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意大利比萨市的地标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越过稀疏的行道树,比萨像一座幽灵之城。远远望见比萨斜塔,草树烟村,落在苍黄的城角。这样的中世纪古城,被时光稀释成惨淡。</p> <p class="ql-block">广场城门(圣玛利亚门)和城墙</p> <p class="ql-block">进了这座古老的城门,眼前一亮,中世纪的建筑体在眼前晃动,这样逼真,又这样梦幻。</p> <p class="ql-block">比萨奇迹广场的大片绿树草坪上散布着四座古老的宗教建筑,它们是比萨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建筑群,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走进广场,南侧是一排红砖建筑,现在是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洗礼堂底座是罗曼式的,像一个坚固实用的碉堡,到了第二层就出现了各种哥特式的纤细的装饰。洗礼堂的房顶很奇怪,似乎是上下两层的结构,然而它其实是内外两层的。↓</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它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开始时,塔高设计为6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工作。2001年6月,经过专家们多次进行分析研究修复,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关闭了十年的比萨斜塔又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p> <p class="ql-block">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目前比萨斜塔倾斜3.9度.</p> <p class="ql-block">塔基已不平整</p> <p class="ql-block">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是罗马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教堂内部珍藏着守护神圣拉涅利的遗物以及众多艺术品,是比萨宗教与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比萨大教堂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比萨大教堂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对11-14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 <p class="ql-block">比萨墓园外观</p> <p class="ql-block">比萨墓园是广场建筑群中的一座建筑、它由外墙白色大理石墙面和回廊围住的庭院组成,是比萨城重要人物的陵园。比萨墓园建于1278年,经过200多年的建设才完成。,</p> <p class="ql-block">内部保存了中世纪墓碑、纪念碑和古罗马石棺,并从1330年起绘制著名的壁画系列,包括皮耶罗·迪·普乔、斯皮内洛·阿雷蒂诺、安德里亚以及贝诺佐·戈佐利等等创作的湿壁画。其中最有名的三副是《死亡的胜利》《最后的审判和地狱》和《隐士生活》.最早知道比萨墓园是看了陈丹青的《局部》,里面有提到这里面的壁画《死亡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据说二战中盟军轰炸了奇迹广场附近的铁路枢纽,圣墓园被炸弹击中,壁画受损严重,今天看到的壁画很多都是用满地的碎片拼成的,可见意大利人对艺术品的态度真是无与伦比。遗憾,因时间关系,只在大厅回廊里匆匆忙忙瞟一眼……</p> <p class="ql-block">1987年,比萨斜塔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