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故事——平乐籍老红军许凤翔的革命故事之十二(续上集)

许建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彭雪枫在一起的日子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5年1月7日,红军在历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又遭遇惨重伤亡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努力促成下,占领了遵义城。15日至17日,为了总结长征以来的经验教训,调整红军的战略方针,增强党内的团结,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结束后,彭雪枫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该师后缩编为第十三团,彭雪枫改任红十三团团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一时期,许凤翔有幸结识了彭雪枫团长,并在长征途中,在彭雪枫带领下,先后经历了红军首次与马鸿逵、马鸿滨骑兵35师作战旗开得胜,在二渡赤水、抢夺娄山关等重要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5年10月,彭雪枫随红三军团到达陕北,参与了直罗镇战役,在战役中,他担任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与红一军团等部队一起取得了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5年9月,日本侵华加剧,,华北危机加深。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我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并与国民党正式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后彭雪枫受中央委派,离开红4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不久,许凤翔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离开红4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二人依依惜别,直到1944年他不幸牺牲,二人在也没有见过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许凤翔回忆说 虽然在彭雪枫领导下工作,仅有近两年时间,但他对大家的谆谆教诲、对人民大众的体贴、对党的忠诚,以及出色指挥作战的战略战术,都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识彭雪枫,给许凤翔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那平易近人的作风。他喜欢和许凤翔拉家常,他告诉许凤翔说,他是河南南阳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受尽土豪劣绅的压迫,家境贫寒,求借无门,只好投靠在冯玉祥手下做事的叔父当了兵。由于他天资聪颖,求知欲强,很快就当上了班长,接着就被举荐到了军官子弟学校读书。学习期间,他积极上进,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担任了团干部。毕业后,受党组织委派,他到了青岛搞团的工作,发展壮大团的队伍,由于工作出色,又被调人江西中央苏区开展工作。许凤翔也向彭雪枫讲述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上下级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最让许凤翔敬佩的,还是他在彭雪峰领导下,参加战斗中,彭雪枫身上那种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足智多谋的大将风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许凤翔回忆说,1935年2月,二渡赤水后,红军回师攻占桐梓。彭雪枫率部刚进桐梓城就接到上级攻打娄山关的命令,接到命令后,他立即将部队开到离娄山关约30里地的红花园。娄山关距遵义城约100公里,是连接重庆和贵州的交通要道,其关上重峦叠峰,峭壁绝立,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了解敌情,排兵布阵,他亲临前线侦察。战斗打响后,他带领部队穿梭于敌碉堡群之间,拔除敌火力点,他一边拔点一边收集情报,向俘虏和伤兵口中了解敌情,在查明敌人在娄山关卡有一个连据险抵抗,板桥镇有一团的兵力待援时,他当机立断,迅速调整作战行动,变仰攻强攻为绕道山顶向下俯冲的智取战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彭雪枫先命令2营派出一连,攀岩登山,然后用绑带结绳,把人吊下山去,劈开一条路,绕道敌人的侧背,以顺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发起攻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军遭此突然袭击,顿时乱作一团,为我正面发起攻击的主力部队创造了条件,乘势而上,夺取了娄山关,创造了两夺娄山关的战绩。夺取娄山关后,我部趁势扩大战果,一直把敌军追到板桥镇,迫使敌残部败逃遵义方向而去。13团穷追不舍,将败军追至遵义城外老鸦山,即配合友军击溃薛岳、周浑元两个纵队的援军,将其逼到乌江边,歼敌千余人。取得了红军自长征以来,遵义会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方之后,第一个辉煌战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打仗厉害,彭雪枫还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化解战士们的心结。他讲话声音宏亮,常能深出浅入,用生活中的比喻,解开战士们心头复杂的问题。我们从江西出发半年多来,由于连续征战,减员很大,部队由川南进入云南扎西时,上级要求部队缩编。战士们大多数都想不通,彭雪枫得知情况后,就在动员大会上生动的打比喻说:“我们现在的部队,好像一个双脚细小,身子肥胖的老太婆,头重脚轻,上面还打着一把雨伞,风一吹来,整个人都被吹倒了,这样的队伍能够打仗吗?”他一边讲,一边学着胖老太婆打雨伞走路的样子。逗得战士们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回答道:“不能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动员,提高了战士们对缩编的认识。部队通过精简机关,合并和充实连队,红13团的力量,恢复到了江西大湖坪红七军原本的战斗力,为夺取娄山关的胜利奠定了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是彭雪枫的一贯风格。许凤翔回忆说,1936年1月,正是寒冷季节,一次行军途中,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大家的衣服和行装全被湿透,到了宿营地,时任军政委的彭雪枫马上通知各连队,换上干衣服或将湿衣服用火烤干穿上,同时要求烧辣椒姜水给大家喝,以防感冒。他本人却依然穿着湿透的衣服,坐在坑上分析战况,警卫员杨保山见状,赶忙跑到供给处,说明彭政委仍穿着湿衣服办公的情况,被服股的同志拿了套新服交给杨保山,叫他快去给彭政委换上。彭雪枫看见衣服后,第一句话就说:“先给通讯班和炊事班同志换上!”杨保山着急的说:“大家都换上了,就差你没换了!”彭雪枫听罢,才换掉了身上的湿衣服。一套普普通通的衣服,彰显出我军高级干部的高尚品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发生在彭雪枫跟许凤翔之间的一件小事,让许凤翔没齿难忘。直罗镇战斗胜利归来,部队在鄜县套通这个地方休整,由于战斗紧张激烈,许凤翔的裤子被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就趁着休整四处找针线缝补。这个事情被彭雪枫知道后,就派人叫他到自己的住所,许凤翔估计有什么新的任务要落实,就飞快地到了彭雪枫住所,结果彭雪枫将自己的一条补钉裤交到了许凤翔手中。接过裤子时,许凤翔禁不住热泪盈眶,因为那时候红军的生活非常艰苦,每个人都只有一套服装,彭雪枫也不例外,他有两条裤子,是因为换装时不舍得丢才留了下来的,他却把补钉少一点的裤子送给了许凤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队东渡黄河后,进入同蒲铁路富饶区域时,部队扩兵一倍多,并筹得大量款项和布匹。为了以新的姿态西出甘肃,迎接朱总司令和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部队决定给一些干部战士量身定做一批服装,换下破的不能再穿的衣裤。许凤翔突然被师政治指导员叫到供给处,让他量身做衣服,并告诉凤翔说是彭雪枫政委交待的。当时许风翔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就是做后勤保障工作的,为了省些布料给战士们做服装,平时一套衣服都要穿到不能再补时,才勉强换装,而这一次,有了彭政委给的一条裤子,足可以撑一段时间了,何况师部大多数人也没做。于是就表示自己衣服够穿了,坚持不做。不料想,指导员却说:“你每天穿的什么衣服,彭政委是看得见的,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尽管如此,许凤翔还是坚持不做。最后指导员只能告诉供给处,按三号服装的尺寸给许凤翔做了一套服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许凤翔与彭雪枫相处虽然仅有二年时间,但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尤其彭雪枫身上那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风亮节的风格,影响了许凤翔的一生,成为他努力为党工作的精神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4年9月11日凌晨,彭雪枫率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包围了敌伪夏邑八里庄的4个据点。战斗打响后,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敌军1000余人,生擒伪支队司令李光明。战斗即将结束时,站在围寨上观察与指挥战斗的彭雪枫,被远处飞来的一颗流弾击中胸部,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7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消息传来,许凤翔悲痛万分。往事历历涌上心头,挥笔写下:“万里长空忠魂舞,音容笑貌浮脑中。赤胆红心冲宵汉,英风千里逼斗牛。”表达了对惜日首长、战友的怀念之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