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伙子撞车的地方是两道连接处,原来没有这个连接点,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是完全分开的,互不干扰,人行道高出自行车道25厘米还要多。</p><p class="ql-block">人行道用灰色的水泥砖块铺成,靠小区外墙根儿不远的地方有一条笔直的用黄色的水泥砖块铺成的盲道。盲道砖上有凸出的直塄,脚踩在上面有明显的感知,盲人就靠这感知行走,就像我们的眼睛。用黄色的砖块铺在上面能更好的提示人们避让帮组盲人。帮组盲人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p><p class="ql-block">人行道的边沿是用大块的水泥砖镶了一条边儿,这条长长的灰色边儿成了人行道与自行车道的分界线。沿着边沿还有一排遮阳的大树。大树与大树的中间画满了单车停放区,这也算是物尽其用吧?</p><p class="ql-block">自行车道与太平庄中二街街道相平,因自行车道比较宽,靠人行道的这边儿也画了停车位,方便开车出行的人临时停车。</p><p class="ql-block">北二区南侧的这段太平庄中二街被施工13线的施工方临时占用。街道,自行车道,隔离花池一同被施工方用高高的绿铁皮圈了起来。只剩下北二区外面太平庄中二街西边儿一小段自行车道没有圈。施工方把大部分人行道改造成了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混在一起的混合道。这样行人,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就混在了不宽的人行道上通行,通过这里比平时拥挤了许多。混合路刚改造好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施工方在混合路的中间设立了彩色的塑料提示棒,每隔一米五就立一根,因不耐用,被碰倒碾碎,失去了应有的功能。飞快的电动车从行人身旁闪过带来了一股威胁的风,使人行道失去了安全感。</p><p class="ql-block">没圈起来的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用一米左右的斜坡连接,就形成一个很急的弯,弯儿的形状形似一个倒过来“Z”字形,不管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车在这里相遇,都会给人带来紧张。 那天小伙子就在这里与一辆电动车相遇,小伙子来不及躲闪,撞上了前方的小轿车。那天小轿车的停放给本就急的弯道增添难度,也挡住了视线,使拐弯的车辆没了反应时间,是这次撞车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自行车道从西往东走,在拐弯的地方施工方在绿色铁皮上安上了拐弯指示牌和警示灯,时间久了,警示灯没了闪光,只留下了外壳。</p><p class="ql-block">我每天上下班路过北二区南门,因施工方的影响,南门失去了往日的喧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