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12日,周六,晴。今天在北岳恒山的主峰天峰岭脚下避暑,游览浑源古城。</p><p class="ql-block">恒山,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恒山,或称恒山山脉,是位于桑干河、滹沱河之间一系列山峰的总称,大致西南-东北走向,延伸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部、河北省张家口市南,古有“恒山如行”之说。东跨太行山,西衔雁门关,南障三晋,北瞰塞外。地上植被茂盛,地下煤炭富集。最高峰为山阴县、应县边界处的馒头山,海拔2426米。东西长近300公里左右,南北宽80公里左右。狭义的恒山,与恒山景区范围相当,即所谓“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位于恒山山脉中部、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米,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带。</p><p class="ql-block">浑源县,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东接广灵,西毗应县,东南部以恒山与灵丘、繁峙县分界,北面由六棱山与云州区、阳高县相连,谓"南山北坡中间川”。浑源古城现存城廓总体格局为八角龟形,东西向的永安西街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南北街巷呈鱼骨状渐次排列,72条绵绵巷穿梭其中,故有“龟城蛇街”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近中午才出门,在永安东街吃了浑源凉粉,然后西行进入永安西街的古城内。街边看见成堆的茶叶蛋,一问却是熏蛋,说是锯末烟熏蛋。买了两个尝尝蛮香的,就又买了两个。熏蛋、卤干、油炸蚕豆,是所见最多的当地小吃食。卤干和脆蚕豆,似乎是凉粉中的标配。永安西街两侧都是仿古建筑,街南的店铺外建有风雨廊道,沿街走晒不到也淋不着。今天太阳有点厉害,但风还是凉爽的。</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走进位于古城中心的浑源州暑游览。州暑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是明朝太祖洪武七年营造,距今已有645年的历史,共由五进院落组成。随后走进浑源历史文化陈列馆参观。浑源古民居具有”灰砖灰瓦、院阔屋矮、硬山大窗、照壁迎门、正脊雕花、雕饰精美"的晋北民居建筑风貌。参观出来,来到鼓楼一侧的演出广场,在亭子里坐下休息躲阴凉。</p><p class="ql-block">15点后,太阳光淡了一点,走进圆觉寺游览。圆觉寺,俗称"小寺”,建于辽金之际,明清均有修葺。寺内建有释迦舍利转塔一座,八角九级密檐式,高26.4米,除第一层有塔心室外,其它各层均无级可登。塔刹铁制凤鸟,是古代观察风向的仪器,文献中称之为相风鸟。圆觉寺塔刹,已成为古代相风鸟仅见的实物。释迦塔为浑源古城的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1个小时后进入永安寺游览。永安寺,俗称”大寺",创于金元之际,元佑二年重建也仅留下传法正宗之殿。殿内藻井、天宫楼阁将雕刻、彩绘、构造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墙体四周布满了巨幅沥粉贴金的水陆壁画,有135组水陆故事、882个人物形象,容纳天地水三界十方万灵,是集我国神祇之大成。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大明王,形态各异、庄严肃穆、细发如丝,手持各种法器,坐骑各不相同,刻画入微,体现了古代画匠高超的绘画技艺。</p><p class="ql-block">17点,以"祈福与永安”为主题的演出,在传法正殿门前的平台上开始了。十大明王——佛菩萨的愤怒化身(每个明王对应一个菩萨),先后登上舞台,对应着殿内壁画上的位置站定。高大的明王形象,是按照壁画所塑,由十个男孩躲在里面撑起来。十个古装女子随庄重雄浑动听的佛音,翩翩起舞敬拜。演出持续了15分钟,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从永安寺出来,穿街走巷离开古城区,在长青街上的小饭店吃晚饭。点菜坐定,老板娘先端来一碟泡菜,随后又送上一个切好片的苹果,细致而暖心。山西行走的一路,吃与住过程中常常都能感受到类似的温暖与真诚。饭后再次沿着长青街相伴一路的热闹,走到广场。然后面向北岳恒山的主峰天峰岭坐下,看前前后后的毽子翻飞,原来毽舞也优美。长距离高空传接毽子,是又一种毽子的传接法。19点多,慢慢走回酒店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