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淋巴肿大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背后可能隐藏多种病因。<br><br>感染是常见诱因。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入侵,如口腔内的牙龈炎、牙周炎、龋齿,头颈部的扁桃体炎、中耳炎,以及全身性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都可能引发下颌淋巴结反应性肿大疼痛。此时,淋巴结作为免疫“前哨站”,通过肿大来抵御病原体。<br><br>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会使免疫系统“误伤”自身组织,引发免疫反应,累及下颌淋巴结,造成肿大疼痛。此外,过敏反应、风湿病等也可能刺激淋巴结,出现类似症状。<br><br>肿瘤因素不容忽视。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或头颈部的口腔癌、鼻咽癌等,可能侵犯或转移至下颌淋巴结,导致无痛性肿大。不过,部分转移瘤也可能因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而引发疼痛。<br><br>外伤、药物副作用、系统性疾病(如结核病)等,也可能成为下颌淋巴肿大疼痛的“幕后黑手”。<br><br>发现下颌淋巴肿大疼痛,尤其是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及病理活检等手段,明确病因,并制定抗感染、免疫调节、手术、放化疗等针对性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才能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