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诗疗随笔(40)—从心理硕士的反馈谈起</p><p class="ql-block"> 作者 黄干</p> <p class="ql-block"> 7月9号晚上,应”荣格心育会客厅”社区朋友们的要求,再次为大家开讲《诗歌的秘密—诗歌表达艺术疗愈》。预定时间是一个小时,结果大家都忘记了时间,超时了!原因是现场的近20位听众在讲座发言结束后,人人要发言,谈自己参加讲座体验的感受和心得。诗疗理论认为,体验者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体验环节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是一个”闭环”路径。因此,我们愿意多花一些时间。</p> <p class="ql-block"> 除了现场即兴反馈外,朋友们离场后仍余兴未尽,还有发来反馈短信,其中有一条短信:”感谢黄老师的分享,我是##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生毕业,之前我只了解音乐疗法,诗疗没有接触过,虽然平时也对诗歌感兴趣,也知道诗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但确实没有想到诗疗有这么强的操作性,我目前在##部门工作,工作的经历让我感到这个行业的###存在很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有很大的隐患,但是目前相关的体系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个讲座,我想到诗疗其实也可以作为团体辅导尝试的手段之一,这是我最直接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我意识到,作为一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对诗歌的疗愈功效和价值的体验,应该与一般普通听众不同。事实上,据我所知,国内高等心理教育中,在艺术表达这个板块,尤其是对诗歌疗愈的认识整体上还是处于萌芽、甚至是空白,包括师范、医学和综合性大学。</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孩子的妈妈在短信中说:”作为一位因为孩子生活学习而焦虑我曾在无数个夜晚被"怎么办”的漩涡吞噬。直到遇见黄干老师的诗歌疗愈,才知道“原来我的痛苦可以被看见”,当各位老师朗读了几个癌症患者的诗,……能感受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和激情,换位思考,我感觉自己幸运很多,让自己感觉到轻松了很多,未来会用另外一个态度平静的面对生活。”</p> <p class="ql-block"> 现场发言中,一位曾在大学教书的女教师,在集体朗诵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时,抑制不住自己心情流出眼泪。在反馈发言中,她真诚地说参加这样的疗愈体验活动,感觉很温暖。据我观察,温暖这个简单明了的字眼,对于不同生活境遇的人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个人体验。我一直认为诗歌疗愈并不是一个简单情绪宣泄,它还有许多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而事实上存在的那些隐秘功效,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仍是一个待解之谜,对这些问题的认知还需要人们不断研究、挖掘、传播和普及。</p> <p class="ql-block"> 诗歌在中国这样的诗歌国度里,人们自以为是认为十分熟悉,好像没有什么陌生感,不论是读诗,诵诗,写诗和评诗,都会有人在场,不会缺席。但是,诗歌的”秘密”—诗歌疗愈,对于绝大多数文学艺术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等,仍是一片陌生”处女地”,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去做,有待人们去发现与开垦,毋庸置疑。</p><p class="ql-block"> (黄干,20250712,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kosls0" target="_blank">诗疗随笔(39)——谈谈诗歌文本疗愈价值的四维架构</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