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手榴余香</p><p class="ql-block">音乐:贝加尔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父“梦”子继两代哲学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书:《哲学摆渡人》(二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1 梦想的延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人的一生,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是老费尔巴哈从法学一一哲学一一再到法学的艰辛,让小费尔巴哈有了从哲学到哲学,再到哲学始终如一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费尔巴哈有着“第一个看透神的人”的成就,隐藏着老费尔巴哈对哲学的追求,或许父“梦”子继,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2 反抗家庭“强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费尔巴哈名字的长度来看,我就庆幸我生在中国,而不是德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75年费尔巴哈诞生在德国耶拿的一个小镇上,他的全名为:保罗·约翰·要塞尔姆·冯·费尔巴哈,在德文中这个名字的寓意就是“冰与火”。费尔巴哈的父亲老费尔巴当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太年轻了,那时他只有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费尔巴哈的父亲是一名律师,祖父是一位法学家,母亲来自一个法学家庭,外祖父是一位侯爵,曾外祖父是法史学家布鲁奎。因为出生于法学世家,父亲就想将费尔巴哈培养为接班人。一个原因是家庭掌握了很好的行业资源,另一个原因是在当时做律师收入很高,可以生活的很滋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孩子都尝试过反抗这种家庭强权,费尔巴哈也不例外。不过他的反抗很快就失败了,父亲使出了杀手锏一一拒绝给他交学费。因此父子关系而走向负面,甚至在最紧张的一段时间,父亲恨铁不成钢,很想将他送进监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3 在激奋(愤)中勇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岁那年,费尔巴哈获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比他父亲当年还要有出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费尔巴哈显然不是一位好脾气的老师,他不懂得圆融,身上处处是棱角,学生对他极为喜欢,但是他与同事关系极差。两年后他离开伊朗大学,到德国北部的基尔大学任教。走的那天他差点泪流满面,因为聊拿大学的学生们组成了一个骑马队,为他远行的马车开道,场面十分壮观,他内心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想开始新生活,但到了新的学校,费尔巴哈还是看不惯周围的一切,重复的情节再次上演,。他告别了基尔大学,去了兰茨胡特大学,即慕尼黑大学前身,但他与校长针锋相对,只得从来茨胡特大学离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职业生涯如此充满了矛盾,尽管这个天才一般的人物后来在法学和哲学两个阵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当费尔巴哈面对自己的儿子时,还是真切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我的小时候,就发自内心的不喜欢法学,直至现在,我也没办法承认它是一门科学。我愿意去研究的还是历史和哲学,他们就像我的两个‘情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岁时我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从此之后可以以一个哲学教师的身份生活着,但就在这时,我遇见了你们的母亲,家庭生活让我必须肩负责任。我必须去考虑法律,它不是我的最爱,但是可以带来更好的职位和收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令我痛苦的抉择,也是不得不做出的转变。这种草率让我从心爱的哲学转向讨厌的法学。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要因此而不开心,并下决心要在新的领域做的更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的孜孜不倦,我的由于纯粹义务而生的激奋勇气,使我在两年后就已荣升到讲座席位。我的强制、紧迫和生计科学通过著文立说而丰富,必由此获得一个立足点,突然成名,成为极为幸运的出人头地。而且在同时代的人那里赢得了响亮的证明:我的人生已无所作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4 费尔巴哈的用心用情用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费尔巴哈的职业选择来看,他貌似为他的家庭付出很多,可能对他的妻子很有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事实是,费尔巴哈一生中也是一位多情种子。38岁那年,费尔巴哈就看上了别人的妻子,并爱的十分深切。那是一位商人的妻子长得很美丽,后来那位商人的妻子不幸早早去世,爱情的火焰就此熄灭。费尔巴哈夫妻两人渐渐又回归了往日的家庭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费尔巴哈这个人一辈子都在与人发生冲突,所以虽然成就很高,但是我们伴随着这样那样的不愉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论及费尔巴哈的成就,在法学领域他被称为“近代第一个真正的刑法学家”,撰写的《刑法学教科书》在哲学领域,他承袭了康德的观点,并且与法律相结合,提出罪刑法定主义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费尔巴哈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此多舛,在吃了自己父亲的亏之后,他对儿子们的教育和职业规划十分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在哲学史上,真正有影响力的,其实是他的儿子一一小费尔巴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续小费尔巴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12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