅游景区。<br> 上岛,一片清绿,一片清幽,水草相兼,生物植物相蓄。原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得极好。道上铺有泊油路,景交车穿行于景点之间,有湿地公园,有东极塔,有野生熊园。湿地公园,熊园低调地融入环境中。东极塔,现代建设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建筑,高耸在岛上,格外显眼。<br> 探秘野熊园是不可多得旅游项目,围起面积130公顷湿地,圈养着120多头黑熊,游客坐在特殊防护的观景车,环游其中,观看自由生活的黑熊。它们扒窗觅食,野地撒欢,入水游泳,爬树上晒太阳。也有黑熊打情交欢,此时,车上的男士开玩笑,请女士把眼睛捂上。<br> 岛上一座建于1976年的俄罗斯驻岛哨所,在我国收回黑瞎子岛时,交由中方管理,现在己经荒废。两栋小楼,旁边一排平房。进得主楼,散发着霉味,墙上挂有当年交接时双方军官照片,门楣上还挂着俄罗斯文字牌,显示房间功能。军官的住房,相当于三室一厅,待遇不错。<br> 这既是历史遗迹,也是历史见证,一个错位的历史,复位时留下了遗憾。<br> 本文开头,说“两岛”都与熊有关,不言尽在其中吧!<br><br>附诗一首:<br><br>【旅行东北】<br><br>我曾经走过<br>祖国的河山<br>去的最多是<br>南方的山脉<br>东西的河流<br>一程不变的<br>东边日出<br>西边日落<br><br>行在东北<br>看到平原的绿<br>看到长白山树木<br>看到三江交汇<br>只是中间<br>一把刀<br>将他分割<br>那把刀<br>还把黑瞎子<br>切割<br>他是一块<br>肥沃土地<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br></font></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二十七日</font></b></i></h1><div><br></div> 出行第十二天,我们一路穿省,过县,游景点,今天到达哈尔滨。家乡此时正下大雨 ,我们此行一路睛好,艳阳高照,气温高亢,好一派火热。<br> 到达哈尔滨巳是下午五时,首当是游玩太阳岛。那首《太阳岛上》歌词纯真积极向上,歌曲充满活力,受到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喜爱,随之“太阳岛”也闻名全国。2007 年我来哈尔滨,江北尚未开发,接待我们的人员指着一个仅有门楼的地方,那里就是太阳岛,那时尚在建设中。这次再来太阳岛,已是建设完备,景点繁多的游玩地,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打卡。<br> 我在门前留步,感觉到的倒是那首歌带来的商业价值。歌颂太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不由得以“太阳”为题,作诗一首。<br><br>【太阳岛上】<br><br>我是迎着太阳<br>奔向东方<br>昨天抚远东极<br>凌晨三点<br>见到红球升起<br>见到祖国<br>第一缕阳光<br>今天我在太阳岛<br>松花江畔<br>领略到阳光普照<br><br>浑然天成的阳光<br>沐浴九百六十万山河<br>我要将东极<br>採摘的那缕阳光<br>带回家乡<br>献给母亲河<br>长江<br><br> 我们是在夜色中游览中央大街。夜晚的中央大街,灯光,人流,商铺,造就着大街的热情,来过多次的中央大街,依旧,似乎没有了以前繁华。我没去索菲亚,想象中他必是霓虹高挂。在街尽头是松花江畔,抗洪纪念塔有着时代的意义,而沿江阶梯上坐着游玩的人,这里是夜幕下的安静。走在小方砖铺就的道面,有点欧洲街头的感觉。<br> 饥肠辘辘的我,来到一个“东北饺子王”的饺子店,点了盘黄瓜鲜虾饺,十二个,一杯扎啤,用去银子四十五。偶见店铺售卖大列巴,那哈尔滨红肠依然叫卖,这些是老毛子们喜欢的食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六月二十八日</b></i></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i><b><br></b></i></font></div> 今天到达大庆市,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br> 大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石油会战中产生,值得中国人民缅怀的铁人王进喜这样优秀工人阶级代表。<br> 在庄重的纪念馆广场前,立着铁人王进喜雕像,手握钻机,远视前方,栩栩如生。雕像下碑文这么记载“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br> 进得馆内,三层展厅记录着王进喜的一生,有照片,有实物,内容详实丰富。我们这代人是在工业学大庆时代过来的,对这些文物,文化展品并不陌生,看着这些展品,不由得又回到那个熟悉的年代,又一次受到教育。<br> 我对铁人王进喜非常敬重,他的人生表现体现的是工人阶级本色。他的人生是不可多得的社会教材。<br> 下面展示他说的话,写的诗,体现他的人格魅力。<br> 他说的话: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br> 他说的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br> 他写的诗:<br> 北风当电扇<br> 大雪是炒面<br> 天南海北来会战<br> 誓夺头号大油田<br> 干!干!干!<br> 他写的诗:<br>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br>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br> 参观过程中有个小扦曲,平时可直接入内参观,今天却要预约,而且上午己经约满,我们被拒之门外,经老大以理据争,还是放行。原来十余年前的中国第五号人物,Li姓long dao在内参观。说来也怪2012年我在内蒙额尔古纳市游览根河湿地,也遇上他,被挡在门外二个多小时,目送他那三十余辆车的车队离开,我们才被放行。<br> 怎么被同一块石头两次砸中脑袋。<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br></font></b></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二十九日</font></b></i></h1><div><br></div> 今天,六月二十九日,出行第十四天,落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蒙古包。<br> 我们游过山,玩过水,今天是游草原。 <br> 今夜,草原夜空晴朗,挂上的是弯月,像天空咧开的小嘴。我在夜空感受空旷,感受寂静,感受无垠。月光下,蒙古包如星星散落在旷野绿草地。<br> 居住的蒙古包十分简陋,这是我们此次旅行的选择,是生活中不一样的体验。<br> 三年前,我在蒙西居住过蒙古包,感受过草原的艰难,感受凛烈的寒风。今夜无风,给我们送来美好的夜晚。<br> 那时写过一首诗,草原在我心中已有定格。<br><br>【草原魂】<br>(2023/5/23)<br><br>起伏坡浪伸展尽头,<br>每片尘地敞着怀抱<br>我不急于前行,一眼眺望<br>东边日出西边落<br><br>蒙古包落在荒芜<br>是选择温煦天色,落日余晖<br>用一个春天,养育温顺的羊<br>用一个风的季节,奔驰骏马<br>悠悠马头琴声塑造心灵<br>追寻绿草足迹,滋养民族魂<br><br>风干扰了我的出行<br>红格尔敖包,顶风屹立四百年<br>哈达列列,鼓动着一个民族多彩历程<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六月三十日</font></b></i></h1> <div> 今天到达满洲里。这个边境口岸城市以其独特地理位置和异域风情,吸引众多观光客来此旅游。<br> 因我在十多年前来过,所以对他更多是投以对比和挑剔的眼光。在国门,新建了一座观光塔,游客可以登高观景,这座塔并没有什么人买账,登的人不多,甚至许多人不知道。四代国门模样依次摆设,这重要历史印记,似乎没引起游客们的兴趣。41号界碑没有了帅气士兵站岗,那里修建了“国门第一哨”。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变化。而那第五代国门依然雄伟屹立在那,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象征。<br> 景区内新建了“中共六大展览馆”。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满洲里市将会议原址,那座三层的“银色别墅”按1:1比例原貌复制到国门景区內,为国门增添红色旅游内容。<br>而当年就有71位参加会议代表是由满洲里口岸出境,这历史的印记镌刻在国门历史。<br> 第二个打卡点,套娃广场。如今的套娃广场已经不是广场了,商业氛围十分浓厚。十多年前的广场,一座高30米的大套娃主题建筑,偌大广场散布着小的套娃,内面是一个个店铺,非常接地气,如今己不再现。再现的是一排排商铺,颇具规模的游乐场。那座满洲里套娃酒店,倒是可以称道,这投资1.5亿的,高93米高的两座超级套装娃耸立在一旁,大大地超越曾经的主题建筑。装修则是俄罗斯皇家宫廷风格,豪华高雅,金壁辉煌。入内,感觉进了宫殿。<br> 入住酒店后,在市区内闲逛,处处可见异域风情的建筑,没见几个老毛子。在酒店电梯间,见到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从面貌看,有的像欧洲人,有的像蒙古人,他们全是混血。说得语言也听不懂。<br> 结束一天的行程,休息。明天去根河。<br></div>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i>七月一日</i></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今天,七月一日,去冷极根河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中国的黑龙江有个漠河,内蒙古有个根河。漠河现在名字“北极村”,根河有个“冷极村”,它们都是冷。寒冷温度都在零下四十度以上,极端寒冷天气可达零下五十度以上。这么寒冷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是个考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们是夏季来到根河,是去观光,不是去探密。若是冬季,我想,没有一个人能扛住。</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车向根河奔去,路旁绿树茂密翠绿,窗外是风景,而车是行在冻土公路上,一路颠簸,快意中略有不快。昨天是行在草原,今天看的是满眼绿树,不同景色带来不同享受。进入盛夏了,这里的空气还有点沁凉,我感觉到夏意,体味到秋爽,微风吹着,舒服极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来到冷极塔,这座24米高的塔,可实时显示温度。三棱型的塔,应该是全国的唯一,气温最低可测出零下六十度。我们奔波几千公里来到塔下,打卡,合影,将这座塔印在身影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当晚住在根河市满归镇,这个北极小镇,一条四十余米宽的大街,街两旁排列楼房,墙体为红色。街道上车辆稀落,人稀少,全镇仅三千人,街边散布超市,餐馆,给我的感觉是小镇建设大气,而又清爽安静。与一家超市老板聊天,他说:这里冬天很冷,温度低到零下五十以上。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无法想象。而那正负温差近百度,幸亏大自然平衡温度,否则,会出现月球上的神奇!</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明天去漠河,不同的河会有不同的体验吧!</span></div></h3><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七月二日</b></i></font></h1><div><br></div> 早起,下雨了。这一路行来阳光高挂,今天遇上雨,这淅淅小雨,大家感到了凉,纷纷加衣服。而家乡此时正高温,今天最高气温38。<br> 北极村是村吗?现在的北极村原是漠河乡,后改名为北极镇,后又改名为北极村。这一次次放低身段,应该是商业营销,以“北极”发展旅游业。说实话,我是寻找村的感觉而来,到这里看不是村,如果要对他给个定位,也应该是村镇,而且这里是漠河乡政府所在地。<br> 我们来到这里,整个村就是景区,还需购门票,景观车票才得入内。而村内居住,商铺、餐饮一应俱全。当然也有公园式的游览区。<br> 天下着雨,我们游览北极村,在七星广场“北极·漠河”标志下拍照,这里曾是央视春晚直播现场。他是在黑龙江边,对岸就是俄罗斯。后又沿着游览小道去了北字广场,北极广场等等,一圈走下来一个多小时。这就是在公园走了一遭。<br> 在这里,又与俄罗斯打了照面。这是在黑龙江边,水静静地流,水质清澈,没有污染的迹象。我们这边地势平坦,在北极广场,与之相对的对岸俄罗斯是顺水绝壁一座小山,像一堵墙。是呀,的确是一堵墙,堵在黑龙江畔,似乎在防范着什么。<br> 我们的北极村之行,千里迢迢,来到祖国最北端,了的是心愿。虽然时间短暂,却不虚此行。<br> 当晚,我们在叫北极村君悦客栈住下,窗外是一块菜地,大棚,看到地里的蔬菜,我找到了村的感觉。<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七月三日</font></b></i></h1><div><br></div> 第十八天,昨天到了祖国的鸡冠北极村,将这次旅行推向高潮。从今天开始踏上返程之路,仍是一路高歌。<br> 每天上车,老大就是那句“把掌声送给做清洁朋友”,接下来老大来个“每日一歌”,再接下来就是大家互动,欢声笑语塞满车箱。这温馨的语言,良好的氛围,造就和谐,友善的环境。<br> 今天的旅程是去黑龙江塔和县,游览鄂伦春民俗文化馆。车穿行在大兴安岭林区,气温21度,凉爽。经昨天雨水冲刷的树林,枝叶青亮,阳光照射下泛着亮绿,赏心悦目。车到民俗文化馆,因该馆私人经营需收门票。老大叫来他的老熟人,安排我们参观“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这真是阴错阳差,获得领略中华驿道驿站文化的机会。<br> 这个博物馆创造于2018年,2020年开馆。馆中介绍涵盖世界驿道、驿站史,中国古代,当代驿道、驿站文化史。馆建是由工厂车间改建,外观朴拙。<br> 我没遇到过这类展馆,一时没什么感觉,经同行的冯局点拨才知,这是中国唯一一家以驿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这个建馆地在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局古驿小镇,是我们今晚的居住地。<div> 这个十八站,是当年康熙帝建的25个驿站的第十八个。这样,在此建“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也是实至名归。<br> 这个我从未闻过的地方和历史文化之地,是我这次旅行收获之一。<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七月四日</font></b></i></h1><div><br></div> 回程是轻松的,四天里去到四个河,根河,漠河,塔河,黑河,它们是一个个城市。沿走的是一条江,黑龙江。<br> 今天的目的地黑河。<br> 到达黑河,就被这袖珍安静的城市环境感染。城市依在黑龙江边,不大,建设的整洁,洋气。江边修建沿江公园,母亲广场,游船码头,绿化带,雕塑等娱乐休闲设施。正值夏暑时节,有人悠闲散坐,有人散步游玩,黑龙江边许多游泳,戏水的人。一副闲散安逸的生活画景。这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br> 对岸是俄罗斯的拉戈申斯克市。望去,散布的楼房,沿江也修建了公园式的建筑。两边各有哨所。两边国旗相对招摇,在展示着主权。我们乘游轮游在黑龙江上,两岸尽收眼底,两边高楼,两边车辆,两边游人。都生活在同一境况中,只是隔着一条江,井水不犯河水,不相往来。<br> 两市对峙,相安无事。<br> 你知道吗,“拉戈申斯克市”翻译中文是“报喜城”,而这块土地的原名“海兰泡”。这里曾经是中国的国土,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绝人寰的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这里有不堪回首的历史,抹不掉的血腥。我们这些游客在游览时,就会想到这些过往。<br> 在母亲广场旁,一栋灰砖两层小楼,是“爱辉历史陈列馆”,与其并列写着“马占山历史陈列馆”,馆内陈列的是抗日英雄马占山的历史。我在思考中看着这些。<br> 入夜来到黑龙江边,黑河的这边灯火,游人,非常热闹。对岸的那个城市也是灯光闪烁。<div> 黑龙江啊,何不能如我的家乡,长江上一桥飞渡连上武昌和汉口。</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b06fbb">七月五日</font></i></b></h1><div><br></div>今日无感,作诗一首。<br><br>【在五连池】<br><br>用一个喷嚏,制造五个池<br>远眺凸起山,近瞧亮水湖<br>湧动的热流,冷成一摊石<br>留下千年囧,固成石草堆<br><br>舀一池清水,酿高梁大米<br>龙吐矿水泉,众生洗脸眼<br>饮得酒不醉,喝泉汤延年<br>满足眼舌欲,不枉归此行<br><br>今日赴连池,风雨伴风景<br>雾中看五池,花在雾中行<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b06fbb">七月六日</font></b></i></h1><div><br></div> 第二十一天。绥化去沈阳。八百公里,需行车十小时。为赶在沈阳故宫停止售票前到达,我们清早五点出发。北方的早上五点,太阳己经升起,并没赶早的感觉,很正常。车一路狂奔,下午一点三十到达目的地。刨去路途休息、午餐时间,用了不到九个小时。司机师付太给力了。<br> 在沈阳,我们游览“沈阳故宫”“少帅府”这两个故人之地,也是这次旅行唯一对文物古迹探访。<br> 张学良是历史故人,我们这代人与他同世过。他平生就是不平凡的人,经历过中国大事件,也做过影响中国命运的大事。这小小的院落里,在那个老虎厅干了件大事,杀了杨宇霆。其他,只是说他在这生活过。而以前展示过许多生活细节内容,现在全然没有。游走其中,不知其故,感觉娱乐大于探询。<br> 明天小暑节气,沈阳气温32度,我跨进沈阳故宫大门后,即在门口椅上休息,再无游玩兴趣。只见故宫内许多年轻女孩穿着满族,清朝,皇室服装游走其间,这也是景致。在沈阳故宫门前立着石牌“世界文化遗产,清沈阳故宫”。它的文化地位不容忽视。 <br> 这历史的画卷被风吹的起伏不定,当它如尘埃,落定后,被摆放在神龛,处在真假之间,任人摆布和修饰。我在它面前不求甚解,虔诚的心疲倦,冷却。仅此而已。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七月七日</b></i></font></h1><div><br></div>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系省辖市之一。今天将去这座城市,游览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br> 我们对矿山公园并不陌生,而常以黄石有座国家矿山公园而自豪。因为,他是毛泽东主席两次视察过的矿山,一幅他老人家手拿矿石微笑的照片成为经典。而经开发建设的国家矿山公园,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br> 上午十点到达阜新,来到海州露天矿山国家公园。这个公园规模没有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坑也没它阔,它深,它给人视觉的冲击。但是,它那简㨗明快的公园设计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公园广场不大,一条主綫轴直抵釆坑。中心摆放一台巨大电铲车,电铲车后的碑记设计别出心裁,四根冲天立柱,单根立柱有点像埃及方尖碑,立柱底座四周各有一座雕塑,雕塑是工人站在履带上,摆出具有时代形象姿势,既冲击视觉,又极具美感。而碑文是“海州矿精神永存”。顺道走向观景平台,采坑尽收眼底。釆坑有阶梯坎,有坑底,顺势向下,许多地方尽被绿草掩住。<br> 一路走过,给我的感觉特别清爽。以我的审美,我喜欢这本色的风格。<br> 说了许多,大家可能还未知它们釆的什么矿?大冶铁矿的矿山公园是铁矿山。而海州露天矿开采的是煤矿。这座露釆煤矿1953年建成,2005年由于资源枯竭而关闭。老大说,在这个矿里开釆出许多玛瑙。我们在矿山公园博物馆里看到了实物,它们被制成一盘盘菜肴,晶莹剔透,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七月八日</b></i></font></h1><div><br></div> 今天游览赤峰玉龙沙湖景区,是以沙湖自然景观和蒙古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区,是国家4A景区。进入景区,我们走进沙漠沙地,攀登奇峰怪石,只因气温30余度,简单游玩后就离开了。<br> 我们是六月十九日出关,进入东北,又去了內蒙,在近二十天的时间里对东北内蒙的主要景点进行了探访,沿路走来,每天都有斩获新事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昨天在辽宁阜新,今天离开东北三省到内蒙赤峰,离家近了,二十几天的漂泊快要结束了。<br>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写小作文,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情趣的始然。少则五六百字,记记旅途见闻,思考。这么多天没断更过。老大说,每次出来都有人写,甚至有人写成旅游攻略。我说,我不行,就怕把游记写成流水账。每天写一两个点,觉得挺好的。今天,翻阅了二十几天的成果,有一万多字了,已经成系列,摆在一起,对这次旅行有个大概的表述。有这么一句话,成功需要时间和积累,这次有所应验。<br> 昨天的小作文是游览海州露天矿矿山公园后而写的。我对此景有些感觉,写了点感想。今早在餐厅冯老见面就对我说,你昨天写的文章我读了,待会在车上我要朗颂这篇文章。我受宠若惊,冯老是老哥,虚岁八零后。曾长期担任市直局领导工作,对我这么厚爱,我真是惊担不起。我曾与老大约定,我写的小作文就免读了。冯老这么盛情必然允诺。而冯老激昂的朗颂感动了我。谢谢冯老,老哥。<br> 今天的小作文拉拉搭搭扯一通,这也是旅行中的情感抒发,用这种方式取悦自己,也许有些词不达意,见谅。<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七月九日</b></i></font></h1><div><br></div> 承德,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地。他始建于清的避暑山庄是我国著名景点,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是冒着暑热来的,不是来避暑,是来参观避暑。<br> 走进避暑山庄,这是皇家园林,气势不凡。用现代语言,就是皇家的休闲地。没有宫殿的威严,整个就是一个大公园。漫步其间,见到园林建筑,亭槨散布,绿树掩映。眼睛看的是景色,行走的是轻松。<br> 整个布局分为山地区,水游区。游山地区有观光车代步,可那要耗银子。水游区,可乘游船游览水湖风光。正值中午,阳光下我们在水区漫步一圈,微风吹拂,那里遍布风景,几位女士拍照留影。我不想用笔墨描述景点,只有来到这里亲身感受,才能体味到山庄的美好。我十多年前游览过山庄,只记得大致的布局,那时曾在山庄城墙上走了一遭,眺见不远处的布达拉行宫。直走到热河碑石处,才有了清晰印象。那时,这里是山庄边缘,旁边是乱石,如今修葺一新,只是那块“热河”碑石才勾起我的记忆。<br> 下午,去了布达拉行宫。<br> 这藏汉式的建筑,标志的是藏汉融合,建筑也是藏式建筑顶着飞檐走壁中式顶。给我有如北京五十年代,被称为“西装革履瓜皮帽”的中西合璧八大建筑之风格,这感觉是我一家之言。为达赖,班禅修建的两个行宫,相距不远,依据的风格也是布达拉宫和扎寺伦布寺,看到这行宫,也可体验他们在西藏的生活环境。我们依次游览,只是要登高爬远,有些游客叫苦,叫累。<br> 承德的景点不限如此,还有外八庙,棒锤山。外八庙就免了,棒锤山可以远眺。<br> 游览结束了,忙了眼球,累了腿,写几个字也是以点概全。<br> 晚饭时,在饭店遇上一个承徳美女老板娘,居然聊起李敖,余华。<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七月十日</b></i></font></h1><div><br></div> 七月十日,还有两天就到家了,本次旅行己进入休闲模式。到达住地,大家三五相邀去夜市酒店潇洒,品尝美食。我呢,也是一觉睡到大天光,醒来,已是五点三十分了。<div> 今天,去赵州桥。<br> 中国的桥文化很丰富,近代的钱塘江大桥,泸定桥,卢沟桥,这次去丹东看到的断桥,家乡武汉长江大桥有许多可以述说的故事。这些桥我都去过,本想补上这从小学课本中就知道的赵州桥,由于洨河水暴涨,公园方为安全,通知关闭两天。我们只能遗憾地对这有着历史意义的古桥,远远地喵了一眼。<br> 当晚住石家庄井陉县。“陉”,系山谷中的道,因此,井陉县名中的文化意涵也在其中了。<br> 我们往的宾馆旁立着“秦皇古道”牌楼。百度介绍:这条道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这条古驿道能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是因为清末修筑正太路线,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就渐渐被人遗忘了。<br> 在夜幕中我们走进大道,一位大哥介绍,东天门是井陉县著名景点,那里有历史印记和风景。古驿道在此留下车辙痕,又长又深,足有50厘米,深深地镶嵌在基岩路面里。来此游客大多会去那里。东天门距我们住地有十公里,我们只能作罢。<br> 文化的探密可眼见,也可耳闻,今晚又有意外收获。<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i><b>七月十一日</b></i></font></h1><div><br></div> 旅游多么好啊!可以看很多风景,可以去不曾去过的地方,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可以交流朋友,还可以享受各地的美食。我去过祖国的许多地方,粗略地说,除台湾省外,我己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当然,这是以省为粗綫条,我这么说,无非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然,仅此也是我引以为傲的人生过程。<br> 其实,旅游还是一种享受,每天都有新的期待,每天都面对新的东西。而我期待着下一个景点是什么,如同面对盲盒,等待我们去开揭。面对的是新环境,事物,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摆在你面前,可以评说,更多的是享受,是体验。<br> 这次二十六天的旅行,我们一路向东,来祖国的最北端,关內,关外,东北三江平原,内蒙草原,北大荒,长白山,大兴安岭,边境口岸。一路风景,一路人文,还有一路隔江相望的思索。当这许多盲盒打开后,我们又满怀收获一路向南,回到我们的家乡。<br> 今天,来到中原福地郑州,游览中原福塔,塔高388 米,乘电梯上到第99层,俯瞰中原福地。回到第四层,那里的内容是塔的精华所在,有获得吉尼斯认证的《锦绣中原》全景画。身处环幕全长163米画卷,让人惊叹。身处其中,立体,透视,分不清边界,如同身处现场环境中。而那埸声光秀的视频播放,对中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br> 游览中原福塔是这次旅行的收关项目,在福塔中收关,这么安排不是巧合吧! <p class="ql-block"> 愉快的旅行结束了,我想说的是,感谢老大造就这么好的平台,实现了我系统游览东北三省的愿望。感谢同行的朋友们一路相伴,顺利完成了这次美好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