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帮孩子尽快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生活<br><br>孩子升入初中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比小学阶段重得多;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将决定孩子能否担负起新的学习任务。为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br><br>(一)开学前,要用心做好两件事。<br><br>当孩子小学毕业即将走进中学校园时,无论他在小学阶段属于那一类学生,都会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憧憬,内心燃烧着积极向上的激情。这是父母给孩子以鼓励、帮助孩子端正学习动机、调动孩子学习热情的极好时机。<br><br>1.和孩子进行一次认真的谈话。<br>谈话要尽量安排得正规、严肃,以引起孩子的重视。父母最好同时参加,时间要充裕,准备要充分。要把孩子视为“大人”,让孩子先讲。父母要认真地听听孩子对新生活的打算,必要时还可以用笔记一记,让孩子感到爸爸妈妈对他上中学非常重视。在孩子讲完后,父母要充分肯定他谈话中的积极成分,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以热情地鼓励;然后,把自己对他的评价和期望,他对新生活应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一一讲给他听。要尽量从孩子成长的需要来谈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要求;要明确表态,父母不仅是他的家长,还是他最可信任的朋友,希望他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找父母倾诉;把孩子升初中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提示性地告诉他,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对可能遇到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有所防范。<br><br>为了让孩子对这次谈话留下深刻记忆,对升入初中这件大事留个纪念,家长最好准备一件含义深刻的礼品,在谈话后送给孩子。如果家长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和孩子及时作这样一次长谈,也要用心地写一封信(很可能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封信),把自己的期望、祝福告诉孩子。总之,这一课非常重要,机不可失,家长一定要把文章做好。<br><br>2.帮孩子订好第一份学习规划。<br>确定目标、拟订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孩子对新学校、新生活的好奇心,以热情地鼓励激起他的好胜心,让他自己先提出一个积极的、上进的方案。如果孩子提出的奋斗目标有过高或过低的倾向,家长要因势利导启发他做必要的修改。如果怕提出不同意见会挫伤孩子积极性,也可以用帮他把目标具体化的办法,让目标接近实际。规划中要针对孩子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对策和措施,具体可行,不泛泛空谈。要让他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上中学后一定要成为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学生。越是原来基础差的孩子,家长越要给他讲清,新生活是一次新机遇,只要按制订的计划去做,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上来。<br><br>(二)开学后,要定期给孩子“上弦”。<br><br>孩子的热情容易被鼓动起来,也容易“三分钟热血”,时间一长就降下来;开学后,父母一定要定期为他“上弦”鼓劲,抓好每一个“第一次”。<br>孩子第一次去中学报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孩子会很兴奋,妈妈要给孩子穿得干干净净,并尽量打扮得与小学时有所不同,让他有长大了的感觉,以强化他对新生活的心理反应,激发起他新的学习热情。<br><br>孩子第一天上学,会带着极大的好奇和兴趣去听课,去对待学校里的每一项活动,去观察、体会新生活与小学有什么不同。父母送孩子去学校,不要再像小学时那样,唠唠叨叨地嘱咐个没完,多用笑容来表达希望和鼓励。晚上孩子放学,家长见到孩子,要热情地询问他一天的学习情况和对新学校的印象,让孩子尽情地讲,不轻易打断他的描述;要从中捕捉积极因素,用赞同或欣慰的言语,强化孩子的正面感受,发现有副面的东西,要妥善消除影响。<br><br>从孩子上学第一天起,家长要认真督促孩子按“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四步程序,学好当天功课。要告诉孩子,初中每天各科知识的预习要比小学时更细、更深,能自学的都应当在预习时就基本掌握;需要记忆的东西,预习时就要开始记,听课和复习时再去记,才能记得牢。初中生听课必须学会记课堂笔记,家长要事先把记笔记的方法教给孩子;要每天检查孩子的笔记,表扬记得好的地方,纠正记得不足之处,并让他在复习时做必要的补充。一定要让孩子先复习,复习好了再做作业,不能让孩子的学习一开始就出现新的欠账。<br><br>开学一个月时,家长要对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做一次全面了解。一是去学校拜访一下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问问孩子在校表现;二是找找和孩子接触较多的同学,问问他们学习感受和对自己孩子的印象;三是让孩子总结一个月来的情况,听听孩子自己的评价。然后,做一个综合分析,和孩子交换一下意见,对他做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不足和问题及时指出,对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给予实际帮助。<br><br>期中时,家长要对孩子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再做一次调查、分析,做纵向与横向比较,找孩子认真谈一谈,让孩子对上半学期的学习状况有个清醒的认识。重点是找出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总结经验与教训,弄清哪些做法要坚持下去,哪些必须纠正,督促孩子做好必要调整。经过一二个月的学习,孩子对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和内容、老师和同学都有了解,心中的神秘感随之淡化,由于陌生产生的谨慎也就逐渐消失,这时一般都会产生松劲情绪。这次“上弦”会使他刚要松下来的学习劲头重新紧张起来,一定要及时做好期末考试前,家长要和孩子一道研究一下总复习问题,检查原来学习计划执行情况,订好期末复习计划。<br><br>每学期的期末复习、考试就是对这个学期学习的收口;要想收得好,就要有一个符合孩子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期末考试后开完家长会,家长还要认真研究孩子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育与辅导,总结经验与教训,然后和孩子一道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份“假期学习计划”,为下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br><br>抓住关键的几步给予集中的指导,是孩子升入初中后,家长对孩子最有效、最基本的辅导方法,既可以帮孩子克服学习上的松劲情绪,又能避免孩子出现“交友不当”、“误入网吧”等问题。特别是平时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长,更不能忽略这样几次必须排上日程的工作,让孩子顺利地把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完成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