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乳山银滩,这片位于山东半岛的滨海之地,始终游走在赞誉与争议的夹缝中。有人称它是“北方最美的沙滩”,用细腻的白沙、清澈的海水编织着海滨养老的美梦;也有人斥其为“胶东海滨的鬼城”,以空置的楼房、滞后的服务解构着度假天堂的滤镜。</p><p class="ql-block"> 乳山银滩最不缺的,是大自然的偏爱。绵延20公里的沙滩沙质细软,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夏季平均气温仅25℃,是北方少有的避暑纳凉之地。清晨看太阳跃出海面,傍晚听涛声漫过脚踝,对于追求低成本海滨生活的人而言,这里的自然禀赋足够动人。但这份“亲民”背后,藏着现实的落差。银滩的发展重“量”轻“质”,大量楼盘拔地而起,配套服务设施却难以同步,对于习惯了城市便利的人来说,这里的生活难免显得“简陋”。</p><p class="ql-block"> 乳山银滩也因“低房价+慢节奏”成为许多退休老人的选择,夏季来避暑,冬季回原籍,形成独特的“候鸟式养老”群体。然而,过度依赖“养老地产”的模式,也让银滩面临产业单一的隐忧,但产业“空心化”也使得银滩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p><p class="ql-block"> 乳山银滩的故事,本质上是中国三四线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它曾因“速度”获得关注,也因“失衡”遭遇质疑。客观地看,它既有自然赋予的珍贵底色,也有发展中难以避免的缺陷。评价银滩的关键不在于“好”或“坏”,而在于“是否适合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