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兵志愿

蓝色海洋国之兵

<p class="ql-block">  机库的探照灯刺破晨雾时,我正蹲在歼-10的起落架旁拧最后一颗螺帽。第八年的晨光和第一年没什么不同,机油味混着露水的凉,在指缝间结出茧子般的熟悉。</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时总爱盯着天上的银燕发呆,以为地勤只是擦灰加油的配角。直到那年台风天,战机进气道被异物堵塞,我跟着班长趴在泥泞里徒手清理,指甲缝里嵌满铁屑,却在引擎重启的轰鸣里,第一次听懂了“托举”两个字的分量。</p><p class="ql-block"> 上个月老指导员来场站,指着荣誉墙说:“你看这些星星,有一半是地勤用扳手拧出来的。”墙上的一等功奖状边角发卷,照片里的机械师笑得憨厚,胸前的油污比勋章更亮。我忽然想起刚下连时写的志愿书,“要当蓝天卫士”,如今才懂,有些翅膀不必长在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 昨夜查完航电系统,在工具间翻到新兵日记。“要做最厉害的兵”几个字被雨水洇得模糊,旁边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先做最靠谱的扳手”。窗外的战机正滑向跑道,尾焰在天幕上犁出金色轨迹,我摸了摸口袋里磨得发亮的扳手——这里没有聚光灯,却有比星辰更重的托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八年,壮志不在云端,而在每颗拧紧的螺丝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