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头天晚上朋友聚会还有人问我有没打算去哪玩,我毫不犹豫的说,暂时不想去哪了,先休息一段时间吧,谁知第二天经不住老同学的诱惑,马上报了一个叫:闽海蓝泪五日游的团(当然,说明蓝眼泪只是偶遇),到福州看蓝眼泪可是我心念多年的愿望了,尽管福建已去过两次,尽管这次仍是铩羽而归,但还是收获了一些关于福建的人文历史及地理知识。这次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在福州,以前一直以为福建的省府是厦门,原来福州才是省府(真是无知了),难怪福州有如此历史深厚的古城及文化名人,不愧是一座福地。两三天后马上乘坐高铁直奔福州(6月29日~7月3日)。 到了福州南站,接车小哥已在等候,找到酒店,放下行囊,时间尚早,参团的行程还没真的开始呢,四人商量马上打车前往行程没有的古城上下杭游览。 👆福州上下杭,又称 “双杭”,位于福州台江区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有着 “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 之称。 👆上下杭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当时这里是福州的商业中心,闽江流域各地的商品汇聚于此,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到了明清时期,上下杭成为了福州的对外商贸口岸,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帮在此设立会馆、商行,开展商业活动,此地得以鼎盛一时。 👆明太祖朱元璋为纪祀民族英雄陈文龙而修建的福州敕建万寿尚书庙。 👆陈文龙(1232 年~1277 年),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走进尚书庙,大门两旁是两尊巨大的门神,这也算是福州这边的一大特色了。 👆一幅巨大壁画描绘出当年福州的商业繁荣景象。曾有众多商帮在此经营,如宁波帮、潮汕帮等,不同商帮带来了各地的商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促进了福州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上下杭涵盖了众多行业,包括绸缎、茶叶、钱庄等。其中,茶叶贸易尤为兴盛,福州的茶叶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美酒也是一大特色。 👆张真君(又称:张圣君)祖殿是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的道教文化胜迹,至今已有 800 多年历史。明隆庆五年大规模重修后,形成了占地近 1000 平方米的规模。2009 年,该殿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圣君是福建三大信仰人物之一、闽台最大农业神,信俗文化广为传播。张圣君信俗在农村围绕着农业主题,流传到台江后,适应商圈环境,张圣君演变为 “商神”。<br> 👆上下杭保存了众多极具特色的会馆建筑,如古田会馆、永德会馆(上图)等。这些会馆建筑风格融合了福州本地与各地特色,以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装饰,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 👆永德会馆位于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上永春、德化两县旅榕商人的聚会场所和议事之地,承载着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价值。在过去,永春、德化商人在福州经商,永德会馆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合作、联络乡情的平台,促进了两地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会馆也是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让家乡的文化在异地得以延续。 👆如今的会馆除了建筑的外壳仍保留原有风格外,内部已融入了现代化内容,甚至变成商铺。 👆福州毕竟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名城,文化的传承及商业的繁荣,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漫步老街,依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底蕴。 👆星安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年(1785 年)重修,见证了上下杭数百年的兴衰变迁。在过去,上下杭是福州重要的商业中心,星安桥作为区域内重要的交通设施,连接了上下杭两岸,方便了往来的商人、居民,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河涌两岸的楼房,无论是古老的建筑还是现代新造,看上去也是如此的协调雅致。 👆富有民俗特色打扮的小年轻人。 👆别致的茶室似呼也能透出浓浓的书卷味。 👆古老的酒楼依然保有着祖辈留下的传统美食、佳肴。 👆尽管这里是旅游区,但是,在此吃一顿饭价格还是很亲民的。 👆夜幕下的古城,一派繁华安详。 👆第二天,跟团行程开启,首站是福州三坊七巷,其坐落于福州市鼓楼区,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 “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 和 “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 的美称。 👆三坊七巷的历史可追溯到晋代,晋室南渡,中原士族入闽聚居于此。唐五代时期,这里的格局初步形成。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达到鼎盛,成为福州的文化中心和达官贵人的聚居地。许多名人在此出生、生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颗长得像心形的大榕树,就在街中心,成了网红打卡点。 👆比心。 👆三坊: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衣锦坊以 “衣锦还乡” 之意得名,坊内有不少明清古建筑;文儒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文化气息浓厚;光禄坊则因宋代光禄卿程师孟在此吟诗作赋而得名,有许多园林古迹。<div>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杨桥巷是三坊七巷中最北面的巷,现已拓宽为马路;郎官巷因宋代刘涛子孙数代皆为郎官而得名;塔巷曾有一座楼阁式木塔;黄巷是因晋代黄氏家族聚居而得名;安民巷在历史上曾是农民起义军 “安民” 之所;宫巷因巷内多为历代达官显贵的住宅而得名;吉庇巷传说与宋代状元郑性之有关。</div> 👆百余年来,从这里走出的多位名人志士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重要推动作用,因而又被誉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近代中国史”。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见证了福州城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三坊七巷涵盖的地方太广,有的要走进横竖交替的巷中才能找到,要真正走完三坊七巷,一两天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主街看到部分的坊、巷。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初改称棣锦坊,宣和年间又改名禄锦坊,宋淳熙年间,进士王益祥退归故里后,改禄锦坊为衣锦坊,此后 “衣锦坊” 的坊名一直沿用。 👆郎官巷:郎官巷古称延福里,宋咸平五年,改称荣亲里,后因宋代刘涛居此,其子孙世代为郎官,于明万历年间改称郎官巷。巷内存留明、清古建筑 10 多座,包括严复故居、二梅书屋、天后宫、绥安会馆等。 👆塔巷:旧名修文巷,因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部属琅玡安远使募缘建造育王塔,并建塔院于此,后逐渐被称为塔巷。宋时知县陈肃以坊内 “中举人数不利” 为由,改 “修” 为 “兴”,将其改名为兴文巷,不久又改为文兴坊,但俗呼塔巷一直不变。巷口的牌坊上立着一座袖珍的七级佛塔,是塔巷的标志性象征,也是为了纪念曾经的育王塔。 👆黄巷:西晋永嘉年间,“永嘉之乱,八姓入闽”,中原的衣冠士族黄姓一支避乱到福建,落脚在此,成里巷后,就称黄巷。宋时黄巷改名新美坊,又称新美里,明万历以后恢复称黄巷。 👆在黄巷内的黄家大院居住过的有:唐代诗人黄璞、明代户部尚书林绅、清代举人郭阶三,及至近代的家族后人。 👆安民巷:北宋初名锡类坊,宋中叶改为元台育德坊,元代改贞节坊,明万历间复改名安民巷。民间传说,唐末黄巢率军入闽,兵至巷口,出榜安民,故名安民巷。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历史名人众多,这里还曾是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组织各类抗战团体,建立抗日武装力量,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开展。 👆宫巷:旧名仙居,宋代改名为聚英坊,元代改名为英达坊,明初又恢复原名为聚英坊,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因巷内曾建有紫极宫而得名 “宫巷”。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因位于闽山之北而得名。初名儒林坊,后因宋代 “海滨四先生” 之一、国子祭酒郑穆居于此,改名文儒坊。文儒坊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福州城的历史演变,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历代文儒辈出,是文儒坊的一大特色。宋代国子祭酒郑穆,明代抗倭名将、兵部尚书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世进士” 之家陈承裘及其长子 —— 清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近代诗人陈衍等都曾在此居住。 👆丰井营巷:原称甘液坊、甘液境,因宋代《三山志》中记载 “甘液坊,地名方井,即苏公井也”,而福州方言中 “方”“丰” 音近,故后来转音为 “丰井营”,又因巷内有古井名 “方井”,也被称为 “井巷”。 👆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先生的故居,1911 年林觉民牺牲后,林家为避清政府迫害,将宅子卖给了冰心(谢婉莹)的祖父谢銮恩。当时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辞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之职,举家南归,11 岁的冰心随家人住进此宅,并在此度过了童年时光。 👆在这些坊、巷中,房子的建造大多都是遵循着白墙灰瓦、马鞍式的翘角闵系建筑风格。 👆什么叫见钱眼开,哈哈,就是这样了。 👆结束了三坊七巷的简单游览,下个景点是海坛古城。 👆海坛古城是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也是一座影城,国家 4A 级景区,占地面积 1047 亩,建筑面积约 120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86 亿元。建筑风格以明清建筑为载体,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颗印、六合同春等传统建筑形态,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所在。 👆古城的标志性明清风格建筑——望海楼,位于古城正中心,麒麟广场北角。 👆人文楼。 👆古城内不失亭台楼阁、小桥水榭,环境优美,清净悠闲。 👆古城内的蜡像馆,门口站岗的是一尊打瞌睡的保安,难怪偌大的古城人迹稀少,生意冷淡,看来是受疫情的影响,这座投资巨大的古城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还需继续守望。 👆闽越水镇又名八闽古城,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竹岐乡,景区建设还原福州百年水乡风貌。<br> 👆从大门往里望去,闽越风情跃然入目。 👆整体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以闽越文化为主题,融合了福州地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如青瓦白墙、马鞍式飞檐翘角等,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镇内规划十多个文化主题板块以及总督府、闽商会馆、海丝文化馆等近 20 个体验馆,还有各种特色表演,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闽越文化和福州的历史变迁。 👆福州古有 “书院之城” 的美誉,福致书院巧妙地暗含了闽越水镇致力于打造福州现代版的致用书院,延续 “学以致用、通经致用” 的理念。 👆院内满是名人的经典名言名句,营造出宁静、典雅的文化氛围。 👆鸟语花香的优雅环境。 👆福成镖局:作为闽越水镇的重要景点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展示镖局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代镖局的运作模式和镖师们的生活,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每天都有各种特色表演,在戏台上轮番供游客欣赏。 👆闽浙总督部院。闽浙总督部院是清朝时期闽浙总督的办公场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以上就是这次福州行中,有关古城、历史的印象,时间有限,只是匆匆一瞥了解些许。接下来下一篇是本次行程的沙滩、海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