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年成才的环境因素

心旅无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成才的第一要素是自身素质和主观努力,但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青年希望周围是什么梓的成才环境呢?</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一环境破除了家长式的一言堂,唯真理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资历,青年可以突破禁区,自由地发表学术见解。这里有民主的讲坛,青年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和谐的竞争环境。</b><span style="font-size:22px;">竞争应提倡才能竞争,成果竞争,反对得失竞争,机会竞争(机会应该均等)。根据某单位对六百六十名青年研究生的调查,有79.84%的人对比自己强的人的态度是“握手言欢,互相超越”,这反映了青年对待竞爭的态度。竟争可以促进青年成才,但竞争一旦脱离和谐的轨道,世会产生嫉妒、诽谤。現实生活中 “同类相煎”的现象正是不和谐竞争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平等的创造环境。</b><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年时期是创造力极为旺盛的时期,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一客观因素,用资历、学历,年龄、地位等尺度来推断一个人的创造力,人为地制造机会级差,使不少青年壮志难酬,才能受到压抑。据有关资料介绍,有些国家设有类似课题评议会的组织,定期对申报的研究课题进行审议,一旦中标,便拨给研究经费和实验室,并配备研究助理,许多老学者也常常成为青年人手下的研究助理。近闻上海卫生系统首创 “青年科研基金”,青年走上科研“将帅台”,今年已有一百零四个课题中标,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由此看出,只要给青年以平等的创造环境,他们会较快地脱颖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开放的选贤环境。</b><span style="font-size:22px;">改变传统的教条式封闭型的选贤方法,建立多渠道开放型的选贤环境。复旦大学最近改变“一张考卷定终生”,破格录取一批冒尖新生的做法正是开放选贤的大胆尝试。而封闭的选贤观念却在扼杀人才。报纸披露,杭州楼外楼菜馆青年服务员申伟参加服务师晋级考试,名列前茅,然而却以“年纪轻”、“摆不干”为由被取消了晋升资格。凡此种种,令人痛心,令人深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合理的流动环境。</b><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才的封锁和凝固,不仅妨碍了人才自身才能的发挥,而且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不可低估的障碍。不少青年身怀一技,在本单位不被重用,而又不能合理流动,结果空耗青春年华。传统的户口制度、档案制度成了青年成才的沉重的十宇架。解决人才积压、浪资和使用不当问题,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必然会改变人才的不合理分布结构,造成适才而用、人尽其才的局面。同时,也会增加社会重视人才的观念,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合理的流动环境是青年成才的加速器。</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原载于《当代团刊》(季刊)1986年第3期</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