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吕安妮 202507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至6月17日,我俩随沃途旅行社踏上欧陆纵贯线16国28天的旅游。游程从希腊雅典开始——爱沙尼亚塔林结束。团费48800元。大致分四段行程:希腊、巴尔干地区、中欧部分国、波罗的海三国。</p><p class="ql-block"> 16国分别是希腊、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中间还去了科索沃。 下图是此次的欧陆纵贯线路图。</p><p class="ql-block"> 这条线涵盖的内容太多了,会看到多种民族、宗教、建筑风格、历史古迹、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若干国家的母亲河,而且,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有十多处。一趟旅游下来,真让我感到: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p> 比较突出的是这些国家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浩劫:我捋了捋:<br>公元前499——前449年,希(腊)波(斯)战争。<div>公元前336——前323年,亚历大山帝国的战争。</div><div>公元前27——公元1453年,罗马帝国的战争。</div><div>395——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战争。</div><div>962——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div><div>1235——1242年,蒙古帝国的第二次西征。</div><div>1299——1923年,奥斯曼帝国的战争。</div><div>1721——1917年,沙俄帝国战争。</div><div>1804——1814年,法兰西帝国战争。</div><div>1867——1918年,奥匈帝国战争。</div><div>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div><div>还有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等,也影响了这次行程中的一些国家。</div><div> 饱受战争的灾难,各国竖起了各种纪念碑以铭记历史,同时也留下不少帝国时期的遗迹、教堂甚至文化,这也是此次游览的特色之一。<br></div> 5月22日,我们一下飞机就开始了雅典游览。雅典我过去来过,这次算是重游。我们先是参观了建于公元前330年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体育场。<br> 之后去了卫城。这是张当地导游用的老图。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580年。重点要看以下几个建筑。<br> <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因为原来它里面供奉雅典娜女神的铜像(见下图)。雅典就是取自这位女神的名字,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可惜现在铜像已被毁,仅留一座石柱林立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尊铜像原作12米高,由黄金、象牙镶嵌。在拜占庭时期被运往君士坦丁堡,十字军东征中被毁。复制品在雅典民族博物馆内。</p> 伊瑞克提翁神庙以6个少女像柱闻名,是古希腊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传说,这里是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争夺雅典守护神资格的地方。<br> 卫城山门,是多利亚式门面,其建筑风格彰显了雅典卫城的庄严与神圣。<br> 山门旁边的无翼胜利女神庙,建筑精美,里面原来供奉着一尊无翼胜利女神像,无翼是不希望胜利女神离开此地。<br> 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狄奥尼索斯剧场,最初用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并举办戏剧表演。后来许多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会选择在此首演。<br> 登临山上,可以饱览雅典市内,也可以看到这座宙斯神殿的遗址。它始建于公元前470年,在罗马帝国入侵时遭破坏。一部分石柱被运到罗马。 我们也去了雅典三大新古典建筑,是1834年奥托一世决定迁都雅典时兴建的标志性建筑。图为三大新古典建筑之一的雅典科学院。建于1859-1887年。两边竖立的是雅典娜和阿波罗的雕像,底下的雕像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br> 图为三大新古典建筑之一的雅典大学。 图为雅典三大新古典建筑之一的希腊国家图书馆。<br> <p class="ql-block"> 观看国会大厦的士兵换岗。</p> 下午,我们前往雅典老城区,图为一个清真寺。旁边就是旅游纪念品商店和咖啡店聚集的地方。当地的许导只给我们半小时自由活动。深感时间不够。<br> 第一天晚上,我们住在雅典以南的格利法达,许导告诉我们,这是雅典富人区,靠近爱琴海海边。我们如果有精神可以去海边看看。<br> 今晚太累了,从21日到现在22日晚,一直在机场或路上奔波,所以晚上赶紧休息了。23日早上,趁早餐时间未到,我俩出来到海边闲逛。<br> 从图中的小道进去就是我们住的旅馆。<br> 海边太美了,空气清新舒适,走过正在垂钓的老人,看着近处的游艇和远处的大游轮,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焦石的声音,醉在其中,真想在这儿多发发呆。<br> <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来希腊时,去了米克诺斯岛和圣托里尼岛,在雅典也没来爱琴海边转转,这回补上了。我们今天去德尔菲,明天会到爱琴海的另一个岸边——塞萨洛尼基港口游览。</p> 拍了几张小景放在一起,组成个爱琴海海边和市景见闻。这第一张可是手机拍的啊。 <p class="ql-block"> 23日,我们游览的重点是希腊德尔斐。德尔菲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供奉阿波罗的地方。在《荷马》诗歌中,阿波罗在此创建教派。因他还能预知未来,来此求拜者络绎不绝,由此这还成为商贸中心,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中心。图为当地导游手中的老图。</p> <p class="ql-block"> 德尔菲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阿波罗神庙是重要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 阿波罗神庙入口有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生存与毁灭就在一瞬间。第三条箴言则再次重申了《僭主俄狄浦斯》中“第四合唱歌”中的警示:凡人的子孙啊,我把你们的生命当作一场空!不要说凡人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的导游说,第三句是:不要妄言承诺,否则祸必来。</p><p class="ql-block"> 图为阿波罗神庙遗址博物馆里的文物。</p> 德尔菲博物馆的镇馆三宝为德尔菲的驭者铜像、斯芬克斯兽身人面雕像和“世界之脐”石刻,集中展现了古希腊文明的雕刻艺术精髓与精神象征意义。<br> 斯芬克斯兽身人面雕像创作于公元前560年,原立于11米高的爱奥尼亚石柱顶端。材质为潘泰列克大理石,高2.22米,融合埃及斯芬克斯形象与希腊艺术风格。<br> 兽身象征力量,人面代表智慧,体现古希腊人「美与力量统一」的美学追求。雕像面部表情神秘深邃,鬃毛雕刻层次分明,展示了古风时期雕塑技艺的巅峰。<br> 德尔菲的驭者铜像,创作于公元前478年左右,是古希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雕像之一。<br> 它发现于阿波罗神庙遗址,推测原为四马战车组雕的一部分,用以纪念皮提亚竞技会的胜利者。它高约1.8米,细节刻画极其精细:睫毛纹理清晰可见、衣袍褶皱自然流畅,人物神态庄重肃穆,展现了古典时期对人体比例和动态平衡的完美掌控。 据说当年宙斯为了确定地球的中心在哪里,从地球的两极放出两只神鹰相对而飞。两只鹰在德尔菲相会,宙斯断定这里是地球的中心,于是将一块圆形石头放在德尔菲,作为标志。<br> 此图是当年放石头的地点。<br> 此图是博物馆里展出的原石。原石上的花纹很精美,足见当时的雕刻艺术。<br>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拍的阿波罗神庙遗址。</p><p class="ql-block"> 阿波罗神庙是德尔菲的核心建筑,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供奉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殿,也是神谕的发源地。曾因火灾、地震多次重修,如今只剩几根断裂的柱子和一些地基,但仍能让人感受到神圣和宏伟。</p> 此图是遗址旁边的老图。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博物馆里展示的雅典女神庙,左边是原图,右边是当地导游展示的现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拍的现在的德尔菲古剧场遗址。</p><p class="ql-block"> 建于公元前4世纪,曾是德尔菲艺术与文化的中心,如今夏季仍会在此举办古代戏剧和文化活动。</p> 此图是古剧场遗址旁边摆放的老照片。 图为德尔菲的雅典藏宝库。这是一座国立金库,建于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之后。雅典人以战胜波斯帝国的战利品为资金,选用帕罗斯岛的大理石建造,敬献给太阳神阿波罗,以纪念希(腊)波(斯)战争期间的马拉松战役的胜利。<br> 朝圣者必经此地,使其成为雅典城邦实力与荣耀的象征。<br> 这也是我们路过的地方,导游说,这是过去做贸易时的商摊场所。<br> 24日,我们来到位于希腊卡兰巴卡的梅黛奥拉修道院,它被称为世界奇景之一“天空之城”,被评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它建在高高的岩石上,要不是现在修路了,我们不可能上去参观。 导游告诉我们,11世纪这里就出现了隐修士,因为修士觉得高高的山上离上帝更近。此图是修道院里的图片,说明了他们的意图。14世纪中期,阿塔那西奥修士在这里兴建了新的修道院。15世纪,为躲避土耳其杀戮,僧侣们先后在这里修建了26座修道院。二战时期,因游击队在这里,德国鬼子把这里炸毁了。现在修复了6座修道院。<br> 以下两张图是当地导游给我们展示的老图片。<br> 当时生活很艰苦,东西要吊到山上去,甚至人也要吊上去。当时都用油灯,吃穿很艰苦,但修行者誓守贫穷与奉献的准则。<br> 以下两图也是导游为我们展示的老照片,讲这里的人死后,要用天平秤称称(见第一张图),如生前好事做得多,就上天堂,否则入地狱。第二张图是这里的修士们死后,都会将头骨存在架子上。有些恐怖。 游客进修道院有个规矩,妇女要穿他们的围裙方可进入,我挑了一件围上,以示尊重。我们去了2个修道院,一个是女修道院,一个是最大的修道院。 我们先来到这座圣斯蒂法努女修道院,里面有陈列室和优雅的小教堂。据说,修士们每天需祈祷七次,膳食仅一杯清水和一小碟葡萄干。<br> 据介绍,小教堂里的画都是修女们自己画的,有的还是16世纪画的,真令人不敢相信,太精美了。<br> 壁画主要以东正教圣经的故事为主题,里面还有许多宗教文物及手抄本。 我们去的第二个修道院是这里最大的修道院,叫大梅黛奥拉,也叫迈泰奥拉。从远处眺望,它就象天空之城,它建于14世纪,是希腊东正教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据说,鼎盛时有上千名修士在此修行。<br> 修道院内精美的壁画。<br> 大修道院里的教堂这么精美,真想象不到,岩石顶上还能盖出这么漂亮的教堂。<br> 图为陈列室内展出的主教的穿戴。 图为大修道院的大厨房。据说当年有上千修士住在这里。 大修道院中还有不少精美的小景观令我欣赏。图为路边的小佛龕。<br> 这是精美的水笼头。 墙壁上的小雕像。 这个小门装饰得也很精致。 在大修道院的露台上,能看到卡兰巴卡小镇,红色的屋顶洒落在绿色的树林中。<br> <u></u>我们下山时,来到一个观景平台,这里可以看到多个修道院。看,这张照片在我背后可以看到四座。这地方真是叫人难以忘怀,修士们的艰难与毅力令人震惊。<br> 这天下午4点多,我们离开卡兰巴卡,前往希腊塞萨洛尼基港口。这里是爱琴海东部海岸线。这个商港贸易繁荣,引帝国统治者们垂涎。先后被马其顿、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保加利亚、纳粹德国占领。 海滨广场上这座白塔是城市的标志。它始建于15世纪,最早是拜占庭时期的城堡,后来奥斯曼时期把它建成重要的军事设施,还曾被土耳其人用作监狱,也是苏丹禁卫军发动叛乱之后的被屠杀之地。侵略者被赶走后,塔上终于升起了希腊旗,从此白塔成了自由的象征,又被称为自由塔。现在是一座博物馆,内藏拜占庭时代的世俗和宗教工艺品。我们没有进去参观,但两天都来到这里游览。<br> 图为海滨广场上亚历山大大帝骑马的雕像。他是古代马其顿国王,击败过波斯。<br> <p class="ql-block"> 图为港口边亚里士多德广场上的亚里士多德的雕像,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师柏拉图,后又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文化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图为港口街道里面为1940年战争中战斗的妇女制作的雕像。<br> 图为港口街巷里为抗击侵略者制作的勇士雕像。<br> 港口岸边小景:海边的咖啡馆。 海边游览项目:海盗船。 海边游览项目:爱琴海游船。 岸边雨伞工艺群像。 24日晚上,我们住在塞萨洛尼基城里。25日清晨,我俩又利用早餐之前的时间到周边闲逛。<div> 塞萨洛尼基是希腊第二大城市,建于公元前315年,是马其顿国王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保留了十多处拜占庭、奥斯曼和罗马等时期的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墙也是其中之一。</div> 图为我们在街边十字路口看到了康斯坦丁骑马的雕像。<br> 康斯坦丁是希腊国王,他曾参加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歼灭过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奥斯曼宣布投降后,希腊得到了塞萨洛尼基等土地。 图为圣德米特利奥斯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br> 今天是个星期天,是做礼拜的日子,恰逢今天我们计划参观又多是教堂,所以每到一个教堂,就遇到教堂里有主教在讲演,图为圣德米特利奥斯教堂里的场景。<br> <p class="ql-block"> 图为伽列利乌斯拱门,是为庆祝皇帝297年对波斯的战斗取得胜利而建的。</p> 上面雕刻着士兵战斗的场景,浮雕精美漂亮。 这是拱门后面的伽列利乌斯圆形大厅。是罗马帝国时期建造的,曾用作陵墓、教堂、清真寺等,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构成部分。<br> 我们来得太早,这里没有开门。<br> 这是拱门旁边街道中的小教堂,门面很小,但在居民区里,所以里面教徒颇多,主教也是正在讲课。 我们还去了这个教堂,但我已经记不得这个教堂的名字了。<br> 教堂里面也是金壁辉煌,也是主教在讲演。 <p class="ql-block"> 进教堂听声音,感觉气氛。我常想,西方的教堂为什么会修得这么辉煌?后来得知,教会有富人捐款,有经济来源。教堂要显示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财富。它的建筑技术和价值供后人研究欣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拜占庭时期加莱利乌斯的皇宫遗址,它位于一群现代建筑之中。</p> <p class="ql-block">图为加莱利乌斯的皇宫遗址全景。</p> 这是遗址里的马赛克地板砖的残片,马赛克艺术是早期建筑艺术的伟大的杰作。<br> 我们还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今天这里有重要活动,有部队和军乐队。它始建于拜占庭时期,是查士丁尼一世皇帝下令建造的,直到17世纪都是这座城市的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中起着重要作用,所有的帝王都在那里加冕。当时是东正教教堂,曾有尖塔,但在奥斯曼统治时期,改为圆顶,它是这里第一座圆屋顶的教堂。<br>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攻占该城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对这座建筑大加赞赏。他第一个骑马到达圣索菲亚大教堂前,并且宣布它将变成一座清真寺。<br> 后来圣索菲亚教堂又经历了清真寺再回到基督教堂的变迁,它反映了塞萨洛尼基宗教信仰的演变。 <p class="ql-block">穹顶马赛克、壁画、雕塑为拜占庭艺术发展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宗教艺术史意义重大。</p> 教堂里有银棺,它的圣经被放在门口一个铺着红绒布的箱子里,十分庄重考究。<br> <p class="ql-block"> 图为在圣索菲亚教堂门口看到的军乐队。好像高级军官与宗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p> 城里还有许多雕像,这是希腊革命家帕夫洛斯·梅尔克斯的雕像,他在希腊争取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r> 这是扬尼斯·帕拉马斯的纪念碑。他是希腊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在希腊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br> 我们的希腊游至此告一段落,接着我们离开希腊,奔向巴尔干地区,希腊地区的许导换成了马导,他是我们这个团的领队,又是下面整个行程的导游,他是金牌导游,一路上为我们讲述了许多知识,我们深感荣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