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

听风看雨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不仅是一次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仿佛看见了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坚定的目光,也看见了革命胜利的曙光从那一刻开始照亮中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民族团结”那红色背景上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庄重的站立正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在诉说着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故事。仿佛看见了那些共同奋斗、共同牺牲的岁月,也更加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句话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陈列馆位于中国贵州省遵义市,是为了纪念193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而建立的。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纠正了之前的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为长征的胜利和后续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陈列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说明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示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主要成果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参观陈列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壮大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胜利会师的珍贵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几个金色大字在墙面上显得格外庄重,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大字,但每位参观者都在这里驻足观望,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那是一次决定命运的会议,一次扭转乾坤的转折。</p> <p class="ql-block">“粉碎‘围剿’”的历史地图,标注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形势的线条,不仅记录了红军的英勇斗争,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仿佛看见了红军战士们在草地上跋涉的身影,听见了他们坚定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那群穿着军装的人,站得笔直,眼神坚定。凝视着他们的面孔,仿佛看见了那个年代的热血与信仰。他们也许就是红军的普通一员,也许就是那些在苏维埃大会上高举旗帜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是红军长征以来最重要的时刻。我读着墙上关于会议的文字,脑海中浮现出湘江战役后的惨烈场景。正是因为“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红军才陷入困境,而遵义会议正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我仿佛看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展览区里,墙上挂满了历史人物的照片和介绍,那些人物的生平、那些地图上的标注,都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站在地图前,看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心中充满了敬意。</p> <p class="ql-block">  “血战湘江”的标志牌下,我看着那张“突破封锁线”的地图,心中震撼不已。中央红军如何从四道封锁线中突围,向湘西转移,这段历史让我深深体会到红军的坚韧与英勇。旁边的黑白照片中,一位军人的肖像让我久久凝视,他也许就是那段历史中的英雄之一。</p> <p class="ql-block">“黎平会议”的标题下,让我们了解了会议的背景和意义,仿佛听见了那些关于未来的讨论,也更加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一步步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指挥红军突破乌江的红军指挥员”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我看着下方七位穿着军装的人物照片,心中充满敬意。他们是谁?他们也许就是那些在乌江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右侧的“突破乌江英模名录”上,一个个名字和事迹让我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召开”的竖幅文字旁,我看着那张文件的图片,心中涌起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下方的黑白画中,人物众多,背景是桥梁和山丘,会议召开时的场景,更加明白了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