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翠湖公园的仲夏

故乡的原风景

<p class="ql-block">摄影:故乡的原风景</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15965412</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华为手机80SE</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云南昆明大观楼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代建筑莲花禅院</p> <p class="ql-block">昆明翠湖公园的简介:</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五华山西麓,南眺碧鸡,与云南省科学技术馆相依,北瞰蛇山,与云南大学相邻,西南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旧址相接。</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0.21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0.093平方千米,水面约0.12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元代:滇池水位高,湖面宽阔,翠湖与滇池湖水道相通,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个泉眼,又名“九龙池”。</p><p class="ql-block">明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筑云南府城,把翠湖圈入城内,挖河引水出城,仿西汉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p><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初年,吴三桂“填菜海子之半,更作新府”,使“柳营一带皆珍馆崇台,花木扶疏,回廊垒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中建湖心亭。嘉庆元年(1796年),工部右侍郎蒋予蒲等在湖心岛建莲华禅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倡捐筑堤,建观鱼楼,称“碧漪亭”,又称“濠上观鱼”,还在莲华禅院山门外南堤的基础上,修筑贯通翠湖南北长堤,称“阮堤”。</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民国七年(1918年)十月,云南省政府筹集资金加大翠湖美化力度,并正式命名为“翠湖公园”。民国十一年八月,昆明市政公所成立,奉命从警察厅接收翠湖公园,并继续委员通盘规划,进一步完善。民国十二年又建成大门及亭榭三处,还疏通了湖中水道,添置游船两艘,以增加游览项目。</p><p class="ql-block">现代: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翠湖公园。1985年冬季开始,每年都会有数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出发,跨越大海、高山到昆明过冬,翠湖从此成为它们在昆明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2002年成为昆明首家免费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观鱼亭</p> <p class="ql-block">  昆明的翠湖,被誉为昆明城市的眼睛。翠湖公园水质清澈,公园里有清代的古建筑群。池塘里栽种着荷花和睡莲花,夏天的时候,荷花亭亭玉立盛开在池塘里,锦鲤在池塘缓缓游动。翠湖公园是昆明市民和外地游客喜欢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湖畔岸柳依依,游客们在湖上泛舟,微风轻轻起,送来阵阵荷花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夏天,你可以坐在湖边的椅子上,静静地听夏蝉的鸣叫,听池塘里的蛙鸣声声。看那一朵朵荷花,盛开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白鹅戏水,紫水鸡在湖里轻轻游过来。白鹅与紫水鸡荷花图。古老的建筑倒映在湖面上。那便是一幅,仲夏里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代建筑观鱼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建于清代年间的海心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年在云南威震四方的龙云的看戏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化长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鲤鱼戏莲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公园里为年轻游客设计的许愿祈福桥</p>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