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言猫语--专注当下事,不看烦心人!

王哲丹(老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专注当下事,不看烦心人!</b></p> <p class="ql-block">有人问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智者回答:我的建议是,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人活一世,谁都会遇上些烂人烂事。越与之纠缠,越容易陷入戾气的泥沼里,溅自己满身污泥。</p><p class="ql-block">要知道,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你的人没必要解释。</p><p class="ql-block">当有人不尊重你时,不理,不争,不怒,你就赢了。面对不尊重你的人,不要愤怒和难过,你只需无视和远离。<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所有人</span></p> <p class="ql-block">“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p><p class="ql-block">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就像是她一生的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她的不争不理,淡泊名利,才让她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始终不忘初心,笔耕不息,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正如《鬼谷子》中所言:“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他活着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年轻时,总以为成熟是年龄的递增,是时间的结果;后来才明白,一个人的成熟,在于遇人的心态,处事的姿态。面对烂人烂事,不争,不理,不怒,你就赢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1、不争,以退为进</span></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出身农家的僧人,身材虽矮小,却十分精悍,很擅长插秧。</p><p class="ql-block">到了插秧的季节,僧人在田地里一边插秧,一边后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偶然抬起头来,看到满地插好的秧苗,他惊觉,正是自己的一步步后退,才换来了秧苗的一步步前进。</p><p class="ql-block">于是,僧人有感而发:“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啊!”诚然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候,越是急于争辩,越是退步往后。遇到不对的人,遇上糟心的事,退一步,其实是换个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晚清重臣张之洞权重位高,但个子却矮,长相也丑陋,许多人因此而嘲笑他,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之洞受命接任湖广总督时,当地有一名画家为博众,就以他的形象画了一幅水彩画,取名“三矮奇闻”。</p><p class="ql-block">画上的“三矮”,指的就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下属。画一展出,官员和百姓们都忍不住过来一睹张之洞的“芳容”,新任的总督也就成了大家眼里的笑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之洞的属下实在看不下去,就建议他将画家抓进牢狱,严刑拷打。可张之洞却没有争这一时的脸面,反而自掏腰包,把画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此举倒是让画家自惭形秽,让众人心诚口服,此后再也没有诋毁之作传出。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山,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是云,走在山腰的人看到的是树,还在山脚的人看到的是草。</p><p class="ql-block">层次尚且不同,争辩又有何用。清者自清,闲人碎语无需理会,恶人恶言无需反击。别人的贬低嘲笑也好,侮辱诽谤也罢,你拒绝了,就不是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是往心里放,与人争吵不休,就是遂了对方的意,给自己找不痛快。你的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反倒会让对方坐立不安、惊慌失措。</p><p class="ql-block">不与人争,退步求和,看似吃了哑巴亏,实则是处世的高明处。</p><p class="ql-block">争一争,烦恼上身;</p><p class="ql-block">让一让,心情舒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2、不理,沉默是金</span></p><p class="ql-block">黄庭坚说:“万言万当,不如一默。”</p><p class="ql-block">年轻时,面对他人的误解,总恨不得花上三天两夜澄清自己。</p><p class="ql-block">可经历越多越明白,你的解释,他人并不在意,胜负在你开口的瞬间便已分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他人的评价,外界的认可,与我们本身并不相关。万事问心无愧即是自在,莫理他人纠缠便是心安。</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当政时,先后曾任用过13位宰相,他们大多不得善终,而公孙弘是其中鲜少能够安享晚年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孙弘出身低微,做了宰相后也十分节俭,这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可朝中的同僚汲黯却看不惯公孙弘的做法,称他固守清贫,只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p><p class="ql-block">公孙弘听后不为所动,并没理会。汉武帝疑惑他怎么不开口解释,他一脸泰然地回答:“汲黯说的便是事实,臣不多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却对公孙弘另眼相看,此后愈发信任于他。一次,公孙弘和众大臣请奏上书,呈上之前公孙弘临时改了想法,陈述时与其他官员不同。</p><p class="ql-block">汲黯当即怒骂公孙弘狡诈,不忠不义。可面对众人的指责,公孙弘却始终沉默不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汉武帝问他:“事实证明,你的奏议才是正确的,其他人诘难你的时候,你怎么不澄清呢?”</p><p class="ql-block">公孙弘只说:“了解臣的自然知道我的忠心,不了解臣的认为臣不忠也是常情。”汉武帝听后深表赞同,对他也就更加重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一法师曾说:“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p><p class="ql-block">不理,不是心生胆怯,不是无能怕事,而是明了自己内心之后的坦荡和磊落。世间万事,不是声音越大就越是有理,有时候沉默反而是最好的回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理之人无须理会,存心之举不必在意。不必为了不值得的人事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人生还有大把的美好等着自己体验追求。</p><p class="ql-block">把时间留给自己,把对错留给时间,不在乎就是反击一个人最好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3、不怒,放过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古语有言:“急则有失,怒则无智。”</p><p class="ql-block">面对他人的不尊重时,生气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可若因自己的情绪而丧失理智,就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让局面加被僵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怒”字拆开是“奴心”,盛怒之下,心就会被奴役。不怒,是对他人的最好回应,更是对自己的放过。</p><p class="ql-block">杨绛和钱钟书初到牛津留学时,租住在离学校不远的房东老金家。两人为了专心学业,就付了额外的费用给老金,提供一日三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开始时一切如常,可没过多久,老金见这对夫妇性格温和好对付,就偷工减料,克扣伙食,服务越来越敷衍。</p><p class="ql-block">杨绛胃口小,吃得不多,就总是分出自己一半的分量给钱钟书。可钱钟书总是填不饱肚子,来了没多久就消瘦了大半,让杨绛心疼不已。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动怒,大动干戈地去找老金讨个说法,只是直接搬了出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过多久,夫妇俩就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间满意的房子,自食其力,改善伙食。</p><p class="ql-block">杨绛每日做合口的中餐,钱钟书也终于能够饱腹。吃饱喝足后的夫妇俩常常坐下来读书写字,生活上自由惬意,学问上更有所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姆说:“一个人如果因别人的愚蠢而生气的话,那么他一辈子就会生活在永久的持续愤怒中。”</p><p class="ql-block">人生路那么长,半路总会遇到泥坑,当你愤怒向坑里踩时,泥也会溅上满身。你终会明白,他人的恶行自有因果循环,自己的心情才应放在第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样活着,遇到障碍就绕开,绕不开就默默积蓄,一击漫过就好。</p><p class="ql-block">愤怒,是伤害自己的愚蠢行为,为他人的错误买单,永远不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下半场,当你讨厌一个人,理不清一件事的时候,请不要生气,记得放过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有人觉得世界复杂,有人觉得世界简单,觉得复杂的,活在别人的世界,觉得简单的,活在自己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人活一世,要紧的不是看重了多少事,而是看轻了多少事。有人不尊重你,用不着翻脸,不争不理不怒,敬而远之是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接纳所有,平淡自守时,再多的眼光也影响不了你,再大的苦难也压垮不下你。</p><p class="ql-block">此后余生,专注当下事,不看烦心人,得一个坦荡的远方,过一世自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猫哥寄语》</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专注当下事,不看烦心人!</span></p><p class="ql-block">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难免会遭遇他人的不尊重。或许是工作中同事的冷嘲热讽,或许是社交场合中陌生人的无礼言行,又或许是亲密关系里伴侣的轻视态度。</p><p class="ql-block">这些不尊重的瞬间,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刺,刺痛我们的心灵,扰乱我们的生活节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当面对这种情况时,有一种神奇的应对之策 —— 默念这 6 个字,你便能在这场心理博弈中赢得胜利,掌控自己的情绪与生活。</p><p class="ql-block">这 6 个字便是 “不生气,要争气”。简单的六个字,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生气”,</span>是面对不尊重时的首要心态。生气,是人类情绪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他人不尊重我们时,怒火往往会在瞬间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但这种愤怒情绪,除了让我们自己陷入激动、焦虑的状态,破坏自身的身心健康,并无助于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在工作会议上,同事无端指责你的方案毫无创意,此时若你立刻被愤怒冲昏头脑,与对方大声争吵,不仅会让会议陷入混乱,影响工作进度,还会给其他同事留下你情绪不稳定、缺乏涵养的负面印象。</p><p class="ql-block">相反,倘若你能在心中默念 “不生气”,强行按下情绪的暂停键,让自己冷静下来,便能以更理智的态度去分析对方的话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对方的指责并非毫无道理,只是表达方式不当;又或许对方是出于嫉妒等心理故意找茬。</p><p class="ql-block">当你冷静下来,便能更清晰地判断形势,做出恰当的回应,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生气” 并非意味着懦弱与退缩,而是一种强者的姿态。它展现了我们对自身情绪的强大掌控力,彰显出内心的成熟与稳重。</p><p class="ql-block">一个能够在遭受不尊重时克制愤怒的人,在他人眼中,是有涵养、有格局的。这种良好的形象,会为我们在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中赢得更多的机会与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 “要争气”,则是在 “不生气” 基础上的积极进取。当我们遭受他人不尊重时,这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更加努力,通过自身的实力来赢得真正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 “要争气” 的真谛。韩信年少时,曾遭受胯下之辱。众人皆以为他胆小怯懦,对他百般嘲讽。但韩信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陷入愤怒与自怨自艾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选择了 “要争气”,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乱世中崛起,辅佐刘邦成就霸业,成为一代名将。他用自己的成功,让那些曾经不尊重他的人刮目相看,也让自己的名字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一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因学历不高,在公司里常被一些名校毕业的同事轻视,分配给他的工作也多是琐碎杂事。但他没有因同事的不尊重而生气抱怨,而是暗自下定决心 “要争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虚心向公司里的前辈请教。</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成功完成了几个重要项目,为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职位也不断晋升。曾经那些轻视他的同事,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要争气”,</span>意味着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p><p class="ql-block">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人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通过努力取得成就时,那些曾经不尊重我们的声音自然会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他人的尊重与钦佩。</p><p class="ql-block">当有人不尊重你时,默念 “不生气,要争气” 这 6 个字,能让我们在情绪的漩涡中保持清醒,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我们应对生活挑战的有力武器,帮助我们将他人的不尊重转化为成长的动力。</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里,让我们学会运用这 6 个字的智慧,赢得他人的尊重,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幸福,书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