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初识纳米比亚</p><p class="ql-block">《3》巡游野性课堂—埃托沙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完辛巴族部落后,我们入住一家非洲特色山庄酒店,酒店坐落于广袤保护区核心地带—埃托沙国家公园边缘。建筑围绕天然茅草与木材展开,粗粝石材与光滑玻璃形成原始与现代的对话。我们的房间离主路较远,粗粝的石块与不时凸起的部分将我的行李箱磕碰出块块伤痕。我和二姐住一个房间,二姐一进房门就爱上了这间“野奢酒店”</p> <p class="ql-block">房间外景</p> <p class="ql-block">午餐依然是西餐。餐后我们坐着大巴车驶进埃托沙国家公园这片占地面积约22,270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的国度。</p><p class="ql-block">公园名称源自当地语言“白色干水之地”,核心区域包含一个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的巨型盐沼。将干旱与丰饶的矛盾美学演绎到极致。旱季时盐沼干涸呈现白色盐壳地貌,雨季则变为浅湖成为动物饮水的聚集地,而且吸引大量水禽在此栖息。盐沼在日出日落时呈现粉红色调,与沙丘、动物形成唯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金合欢树上的社会织巢鸟</p> <p class="ql-block">爱好交际的织巢鸟叫社会织巢鸟,大约300对织巢鸟用干草和树枝共同搭建一个巢,而且有不同的隔间。鸟巢高度可达3米,直径可达4.5米。</p><p class="ql-block">成对的织巢鸟会用草独自筑巢,这些巢会从树枝上倒挂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栖息着110余种哺乳动物(如犀牛、狮子、猎豹、大象、长颈鹿)和300多种鸟类。盐沼、草原、灌木丛等多重地貌为不同动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形成独特的生态链。</p><p class="ql-block">此时的纳米比亚正值旱季(5—10月)园区通过太阳能抽水泵维持旱季水源,保障动物生存。我们的大巴车穿梭在各个水塘之间寻找动物。</p><p class="ql-block">我最先见到的是红嘴奎鸟,当车轮碾过赭红色砂石,车辙下飞起的砂石将它们惊起,它们振翅的瞬间,仿佛拉开了狂野剧场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红嘴奎鸟</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往车外原野中眺望,不知谁先发出了一声惊喜的叫声“看!长颈鹿”</p><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骆驼刺树丛间,几只安哥拉长颈鹿正在咀嚼金合欢树叶。它们修长的脖颈在太阳光中划出金色弧线,蹄尖点地时扬起轻尘,宛如芭蕾舞者踮起脚尖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它们察觉到了偷窥的人类,有一只看起来有五、六米高的长颈鹿突然警觉抬头,五、六米的身高瞬间化作瞭望塔,睫毛投下的阴影里藏着百万年的进化智慧。这只长颈鹿拥有一双令人过目难忘的眼睛,那眼睛又大又黑,宛如两颗深邃的墨玉镶嵌在精致的眼眶之中。长长的睫毛如同小扇子一般,在阳光的映照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当它静静地站着时,那双眼睛透着一种宁静与温和,仿佛藏着对这片草原的无尽眷恋。它偶尔转动一下眼珠,灵动的目光便会迅速捕捉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透着警惕与敏锐。身上那星爆状的黑色和栗色斑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独特的光泽,与白色的肚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画卷。</p><p class="ql-block">车内的观众长枪短炮一起对准它们一顿狂拍。</p> <p class="ql-block">司机发动了车,留下观众们恋恋不舍的目光。我们继续前行,寻找其它的动物。</p><p class="ql-block">一群纳米比亚草原上的金色闪电—瞪羚映入我们的眼帘,它们黄褐色皮毛如镀金的绸缎,自背部流畅过渡至雪白的腹部,侧腹一条醒目的黑色条纹如墨线般分割光影,奔跑时后腿绷直如满弓,脖颈前探成流线,整个身躯化作一道离弦的金箭。可惜它们奔跑速度太快,根本无法拍下它们奔跑时的照片,只能抓住它们驻足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动物演员一个接着一个的开始登场。</p><p class="ql-block">一群一群的斑马,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们身上的条纹宽若手指或细如发丝,在阳光下产生流动的光影,形成视觉迷彩。非洲部落视其条纹为“天神的保护符”,寓意勇敢与自由。斑马拥有强健而优雅的体态,体长可达2-2.5米,肩高约1.3-1.5米,体重约300-450公斤。四肢修长有力,蹄部宽大坚硬,可适应草原复杂地形。奔跑时肌肉紧绷如钢桩铁柱,时速达60-80公里,宛若一道黑白交织的闪电撕裂草原。 </p> <p class="ql-block">一只孤独的角马站在枯黄的草丛中不知看向何方。</p> <p class="ql-block">一只剑羚也是也是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p> <p class="ql-block">旱季的埃托沙盐沼褪去雨季的丰沛水量,地表被白茫茫的盐碱覆盖,形成广袤的干旱荒原。洼地中残留的少数水坑成为唯一水源,呈现出“绿洲嵌于荒漠”的奇景。这些水坑成为动物生存的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的线路就是围绕着几个水坑寻找动物。</p><p class="ql-block">司机带领我们去了公园Halali营地,德语名称意为“中间休息地方”,这个营地是我们在公园唯一可以下车的地方。营地里有可以住宿的酒店,营地旁设有人工水坑,配备夜间照明系统,是观赏野生动物的黄金地点。很多欧洲游客都选择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Halali营地</p> <p class="ql-block">Halali营地发现的蜥蜴</p> <p class="ql-block">Halali营地的不知名野鸡</p> <p class="ql-block">营地里有一个名叫“大象澡堂”的水坑。在这里我们看到三只悠然自得的大象,二只雄性,一只雌性,大家猜测它们是一家三口。</p> <p class="ql-block">营地出来后我们继续前行,坐在左侧位置上的我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狮子站立在合欢树下,我情不自禁的大喊,“狮子!”司机加快速度驶向狮子。当车开到离狮子大约三百米远的时候,那只狮子突然趴了下去,周围的荒草遮住了它整个身体,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脑袋影影绰绰。它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p><p class="ql-block">坐在车子右侧的团友全部暡到左侧,整车的人都架起长枪短炮瞄准了狮子。狮子一直趴在草丛一动不动。正当大家失去耐心的时候,它突然抬高了它的脑袋,“动了,动了”大家又兴奋起来,长枪短炮又一次瞄准了它。几秒钟的时间它又趴了回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几次,时间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继续与它耗下去了,沮丧的离开了那只戏弄人类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园区规定下午六点闭园。我们必须要在六点以前出园,往回走的路上,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大地上,一片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旁一个长颈鹿群出现了,哇,真多啊!一、二、三、四、五、六、七……我能看到数到的就有十六七只,还有那些隐没在树丛中的,这群长颈鹿最少也有二十只以上。</p><p class="ql-block">这群长颈鹿的姿态优雅至极,它们那高大而修长的身躯,那高高地扬的长长的脖子仿佛是一条蜿蜒的丝带,优雅地伸展着既像是草原上的一座座优雅的雕塑又像是为欢送我们而翩翩起舞的舞者。</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夕阳将胭脂色的颜料在苍穹肆意泼洒——先是给层云镶上熔金的滚边,又染出半灰半绛的绸缎,最终化作葡萄紫与勃艮第红交织的酒浆,泼醉了整片西天。</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晚餐又给我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半自助晚餐中有从来不曾品尝过的大羚羊肉、小羚羊肉肠烤角马肉串等非洲特有的特产,还有酒店员工载歌载舞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酒足饭饱后离开餐厅,在漫天的繁星陪伴下回到房间。</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我们明天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