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断章

好大一棵树

<p class="ql-block">7月10日,天气闷热,老登闲聊时说他们单位来了个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趁着暑假来单位做义诊,员工家属也能体验。语气里透着一股“你去不去随便你”的冷漠,我却听得有点心动。放假也没啥事,不如去看看,反正又不花钱。</p> <p class="ql-block">到了现场,小姑娘让我坐下,先号了会儿脉,又看了看舌头,眉头一皱,说我是湿热脾虚,肝毒偏重。这话听起来挺专业,可又像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标签。说她没诊断准吧,我确实常感疲惫、胃口不佳;说她诊断准了吧,又觉得这说法太泛泛。中医这东西,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它更像是一个模糊的安慰剂,让人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点方向。</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体验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小姑娘拿出一个“中医智能康复理疗仪”,让我脚踩电疗鞋,手握电疗圈,胸口贴电疗贴,背上再贴个肩颈贴,全程被电流“突突”了半小时。麻麻的、扎扎的,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电击,但又不至于疼。老登他们单位的人轮流上阵,有人做了眼疗说眼睛亮了,有人做了皮肤护理说脸变白了,还有人说腰不疼了。我半信半疑,但那天晚上,确实睡得比平时沉了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鬼使神差地又去了,还和小姑娘聊起了购买仪器的事。3K多,刷一下就没了,连个响儿都没听见。说实话,当时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毕竟不是小数目。但想到自己这些年为家为工作操心,也该为自己花点钱了。老登今早告诉我,他同事的妻子突发心梗,现在ICU每天花几万块,我突然觉得这理疗仪还挺值的。它可是中医院里用的设备,多少有点科技含量吧?反正我用了那个“通心包经”的功能,睡眠确实好了些。</p> <p class="ql-block">刷到人民日报的一段话,觉得它越来越懂人心了:“能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是种幸福。”是啊,生活不就是自己哄自己吗?只要经济允许,偶尔取悦一下自己,哪怕是一杯咖啡、一支花,也能让日子有点盼头。成年人的生活,不就是一边精打细算,一边也得给自己加点糖吗?</p> <p class="ql-block">想通了也就释然了。生活嘛,就是自己劝自己,把自己哄明白了,什么都不是事。不纠结、不执着,过好当下的自己,才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遇见最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