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近观好望角

一蕊涵岫

<p class="ql-block">远眺近观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扬帆万里寻芳华,</p><p class="ql-block"> 狂风巨浪劈陡崖!</p><p class="ql-block"> 航船难穿好望角,</p><p class="ql-block"> 从此南非是天涯!</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是非洲大陆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在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距离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敦市52公里,</p> <p class="ql-block">虽然不是非洲最南端,(最南端是距离好望角150公里外的厄加勒斯角),</p> <p class="ql-block">但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关健性坐标,始终被世人所瞩目!</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是一条细长的半岛岬角,象一把利剑直插海底,它见证了东西方航道的开辟,引领世界海上贸易迈入崭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受国王若昂二世派遣,率领三艘巨型帆船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p> <p class="ql-block">沿着非洲大陆南端探索通往印度的航道,寻找一条通往马可波罗描述的东方″黄金乐土”的海上通道。</p> <p class="ql-block">开始还是按照巳走过的航线行驶,后来经过了刚果河口和克罗斯角,向南非东部行驶到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处时,</p> <p class="ql-block">海面狂风大作,惊涛骇浪袭来,船队被风暴打散!</p> <p class="ql-block">1488年1月,幸存的迪亚士和船员们意外漂流到非洲南端海域,与这个利剑形的岬角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迪亚士意识到此时巳绕过了非洲最南端,于2月3日抵达了南非伊利沙白港附近的海岸。</p> <p class="ql-block">又于当年2月到达了南非东部植物茂盛的墨塞尔湾。船员们看到岸上有黑人在放牧,因此把这个海湾称作″牧人湾。″</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迪亚士想继续沿海岸线东行,可船员们已疲惫不堪,归心似箭,遂下令返航。</p> <p class="ql-block">在返航途中,船员们再次路过好望角。丽日蓝天下,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岬角,</p> <p class="ql-block">感到他们发现的不仅是一个突兀的海角,</p> <p class="ql-block">更是发现了一个航海之路的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感慨万千的迪亚士根据深刻体验,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并报告给了国王二世。</p> <p class="ql-block">迪亚士的发现,为后续的航海家开辟印度航线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497年11月,葡萄牙另一位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经好望角成功驶入了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再次绕过好望角的时候是当年的11月27日。</p> <p class="ql-block">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p> <p class="ql-block">又经过了千辛万苦的航行之后,</p> <p class="ql-block">达.伽马于1499年9月满载黄金,丝绸,香料等返回葡萄牙里斯本,</p> <p class="ql-block">国王二世大喜过望,</p> <p class="ql-block">他认为绕过好望角就可以到达富庶的东方,</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是充满美好希望的海角,因此改″风暴角″为"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从此成为了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p> <p class="ql-block">但好望角并没有因为名字的改变而改善其狼奔豕突的野性,经常是西风盛行,巨浪翻卷,船难频发,成为世界上最凶险的航道地段。</p> <p class="ql-block">就连″好望角之父″的迪亚士也于1500年再次经过时,遇狂风巨浪,葬身于此,因此人们也称这里是″鬼门关”!</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之所以风暴肆虐,源于其地理位置接近南纬40度。除了与大气环流特征有关外,还与当地海况及地理环境相关联。</p> <p class="ql-block">南纬40度正好是盛行的西风带,地处来自印度洋莫桑比克厄加勒斯的温暖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本格拉的寒冷洋流汇合处,</p> <p class="ql-block">暖流与寒流的对冲加速了风暴的产生,形成了西风劲吹,风暴频繁的特征。这样的气象条件只是形成好望角巨浪的外部原因。</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风急浪大的原因还与南极圈里的洋流有关。南半球是地域小,水域十分辽阔的半球,自古就有′水半球”之称。</p> <p class="ql-block">当可绕地球一圈的巨大南极洋流,浩浩荡荡地冲向好望角时,突然受到陆地侧向阻挡,便一石激起千层浪!海面波涛汹涌,巨浪滔天!浪高超过15米的天数占全年的60%。</p> <p class="ql-block">还有陆地沿岸的极地风的加入形成了岸流,暖流、寒流,岸流的三流叠加,形成了更加强劲的西风,更加猛烈的风暴,便成了人们畏惧的″咆哮西风带!″</p> <p class="ql-block">西风带上的风力极強,风力常年在11级左右,给航行造成了许多不便和困难。</p> <p class="ql-block">除了风暴灾害外,这里还常常出现"杀人浪。"</p> <p class="ql-block">这种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面则象缓缓的山坡,浪弱时达5、6米,浪高时可达15至20米,受其侵害而蒙难的海船不计其数!</p> <p class="ql-block">劲吹的西风也把海水推得由西向东奔驰旋转,海面变得波涛汹涌,飓风咆哮,对航船造成严重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此时如果再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两浪叠加,海况更加恶劣,成为最危险的航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常年西风劲吹,风暴频繁,冬季寒风凛冽,夏季西风咆哮,是航海事故的高发地!</p> <p class="ql-block">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欧洲人执意要开辟这条凶险的航道呢?</p> <p class="ql-block">因为在冷藏技术出现之前,欧洲人主要依赖香料来保鲜食品,</p> <p class="ql-block">而这些珍贵的香料却源自遥远的亚洲。</p> <p class="ql-block">通常是经过″絲绸之路″进行陆路运输。但陆路运输充满艰辛和风险,而且运量极其有限,于是激发了葡萄牙航海家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他们想用航运打通前往亚洲的航线,进行货物交流,发展贸易!</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的发现,促使许多欧洲国家把扩张的目标转向东方。</p> <p class="ql-block">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船队都先后经过这里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p> <p class="ql-block">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掠取了好望角的主权,並在开普敦开发了居民点,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过往船队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检修服务。</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在海外攫取了大量殖民地的英国人看中了好望角制海权的重要性,于是侵入南非将荷兰人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的三百多年时间里,</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航线是当时欧洲前往东方的唯一海上通道,也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航道的要冲。</p> <p class="ql-block">直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这条航线的通运量才有些减少,但载重量在25万吨以上巨轮,还是要经过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仍然是欧亚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航道,每年仍有三、四万艘巨轮通过。</p> <p class="ql-block">为方便航运,1849年,好望角在距离2000米的开普角上设置了灯塔。</p> <p class="ql-block">但因为经常有雾遮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便于1919年废弃,改成了现在的景观台。</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与开普角是南非两个重要的历史标志。主要区别在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上。</p> <p class="ql-block">相比较好望角,开普角更南更高,纬度仅差0.01度。</p> <p class="ql-block">这个灯塔不仅仅是方向的坐标,还是长度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灯塔的柱子上,清楚地铭挂着着世界十个著名城市距离灯塔长度的标牌,其中北京的距离是12933千米。</p> <p class="ql-block">曾经代表着″光明与希望,“的灯塔,如今成为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从上往下俯视,可看到开普角探入海面的尖头岩石,用参差的触角,撩拨着印度洋的蓝色海水,激起白色浪花,潋滟随波千万里,</p> <p class="ql-block">领略印度洋的澎湃,</p> <p class="ql-block">欣赏大西洋的浩瀚!</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捕捉好望角的雄姿靓影,</p> <p class="ql-block">与好望角同处一镜!</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仰望开普角的高大情怀,</p> <p class="ql-block">缅怀探险者们的历史功绩,</p> <p class="ql-block">对话过去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1939年,好望角被开辟成为了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受到了严格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是植物宝库,拥有全世界最古老的、至今仍处于原生态的灌木丛层。</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如火如荼的火炬芦荟,</p> <p class="ql-block">美岬配野花!粗犷的壮美与柔弱的俏美自然组合在一起,宛若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火炬,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照亮了游人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不知名的草花,陪伴着好望角的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低矮茂密的野生灌木丛,维系了古老物种的基因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绿植维护着开普角,把湛蓝洒进海里,</p> <p class="ql-block">无情的海风,象硕大的吹风机,把高枝也吹卷曲了,</p> <p class="ql-block">只有低矮的姿势才能维持生态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1836年6月3日,达尔文专程来这里考察,指出了这里的植物还没有经过连续选择而得到进化,并写进了《物种起源》的书中。</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不仅是植物的宝库,更是动物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到了一只驼鸟,正在海边踱着方步,</p> <p class="ql-block">另一只驼鸟在悠闲地吃草……</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有许多羚羊、斑马、大象等野生动物,如果有缘,就会见到。</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8日,我们来这里观光,木牌上写着: 好望角 一一非洲大陆最西南端。</p> <p class="ql-block">我们想和好望角零距离接触,</p> <p class="ql-block">却被它吹得东倒西歪,喘不过气来!</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抚石、听涛、</p> <p class="ql-block">看海、观潮……</p> <p class="ql-block">但绝不能踏浪!拍照者被急浪卷走下洋洲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p> <p class="ql-block">小心驶得万年船!</p> <p class="ql-block">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好望角,带给人们从未有过的狂风呼啸,身体被拉拽,脚下踉跄不稳,在大自然面前身不由己的深刻体验,</p> <p class="ql-block">  可谓 : 风卷长裙人欲飘,</p><p class="ql-block"> 排浪滔天地欲摇!</p><p class="ql-block"> 争流百轲行万里,</p><p class="ql-block"> 惊心动魄好望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关键性的坐标,曾引领世界海上贸易迈入了一个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随着大吨位散货船,液货船的日益投入,这里的通航密度也是日趋增加,</p> <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安全系数,自1980年开始,好望角引入了气象预警系统,加强了安全防御能力,重大事故率下降了78%。</p> <p class="ql-block">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好望角,更加充满魅力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摄影 朱三龙 邢秀敏 郝晓梅 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