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

洛阳老晋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四川东北部,嘉陵江像一条玉带,温柔地拐了一个“U”形大弯,环抱着一个古老的城池。古人认为这是“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绝佳风水格局,这就是阆中古城。它是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真古董”!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和丽江、平遥、歙县齐名)。走进走进古城,就像走进了一本立体的历史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飞墓,位于四川省阆中古城西街汉桓侯祠内。据《三国志》载,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以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关羽被害之后,张飞在阆中准备挂孝伐吴,他命部将范强、张达在三日内赶制白盔白甲。范、张二人心怀不满,密谋杀害了张飞。张飞遗体葬于阆中,墓坐北向南,全用黄沙土垒成,隆然高起,宛若一座椭圆形的山丘,墓周全用长方形石条垒成花墙。墓地绿树成荫,碧草铺地,是阆中保护最完整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按唐代风水理论建造,呈棋盘式布局,中天楼正好位于棋盘正中心的“天心十道”处(东西南北街道交汇点),是古城地理与风水的核心。这座楼是全城方位的基准点,迷路了?找到它就能辨清方向!它是一座三层明清风格的木结构楼阁,通高20多米,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远看像一座精致的空中楼阁悬浮在古城之上。</p> <p class="ql-block">  阆中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清代考棚”)是古城里一处超级硬核的“古代考场”,堪称科举文化的活化石!它是清朝的“高考考点”,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古代乡试贡院之一(另一座在南京),建于清朝初年,四川的学子们当年就在这里拼命考试,争当“举人”。占地近5亩,100多间房!有考场、阅卷室、考官办公室、甚至“监考指挥部”,功能齐全得像座“考试城”。</p> <p class="ql-block">  川北道署是明清至民国初期川北地区最高行政机构驻地。该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现存遗址为2010年参照明代衙署形制复建,完整呈现"三厅四院"布局与"公生明"戒石坊等廉政文化设施。作为全国现存两处道台衙门之一,其核心区域包含司法审案、政务处理及官员起居等功能分区,现存建筑占地约4500平方米。1950-1952年曾作为川北行署区临时驻地,2021年起常态化举办古代审案实景演出。</p> <p class="ql-block"> 阆中文庙(又称“阆中孔庙”)是古城里儒家文化的灵魂殿堂,堪称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最高规格的官办“孔子学院”。它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圣地,更是古代阆中教育体系的“心脏”。文庙严格按皇家规制建造,中轴对称、红墙黄瓦、步步高升的格局,彰显着孔子“万世师表”的至尊地位。</p> <p class="ql-block">  阆中华光楼,堪称古城“江景第一楼”,是嘉陵江畔最耀眼的“空中观景台”!它不仅是阆中的风水地标,更藏着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生活。它始建于唐代(现为明清重建),立在嘉陵江古码头旁,当年商人船夫远远看到它,就知道“阆中到啦!” 楼顶供着道教华光天王像(专职灭火的神仙),古人认为它有防火消灾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阆中的巴巴寺是古城一处独特而重要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伊斯兰教圣地,更是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瑰宝。“巴巴”在波斯语中是对伊斯兰教中有德望长者的尊称(类似“贤者”“导师”)。这座寺的全名叫“久照亭巴巴寺”,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在中国的重要圣地。这里安葬着一位传奇人物——华哲·阿卜董拉希(又名“西来上人”)。他是清康熙年间从沙特阿拉伯远道而来的伊斯兰传教士,在阆中传教28年,深受当地穆斯林尊敬,去世后葬于此地。</p><p class="ql-block"> 巴巴寺是阆中古城里一颗“低调的明珠”——它既是伊斯兰圣贤的长眠之地,又是一座融合中西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清幽古朴,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阆中古城其它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