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的长征(三)

杨文发

<p class="ql-block">六月十一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离开西昌市区,我走进礼州镇,来到了土官庄。</p><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礼州会议”召开的地方。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一日,中革军委在边家祠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一词,确定了通过彝区,强渡大渡河,挥师北上的长征路线。</p><p class="ql-block">​ 我在礼州会议纪念碑前的广场上徜徉,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富庶的景像,田野的作物郁郁葱葱,稠密的村庄人丁兴旺,怪不得中央红军能在这里作较长时间的停留,因为它能提供一定的兵源和给养。我致敬这片红色的土地,感念它为中国革命积蓄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作别礼州,一路北上,走进冕宁县域,来到了彝海边上。</p><p class="ql-block">​ 这是“彝海结盟”的地方。一九三五年农历四月,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彝族地区,先头部队被彝族群众围住,经过宣传党的政策,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彝海边杀鸡饮血,结为盟友,加强了民族团结,保证了红军的顺利通过。</p><p class="ql-block">​ 我坐上刘伯承小叶丹盟誓坐过的石头,仿佛感受到了彝汉兄弟的温度。我站在彝海边上,凝视这一湾清泉,它就像是彝汉兄弟的情谊,清澈透亮!</p><p class="ql-block">​ 中餐在彝海镇用过彝家兄弟的饭菜,我们走出彝区,直奔安顺场,这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四日,红军冒雨抢占安顺场,夺得一条小木船,二十五日晨,十七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渡河,歼灭了对岸的守敌,抢占了渡口,保障了大部队的顺利渡河,挥师北上。</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安顺场,站在大渡河边,面对这湍急的河水,思绪绵长。这里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折戟的地方,蒋介石妄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扼杀在大渡河上,岂不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p><p class="ql-block">​ 夜宿汉源县城,行程580里。</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二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去看大渡桥横的铁索,我又来到了泸定。这是第三次走在泸定桥上,每次是不同的心境。前两次都是西去礼佛的途中顺道涉足,看的是不同的风景。这次是追寻红军的足迹,感受的是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我走在泸定桥上,思绪却回到了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二名红军战士爬上被敌人拆掉桥板的铁索,向对岸前进。前头是敌人的火力封锁,身下是河面的浊浪翻滚,二十二勇士匍匐在铁索上,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前进!终于夺取了桥头堡,引导部队打下了泸定城。</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大渡河边,面对这汹涌的河水,默默地祭拜烈士的英魂!</p><p class="ql-block"> 走下泸定桥,翻过二郎山,我随着中央红军的足迹,来到了天全。走进天全红军纪念馆,我认真了解了中央红军在天全的活动后一路北进,走进了芦山县城。这里是红军经过的地方,我去寻红军的脚印。不见有关红军活动的印迹,只有那条静静的玉溪河,在对游人讲述从前。</p><p class="ql-block"> 离开芦山,一路北进,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宝兴。这是夹金山脚下的一座县城,我们参观完“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后就地休整,准备明天穿越雪线。</p><p class="ql-block"> 夜宿宝山县城,行程490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去爬红军翻过的夹金山,早晨七点我就出门。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过的第一座雪山,我去体验革命先辈当年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走在路上,心怀忐忑,不知这</p><p class="ql-block">​ 漫漫长路是否凶险?我们沿351国道行走,穿行在高山深谷间,来到硗碛藏族乡的扎角坝, 这里是红军誓师出征的地方。九十年前的今天,中央红军在这里誓师,踏上了翻越夹金山的征程。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好像是时间老人的安排,让我们与红军赴了一场九十年的约定!我们在这里誓言:追随红军的足迹,走完我们的长征!</p><p class="ql-block"> 车辆在夹金山上盘旋,海拨在逐渐上升,爬到3400米的红色丰碑雕塑前,我们停车小憩,打卡留影。下到车外,双脚发飘,行动不便。心想,丰衣足食的我们,以车代步都尚且如此,而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却是负重前行,那是何种钢铁的意志在支撑着他们?我站在观景台上,仰望着通向垭口的五道拐,向英雄的革命先辈致敬!</p><p class="ql-block"> 离开观景台,继续攀登,车过五道拐,爬到了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我们站在矗立在垭囗的石碑前留影,把夹金山的记忆,深刻在心间!</p><p class="ql-block"> 翻过雪山垭口,一路云淡风清,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懋功的达维镇。这是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我站在会师纪念碑下,凝视这庄严的纪念碑,仿佛看到了会师的红军战士在相拥而泣,在弹冠相庆……</p><p class="ql-block"> 夜宿小金县城,行程360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四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出小金县城,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车上217省道,行走在抚边河畔,心情还沉浸在路边高山落石的恐惧中,来到了两河口镇。</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两河口会议召开的地方,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北上川陕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为会师后的一、四方面军的行动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离开两河口,我沿着217的老路前行,登上海拨4114米的梦笔雪山垭口,感叹连连,这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二座雪山,与翻过的夹金山的高度惊人的一致。我站在垭口,仰望着梦笔雪峰,不禁感叹翻越雪山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翻过垭口,一路下行,只见路基严重破损,路面上布满了落石,路边的栏杆时有时无。原来这是217省道废弃的一段,新的217在梦笔山下穿过礈道,直达卓克基。我们走在这坡陡弯急的废弃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卓克基。</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我们到土司官寨里拜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住房,参观了召开“卓克基会议”的会议室。</p><p class="ql-block"> 走出土司官寨,我们在小镇上午餐,听到邻桌的家乡俚语,上前打听,原来是邻居,天门胡市的走长征路的“同志”!他们三车十二人,五月十二日从家里出发,到瑞金走上长征路,今天才走到卓克基。</p><p class="ql-block"> 话别天门老乡,我们驱车离去,走上248国道,穿行在梭磨大峡谷中,走进了红原县域。我们在刷金寺转身,拐上347国道,翻过雅克夏雪山,来到了黑水县城。</p><p class="ql-block"> 这是“芦花会议”召开的地方。一九三五年七月,中央在芦花村的藏式雕楼里召开政治局会议,着重讨论了四方军的问题,对促进一、四方面军的团结起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夜宿黑水县城,行程640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离开黑水县城,我们追着红军的脚步,开启了新的长征。</p><p class="ql-block">​ 走在路上,浮想联翩,今天我们走的是平坦的柏油路,可九十年前的红军走的又是怎样的路面?我在无边的想象中一路行走,走上雪山草地长征风景道,来到了毛儿盖河边。这是一条蜿蜒在高山深谷间的风景道,映入眼帘的是一路美景。那巍巍的高山,那湍急的流水。那典雅的藏寨,那葱茏的森林……我在这美景中一路行走,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松潘县的沙窝村。</p><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沙窝会议”召开的地方。一九三五年八月四日,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否决了张国涛南下的计划,确定了红军经毛儿盖北上川陕的主张。</p><p class="ql-block"> 作别沙窝会议遗址,我们继续北上,来到毛儿盖寺院,这里是“毛儿盖会议”召开的地方。我在这庄严的寺院前肃立,虔诚相向,因为这里住过“过去佛”释迦牟尼,也是“现代佛”毛主席开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拜别这庄严的寺院,我们走向远方。车辆行走在松潘草地,来到了燕云乡,走进镇上唯一的餐馆,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藏族姑娘,由于不适应藏餐,我们只点了四份鸡蛋炒饭,还有那盘清炒的黄瓜满屋飘香!</p><p class="ql-block"> 夜宿松潘县城,行程560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六日</p><p class="ql-block"> 二十天的长征之旅,今天我们休息,去拥抱美丽的大自然,去领略九寨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的大门,坐上交通车,穿行在景区里,眼里满是九寨的神奇!那山、那水,那竹、那树,那飞瀑、那海子,还有那阳光的明媚,白云的飘逸,把这神奇的九寨,渲染得㵉离尽致!</p><p class="ql-block"> 我在“五彩池”边徜徉,那斑澜的池水散发着五彩华光。那是钙华和藻类与阳光的交织,把这“九寨之眼”点亮!</p><p class="ql-block"> 我在“珍珠滩”边流浪,那跌落的水珠散发着银光。这是《西游记》拍摄的取景地,我仿佛听见了“敢问路在何方”。</p><p class="ql-block"> 我在“诺日朗瀑布”前仰望,那飞泻的水帘似一堵幕墙。这是中国最宽的瀑布,那震撼的场景惹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在“原始森林”里闲逛,那附着在朽木上的苔藓在讲述着过往,我在这莽莽森林里聆听,听大自然低吟浅唱。</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里。物我两忘!</p><p class="ql-block"> 夜宿九寨沟,行程210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六月十七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惜别神奇的九寨,我们又开始了新的长征,走上544国道,车辆穿行在崇山峻岭,来到松潘县的川主寺,站在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前。</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纪念长征胜利而建的馆舍,由邓小平亲自提写的馆名。馆内讲述着红一、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以及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的征战历程。</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馆内满是参观的游人,他们认真地流览着每一幅图片和文字,眼里满含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我加入其中,努力地寻找红军长征的印迹,校准我明天的长征路线。</p><p class="ql-block"> 离开川主寺,车上九红草原风景道,风轻云淡,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红原。这是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我在这草原上一路行走,走到瓦切,来到日干乔沼泽边上。</p><p class="ql-block"> 这被誉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的大沼泽,是红二、红四方面军走过的地方。我英勇的红军战士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战胜了这“死亡之海”,走出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我站在日干乔边,凝望这茫茫无际的大沼泽,思绪绵长……</p><p class="ql-block"> 走出日干乔沼泽,我一路北上,来到“若诗若画的若尔盖”,神清气爽。你看那草原上的青草、黄花,你看那草场上的牛马、毡房。你看那蜿蜒的白河婀娜多姿,你看那笔直的天路似彩带飞扬!</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若诗若画若尔盖”,我若痴若狂!</p><p class="ql-block"> 夜宿若尔盖县,行程660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