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漫步(09)——映像铁佛寺

Ttm

<p class="ql-block"> <b>话说高平</b></p><p class="ql-block"> 高平,山西省晋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知道的人不多,人口也不多,只有45万。然而历史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却</span>非常出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国时期</span>高平<span style="font-size:18px;">称长平,属赵国。</span>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与赵国在长平开展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史称<b>长平之战</b>,赵国战败,被俘40万士兵全被活埋,至今高平还有一个骷髅庙祭奠屈死的亡魂。</p><p class="ql-block"> 沧桑岁月给高平留下众多历史古迹。包括古战场遗址、古石窟、古庙宇、<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寺院、古建筑、古雕塑等,仅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574处,</span>其中包括22处<b>全国重点</b>文物保护单位、22处<b>省级</b>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09处晋城<b>市级</b>文物保护单位,都非常出彩。网上爆红、近期开放的<b>铁佛寺</b>就是其中精彩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长平之战纪念馆(网图)</p> <p class="ql-block"> <b>神秘铁佛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慕名探訪的铁佛寺颇有特色,规模不大,历史悠久,隐于村野,闻名天下。它位于高平市西南5公里米山镇米西村,始建年代不详,金代重修,同时铸造铁佛一尊,故得名铁佛寺(可惜在1958年竟被融毁成了铁水)。明代嘉靖年间再度修葺,花五年时间聘用能工巧匠精心塑像,以震撼绝世的24诸天彩塑惊艳天下,留存至今,幸甚!</span>2019年铁佛寺被列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铁佛寺长期隐于米西村,村不出名,寺也寂寂,知者甚少。直至2010年中央美院师生来山西考察彩塑偶然发现而为外界知晓,但仅供研究不提供参观。</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一夜爆红,作为取景地的铁佛寺,迅速名声大噪,旅游参观呼声日高。终于,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8月,</span>开始对外有限开放。山西人很厚道,提供服务,参观不收<span style="font-size:18px;">费</span>。但由于殿宇塑像密集,参观空间局促,必须限制人数 ,旅游高峰每日控制500人,且需<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前预约,</span>进殿参观时,每次5人左右,限时3分钟。不过,这些限制性规定并不影响游客的向往热情,反而增加了某种神秘感,更钓足了游客胃口。</p> <p class="ql-block">隐匿乡村深藏不露</p> <p class="ql-block">体量不大也不起眼</p> <p class="ql-block">广告引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入巷道</span></p> <p class="ql-block">不起眼处小门导入</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正殿</p> <p class="ql-block">  正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枕石刻</span>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载</span>金代大定七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修</span>寺院并鋳铁佛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铁佛寺主殿有28尊佛像,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坐像,两边站立的是普贤、文殊菩萨。背面还有一尊观音菩萨,大殿两侧各12尊诸天佛像,密集站立。</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 <b>二十四诸天彩塑</b></p><p class="ql-block">‌ 铁佛寺最出名的就是明塑二十四诸天造像。</p><p class="ql-block"> 所谓二十四诸天乃指佛教中的24位护法神,起源于北朝,成型于隋唐,完善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融合了印度教、佛教、中国本土各种神袛。通常分列于佛殿四周或两侧,代表佛法庄严、宇宙秩序,体现自然力量、人间美德。</p> <p class="ql-block">  铁佛寺二十四诸天造像采用“木骨铁魂”工艺,以木质框架嵌入铁线加固,细节处用铁丝勾勒铠甲、飘带,增强结构稳定性与动态表现力。塑像布局,一文一武,间隔排列,高约3米。文臣安详,武士肢体张扬、表情夸张,毛发竖立、怒目圆睁,裂口露齿,完全颠覆传统佛教造像的肃穆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b> 王奶奶故事</b></p> <p class="ql-block">  王奶奶,大名王改英,<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佛寺文保員,</span>一生与铁佛寺有着不解之缘。1965年,20岁的王改英嫁到米西村就和婆婆住在铁佛寺,一起守护铁佛寺。婆婆老了,她从婆婆手中接过守护铁佛寺的重任,60年来,日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洒扫庭除,巡视古建,防雨防漏,防贼防盗,兢兢业业,</span>一心护宝。受过多次表彰,被称为“最美文保員”。在她带动影响下,她女儿、外孙女儿女婿也陆续承接了铁佛寺文物保护工作。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成为美談。她的故事和铁佛寺文物景观一起,成了当地的文化象征。<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王奶奶已经退休,成网红名人,上过央视,上过报纸,家中墙上还挂着央视采访组拍的全家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王改英日常工作(网图)</p> <p class="ql-block">  铁佛寺西厢房是王改英住了一辈子的家,并不拒绝游客拜访。</p> <p class="ql-block">  宅前琳琅满目的文旅商品小摊是寺院中唯一的摊位,王奶奶独家经营。卖些与铁佛寺相关的画册、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妨转一篇新华社记者报导,以进一步认识了解王奶奶。</p> <p class="ql-block"><b>【</b>转发】<b> 古刹守护者的春节印象</b></p><p class="ql-block">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p><p class="ql-block">  “守庙人”,严格来说不是一份职业,而是网友们对寺庙古建看护人的称谓,算是“网红职业”。</p><p class="ql-block">  山西高平铁佛寺因《黑神话:悟空》一夜爆红,它的守护者王改英也随之走红网络——老人护庙近60载的坚守让很多网友敬佩,网友们亲切地喊她“铁佛寺王奶奶”。</p><p class="ql-block">  1月29日,正月初一。记者在铁佛寺见到王改英时,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正在利索地整理着自家门口小摊上的铁佛寺文创产品。</p><p class="ql-block">  这铁佛寺院内唯一的露天摊位,不是“守庙人”的特权,而是因为小院即为王改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p><p class="ql-block">  这座小院,东西厢房是王改英的家,南北大殿则分别是铁佛寺的天王殿和主殿。</p><p class="ql-block">  “当初听说我要嫁到这边,不少人都劝我别来,说婆家住在庙里,不吉利。”王改英回忆起自己“守庙生涯”的起点时,笑得眯成了缝的双眼透着温馨,“我说没关系,只要有地方住就行。”</p><p class="ql-block">  王改英嫁过来后,陪着她的婆婆看护古寺。婆婆去世后,王改英接过了那把大殿门的钥匙,正式成为第二代“守庙人”。</p><p class="ql-block">  打扫卫生、查看漏水漏雨、巡查大殿周边情况,“守庙人”的日常工作琐碎繁多,却又需要认真细致。王改英这样一干就快60年了。</p><p class="ql-block">  “以前有些人总说‘铁佛寺的锁是最难开的锁’,因为那个老太太油盐不进、软硬不吃,钥匙握得可紧了。”王改英的大女儿孟雪珍笑着说,有时大伙儿想看一眼大殿里的佛像,“难得很”。</p><p class="ql-block">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9年,铁佛寺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24年8月首次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是小院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春节——从冷冷清清无人问津到热热闹闹门庭若市,天差地别、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铁佛寺……”随着乙巳蛇年春节第一批游客的到来,铁佛寺讲解员张嘉琦也开始了农历新年的第一场解说。</p><p class="ql-block">  “去年8月对外开放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我们还接待过20个外国人的团组,可以说《黑神话:悟空》把铁佛寺推向了世界。”同时还是高平市米西村选调生的张嘉琦兴奋地对记者说,铁佛寺所在的米西村专门成立了文创公司,推出的铁佛寺文创产品,几个月就为村集体增收超14万元,“村里从此有了文旅收入,细水长流。”</p><p class="ql-block">  当日下午3点左右,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激增。不到一刻钟,铁佛寺小院门口的巷子就排起了长达几百米的长龙。村里的公共停车场停满了车,交警队也调来几名交警在村口引导交通。</p><p class="ql-block">  趁着喝口水的时间,张嘉琦说,铁佛寺大殿70多平方米,但可供游客驻足的地方也就门坎后面的6平方米,10多人一组,参观时间不足3分钟,整个小院最多容纳50人。人多了大家都紧张。</p><p class="ql-block">  没多久,高平市文旅局党组书记申飞赶来现场。“听说游人突然增加很多,不放心,过来看看。大过年的,安全第一。”他说,铁佛寺虽然对外开放了,但它首先是文物,不是景点,要按文保标准管理,保护是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  “大家现在排队看不上了,马上就要闭馆了,先回吧。铁佛寺就在这里跑不掉的,明天还可以再来。我们春节不打烊!”下午4点,离闭馆还有半个小时,保安赵剑飞已经站到院外的长队边劝解后面排队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来这里不到半年,赵剑飞已经摸出经验,掐着时间就能估算出接待人数。</p><p class="ql-block">  铁佛寺现在有一支超过15人的保安队伍,开放时维持秩序引导游客,闭馆后安排值守过夜,确保24小时都有人在岗。</p><p class="ql-block">  “守庙人”不再孤寂。坚守铁佛寺的王改英一家身边现在还站着像张嘉琦、赵剑飞这样的年轻人,共同守护国宝。</p><p class="ql-block">  “能有这么多人来看,我心里特别高兴。”王改英笑着说,“特别是有那么多年轻人来参观,这么好的彩塑,都是老祖宗的手艺,年轻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小院关上了大门。记者透过门缝看到,外面还有不少执着的游客在排队,大门不时传来敲门声。</p><p class="ql-block">  “天色还可以,那么多人想进来,为啥就关门了?”记者问申飞。</p><p class="ql-block">  申飞带着记者来到大殿前,记者发现大殿内光线已经很暗了,很难看清这些彩塑富有神采的面部表情和服饰细节。</p><p class="ql-block">  “铁佛寺大殿参观最好的时间是正午,特别是冬季,当阳光照进大殿,这些佛像在暖阳下神采奕奕,每个细节都能看清。”申飞说,这是古人的智慧,既注重佛事礼仪,也融入天文观测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在落日的余晖中,铁佛寺大殿的正门缓缓关上。热闹一天的小院清静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王改英默默地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小院。保安们也开始巡查小院里的各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如今,王改英已经把“钥匙”交给了自己的大女儿,孟雪珍在成为第三代“守庙人”的同时也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文物保护员。“我女儿都说好了,她要当第四代‘守庙人’。”孟雪珍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p><p class="ql-block">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这是王改英一家世代守护铁佛寺的故事,不也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的现实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最美文保員</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铁佛寺,由衷地被这乡村寺院的精彩塑像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震撼,如斯环境,</span>保存如斯,何以促成?尽管有山西地理、气候的因素,但更有人的信念、坚守的加持和付出。许许多多平凡的王改英们的不懈守护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观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摄影编制:田铁民 林克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年7月13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