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丹东。</p><p class="ql-block"> 丹东,原称安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新义州市隔鸭绿江相望。丹东历史悠久,1876年清政府设安东县,1937年建市,1965年更名为丹东。这里见证了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等历史事件,更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这里铭刻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深刻印记,她的名字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从这里的鸭绿江大桥率先跨过江界,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战争期间,这座城市承担了"祖国大后方"的重任,全市动员了30多万人次参与支前工作,涌现出"安东护桥英雄"等模范集体。作为志愿军最重要的后勤补给线,丹东铁路枢纽昼夜不停地向前线输送兵员和物资。美军为切断这条"钢铁运输线",对鸭绿江大桥实施狂轰滥炸,如今矗立在江中的断桥残骸,成为那段血火岁月最悲壮的见证。 </p><p class="ql-block"> 到达丹东,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蒙蒙雨雾中。</p><p class="ql-block"> 向江面望去,云雾中两座大桥并列而立。左边的中朝友谊大桥,是如今中朝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右边的断桥则默默矗立在那里,像一排无言的卫士。</p> <p class="ql-block"> 为了铭记历史,鸭绿江断桥现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从江边望去,断桥延展至江中央,透过浓雾依稀可见远处还有几个桥墩立在那儿。似在无声的诉说着着什么。感叹之余,拟《断桥作证》变体诗一首,以述心迹:</p><p class="ql-block">钢铁大桥断江心, </p><p class="ql-block">伤口如眸刻年轮。 </p><p class="ql-block">美军炮火裂疆土, </p><p class="ql-block">难摧中华铁骨魂。 </p><p class="ql-block">断桥残躯历风雨, </p><p class="ql-block">犹记当年战歌频。 </p><p class="ql-block">百万雄师寒夜渡, </p><p class="ql-block">保家卫国定乾坤。 </p><p class="ql-block">战争烟云未散尽,</p><p class="ql-block">轻抚弹痕忆忠贞。 </p><p class="ql-block">一江碧水入大海, </p><p class="ql-block">铁血丹心照古今。 </p><p class="ql-block"> 对面的断桥已然不见,可历史却不容割断。</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为游船码头,只可惜因雨雾天气游船已停运。</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丹东那一定要逛一逛安东老街。 </p><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以复古老安东的城市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民俗传统文化,带动地方演艺文化发展,展现丹东地方文化及民间手工艺特色。民俗文化演艺是安东老街项目着力打造的经营特色,人力车、花轿、唱喜牌子、卖烟卷、磨剪子戗菜刀、老警察巡街等民俗行为展示全天不间断。</p> <p class="ql-block"> 中朝友谊村是中朝边境上的一个象征性村落,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该地区靠近鸭绿江,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中朝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了朝鲜人民的诸多生活习俗。</p><p class="ql-block"> 结婚礼俗。</p> <p class="ql-block"> 小儿抓周。</p> <p class="ql-block"> 劳动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饮酒娱乐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可以观看精彩的朝鲜族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 据说演出队伍里有朝鲜牡丹峰乐团的演员,总体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 丹东河口是不得不去的地方。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河口村,地处鸭绿江下游,与朝鲜隔江相望,是中朝边境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景区依江而建,江水清澈,两岸山峦起伏,四季景色各异。河口以万亩桃园闻名,每年4月至5月桃花盛开时举办“桃花节”,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景区内保留多处战争遗迹,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站点。</p> <p class="ql-block"> 临近河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漫山遍野的桃树。还记得蒋大为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首歌吗?当年火遍大江南北。可知道,这首歌的词作家邬大为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这里。当年他随部队到此驻防,被当地满山盛开的桃花与军民情谊所触动,一篇脍炙人口的歌词便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现在满山的桃花已然不见,密密麻麻的用红色的纸状物包起的桃子却挂满枝头。也是一番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是一座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铁路运输历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当年这里曾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后勤补给通道和关键节点,被誉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战争期间,铁道兵战士和铁路工人在敌机轰炸下顽强保障物资运输,为前线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展馆内通过历史照片、文物、模型等,展示志愿军和铁路职工在敌机轰炸中抢修铁路、保障运输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 利用声光电技术模拟战场环境,再现铁路工人冒着炮火抢修铁路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坐上漂亮的景区小火车,浏览沿江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下了火车,这里也有一座“国门”。出去了就是朝鲜。游人纷纷在此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秘密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河口指挥所是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的重要指挥枢纽和后勤保障节点。</p> <p class="ql-block"> 在“凯旋门”前留个影吧,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班师回国!</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木制栈道,细雨中的河口,空气是那样的清新。</p> <p class="ql-block"> 远处,白墙、红瓦、青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眺望江的对岸,对岸的人是否也在遥望着这里?</p> <p class="ql-block"> 烟云笼罩鸭绿江,宛如一幅水墨画。远山在雾气中层层淡去,只剩下深浅不一的灰影。江水静静流淌,波纹不兴,仿佛时间在此凝滞。岸边的老柳低垂着枝头,朦胧中化作几笔淡墨。天地间只余这氤氲的灰白,连风声都悄然隐去,唯见一缕寒烟自水面缓缓升起,又无声消散。</p><p class="ql-block"> 安东的静谧,也是全国的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