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为何重提“板车女孩”黄凤</b></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十几年光阴流转,再次提及“板车女孩”黄凤,是因为近日在抖音上刷到了她的近况视频。视频中,黄凤已从当年那个拉着板车、带着瘫痪父亲四处求医的瘦弱女孩,成长为一名白衣天使。2017年,她考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20年,回到家乡成为蚌埠五和医院的一名护士,实现了更好地照顾父亲的愿望。2021年,黄凤步入婚姻殿堂,丈夫与她一同肩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2023年,女儿早产,体重仅1.6斤,夫妻二人向社会爱心人士求助,筹得治疗费用。如今,女儿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与社会关爱下,已成长为一位亭亭玉立、活泼可爱的小女孩。黄凤一家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坚韧、感恩与传承的温暖接力。</p> <p class="ql-block">“板车女孩”黄凤女儿现在照片:亭亭玉立,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关于“板车女孩”黄凤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黄凤的故事早已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2012年,合肥五河经济文化研究会曾组织在肥五河籍人士开展向黄凤捐助的活动,为她一家送去温暖与希望。那年6月25日,我陪同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会会长黄家海同志前往五河中医院,亲手将三万余元捐款交到黄凤手中。那一刻,她眼中的坚定与感激,至今仍清晰如昨。更早些时候,2011年10月21日,我还有幸参加了以黄凤为原型的电影《女儿》的首映式,那部影片让她的故事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2012年,我们合肥五河经济文化研究会曾发动组织五河籍在肥人员向黄凤捐助活动,2012年6月25号,我陪同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会长黄家海同志到五河中医院,将捐助到三万多元款项亲自交到黄凤手中。</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们五河经济文化研究会发起了一场温暖的行动。在合肥的五河籍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为黄凤一家筹集了三万多元善款。6月25日,我与黄家海会长一同前往五河中医院,亲手将这笔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款项交到黄凤手中。那一刻,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却依旧坚强。我们深知,这笔钱或许无法彻底改变她的命运,但至少能为她前行的路添一盏灯。</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5号在五河中医院,这是我和家海同志与黄凤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5号在五河中医院,这是家海同志和黄凤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5号在五河中医院,这是我和黄凤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黄凤故事搬上银幕,《女儿》电影感动观众</b>。</p><p class="ql-block"> 2011年10月21日,《女儿》作为第二十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影片,在合肥天鹅湖大酒店举行首映式。这部以黄凤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影片讲述了她从6岁起照顾瘫痪父亲、拉着板车千里求医的感人故事。一句“无论生还是死,我都会陪着父亲”令无数人潸然泪下。当天,合肥五河经济文化研究会的多位领导、五河县领导及在肥乡友近200人出席了首映式,共同见证这一感人时刻。影片不仅展现了黄凤的孝心,更唤起了社会对传统美德的重新审视。</p> <p class="ql-block">2011年10月21日下午,以黄凤为原型的电影《女儿》作为第二十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影片在合肥天鹅湖大酒店举行了首映式。这是我和电影导演薛超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1年10月21日下午,以黄凤为原型的电影《女儿》作为第二十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影片在合肥天鹅湖大酒店举行了首映式。这是我和我的小孙女于旻冶与电影《女儿》黄凤小时候的饰演者、五河实验小学一年级小学生王雪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板车女孩”黄凤简介</b></p><p class="ql-block">黄凤,1997年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申集镇黄李村。6岁时,父亲因意外高位截瘫,母亲改嫁,她便独自承担起照顾父亲和双目几近失明的奶奶的重担。2008年,11岁的她带着仅有的27元钱,自制带轮铁床,推着父亲踏上赴上海求医之路。2009年,她又拉着自制板车带父亲进京寻医,事迹感动社会,被称为“板车女孩”。2010年,北京武警总医院破例收治其父,成功实施手术。黄凤也由此获得“最美孝心少年”“中国好人”等荣誉。2017年考入护理专业,2020年成为护士,2021年结婚后夫妻共同照顾父亲,2023年女儿早产,幸得社会帮助渡过难关。她的故事,是一曲孝与爱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板车女孩”黄凤获得的奖项和荣誉</b></p><p class="ql-block"> 黄凤的孝心与坚韧感动了无数人,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先后荣获2010年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国家级荣誉;同时获得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2011年江淮十佳少年、安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等省级与地方荣誉。她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女儿》,并在央视多个栏目中专题播出,成为新时代孝道的典范,激励着更多人传承孝爱精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抖音里关于“板车女孩”黄凤视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