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2日上午九点,泸溪县教师培训团队迎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在培训活动中,长沙教育学院的丁丽老师带来了一场题为《靶向解决问题的课例研修案例剖析与实践策略》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旨在提升泸溪县教师的专业素养,助力他们更好地开展课例研修工作,为县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丁丽老师在讲座伊始,便强调了课例研修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她指出,课例研修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具体课例的深入研究,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你怎么理解“课例研修”?它研修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研修目标就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杨兰学员的积极发言。只有很好的理解了主题,才能更有目标的学习。丁老师解释到课例研修的目标就是以课为例、研究教学、观察教学、改善教学。</p><p class="ql-block"> 丁丽老师首先提出常态化教师课例研修的突出问题?包括授课者过于表演,重形式轻研修、个人原有认知的重复等。寻根溯源就是行为主体缺乏内在动力、研修活动缺乏顶层设计、实践缺乏机制保障、教师成长缺乏表征评价。并列举了案例诊断与交流,例教师在课堂中说话过多学生参与度不多。其实就是认知决定行为。</p> <p class="ql-block"> “课例研修”的前期“研” “学”不足、目标定位不准、浅层参与势必呈现现场流于形式的“说听评议”过程,从而导致以聚焦问题的主题课例研修的针对性专业提升缺位,并无法为后续相应教学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供有利支撑,无法让教师看见在时间精力付出的过程中的“生长”。研修实效不大、研修兴趣不高、研修只能“做完”,是当下“课例研修”的一个恶性循环圈。 </p> <p class="ql-block">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丁老师提出了课例研修的实施模型及策略。首先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了解到了“一核三阶四行为”模型。课例研修准备阶段突出为什么研、研什么提出明确标准化,课例研修实施阶段要基于课堂观察,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和教师目标是否如期达成。课例研修分析阶段,反思目标是否达成和触发事件引起的思考,从而仅需再次创造。</p> <p class="ql-block"> 经过短暂的午休,教师们满怀期待地迎来了下午两点半的讲座。此次讲座由长沙市长郡双语学校的崔应忠老师带来,主题是《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如何利用这一新兴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创新赋能,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 崔应忠老师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AI助教”“AI助学”“AI助评”“AI助育”“AI助研”“AI助管”等多方面的功能。在“AI助教”方面,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帮助教师自动生成教案、课件,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时生成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答题情况,分析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然后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补充资料。</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重点介绍了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第一介绍了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有书籍阅读、论文参考、资源平台、学科app软件等八种教学资源;第二介绍了常用数字化工具与技能,包括文字的快速录入、视频的下载、转化与制作、音频的下载与处理、图片的编辑与变化、课件的制作等工具。</p> <p class="ql-block"> 参与培训的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他们对课例研修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丁丽老师的课例研修讲座,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崔应忠老师的人工智能讲座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教育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了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 此次泸溪县教师培训团队的专题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泸溪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泸溪县的教师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不懈奋斗。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泸溪县教育将借助知识的力量,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