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直都在 <p class="ql-block">今早醒来,突然想起小时候的启蒙老师,二十多年前的片段在脑海中缓缓铺展,心中涌起一阵温热的感慨。我们总在人生路上寻觅“光”的踪迹,恍惚间才惊觉,那束光其实从未缺席,一直都在。</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次作文课,他让大家以“我爱我的家乡”为题写作,可我们绞尽脑汁也写得磕磕绊绊。第二天,他带着我们在教室里现场写下范文,温柔的声音里满是真挚:“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爱家乡的父老乡亲。”这句话像一粒种子落进心里,多年过去,依然清晰如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文艺委员生病请假,课前少了领唱的歌声,教室格外安静。他走进来,目光扫过我们,缓缓说:“大家是一个团队,要像打仗时那样——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人就要顶上去。”话音刚落,便有人主动站起来带领大家唱歌,那节课的歌声格外响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课间的意外至今记得。有同学在操场玩闹时,不小心把小草呛进了另一个同学嗓子里,对方顿时呕吐不止。他立刻联系家长并陪同送医,全程没有一句责备——我们都知道,受伤的孩子是他的亲侄子。事后他只是轻拍着我们的肩膀:“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平安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他总说“字如其人”。那天他微笑着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从零到九”的数字,又工工整整描出“从壹到拾”的大写汉字,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肩头,也落在我们认真临摹的笔尖上。可惜这么多年过去,我的字还是没什么长进,倒是那句“字如其人”始终记在心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室的泥土地面总在起风时扬起灰尘,他说想在暑假打上水泥地,“校园是我们的家,要一起建设呀。”于是放学后,我们拎着小桶去河边捡石子、装沙子,欢声笑语洒在回家的路上。暑假结束时,踩在崭新的水泥地上,看着亮堂的教室,心里满是沉甸甸的欢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说干净的教室会让人心里敞亮,我们便争着做值日生。下雨天,早到的同学会在门口铺好抹布,踮着脚提醒后来的伙伴:“擦干净鞋子再进来呀。”大家笑着配合,泥土没了,心却更暖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板右侧挂着的“好人好事”记录本,是他特意设置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小雷锋,要把这份温暖记下来。”他的话音刚落,帮同学捡文具、替老师擦黑板的身影便多了起来,那本薄薄的本子,渐渐写满了细碎的善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节课的寓言故事至今鲜活。他说要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立刻坐得笔直。他边讲边比划,鹬的焦急、蚌的倔强、渔翁的从容,在他的声音里活了过来,那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刻进记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数学课上的九宫格更是难忘。他在黑板画好格子,填上两个数字,笑着说:“谁能让横、竖、斜行的和都相等,有奖励哦。”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埋头演算,争相举手,从那以后,钻研数学成了最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孩子就像一棵小树,根深方能枝茂,根正方能参天。纵然要经历风吹雨打、四季轮回,枝叶会被风雨击打,寒冬会落叶凋零,但来年春天,总会重新发芽,大树依然是大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只觉得他是值得崇拜的老师,长大后才慢慢读懂:他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在我们心里种了一盏灯——教我们爱家乡、懂团结、守善意、敢探索。原来那束照亮前路的光,从未熄灭,一直都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