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陆军第 199 师 596 团云南老山地区</p><p class="ql-block"> 对越防御作战 40 周年纪念活动系列报道</p><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199 师副政委 朱志仁</p><p class="ql-block"> 邹城市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诵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轻轻翻开 《碧血老山——陆军第 199 师596 团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 40 周年纪念册》,那一页页精美的纸张,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厚重的战场日志,字字千钧,仿佛能听见当年枪炮的轰鸣;倾满忠诚的文章,句句滚烫,如同战士们流淌的热血;一幅幅图片,定格在笑洒热血的瞬间,那笑容背后是无畏生死的勇气;一串串数字,浸透着血水与汗水,每一笔都记录着艰苦卓绝的过往。此时此刻,泪水模糊了笔者的双眼,那些寻常不敢触碰的战场记忆, 轰然打开了闸门,往事如潮水般汹涌奔腾。</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 1985 年 5 月 23 日 24 时 00 分,那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团长刘安民同志在换防书上郑重签字,我陆军第 199 师 596团正式接替陆军第 1 师 3 团, 在老山区域肩负起神圣的作战使命。 自此, 大功 596 团的战旗在老山主峰高高飘扬,历时 341 天,开创了步兵团坚守老山之先河, 书写了不朽的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漫长的 341 天里, 全团官兵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大爱, 化作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深知,军人的职业,是奉献、是牺牲、是无怨无悔。他们当中,有人毅然中断了自修大学的学业,放弃了知识的殿堂,只为坚守在祖国的边疆; 有人失去了报考军校的宝贵机会,将个人的前途置之度外;有人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却毫无惧色地奔赴战场;有人的亲人去世或病重在床,仍强忍悲痛,坚守岗位;有人是孤儿,只身一人却依然勇往直前;有人推迟了婚期,将爱情深埋心底, 只为等待胜利的曙光。 他们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艰难的 341 天里, 全团官兵历经了世间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受尽了人间难以承受的磨难。老山地区,山高林密,雨多雾大,雨季高温湿热,旱季阴冷刺骨,老鼠遍地乱窜,蚊虫肆虐成灾,复杂的地形,使敌我阵地犬牙交错, 给部队的作战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官兵们在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同时,还要与蚊虫、老鼠、蛇等为伴,不少官兵烂裆、烂腋、烂脚,苦不堪言,有的甚至患上了综合疲劳症。然而,我们的干部战士深知苦的内涵,更懂得吃苦的价值,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了这一切艰难困苦,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防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壮烈的 341 天里, 全团官兵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先后粉碎了敌营、连规模进攻 5 次、排以下袭扰 109 次,出击作战1 次。配合、支援兄弟团队粉碎敌团、营、连规模进攻 14 次,出击作战 2 次。我团坚守的 39 个阵地、420 个哨位,寸土未丢,安如磐石。“5.27”战斗,步兵二连依托阵地,与敌人展开近战,连续 5 次击退敌连、排规模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二炮连坚持步炮协同、攻防结合,先后对敌打击发射27400 余发炮弹, 歼敌过百名, 摧毁工事上百个,堑壕、交通壕千余米;重炮连巧设侧观指挥,一举摧毁 1058 高地反斜面敌炮兵阵地,为胜利立下赫赫战功。为提高生存能力,有效消灭敌人,步兵六连官兵经过 60个昼夜奋战,将 21 号阵地打造成“能打、能防、能藏、能机动、能生活”五能阵地,被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授予“模范阵地”。“12.2”出击作战,步兵七连仅用 25 分钟,就攻占了 968 高地, 被军师首长称之为 “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是“坐着火箭打上去的小分队”!一年作战全团涌现出孙兆群、李庆双、顾克路、赵佑卿、赵杰等一大批英雄功臣,有 69 名干部战士长眠在那里,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了永恒的“老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生死相依的 341 天里, 全团官兵甘苦与共,生死相依。战场上,官兵之间、战友之间,胜利之心相通,生死之情相依。没有虚伪、唯有真情,没有戒心、唯有互爱,各高地、 哨位凝结成一个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全团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步兵七连排长陈菊生,当一发炮弹呼啸而至时, 他毫不犹豫地猛地扑到通信员董事业身上, 用自己的身躯, 守护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战场上睡在猫耳洞口的,不是班长,就是党员骨干,他们用身体为战友遮风挡雨;伤员之间让担架,战友之间让食品、药品,甘苦与共、生死相依的高尚情操,处处可见,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碧血老山——陆军第 199 师 596 团老山地区对越自卫反击战 40 周年纪念册》,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追忆了 40 年前那段可歌可泣、 波澜壮阔的岁月, 缅怀了为国捐躯、长眠南疆的英烈,传承了“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它让我们对牺牲的英烈更加怀念,对英雄和功臣更加敬仰,对我们创造和践行的“老山精神”更加珍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山精神”将不断被挖掘出新的内涵,赋予新的意义,更加深刻地融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血脉传承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祖国万岁!</p><p class="ql-block"> 人民万岁!</p><p class="ql-block"> 战士万岁!</p><p class="ql-block"> “老山精神”万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任团长:刘安民 政委:吕嘉明</p><p class="ql-block"> 继任团长:陈伟坚 政委:朱志仁</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5 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后感:(政治处宣传股长赵国华)</p><p class="ql-block"> 打开《碧血老山》这本记载我团老山作战史的纪念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任团长、政委共同署名所作的《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本珍贵纪念册的篇首语, 首长们以简洁洗练却又怀着无限深情的文字, 把战友们又带入了那炮声隆隆,弹雨纷飞、艰苦卓绝的老山战场。那一幕幕血与火、生与死的生动鲜活画面又如光影般浮现在眼前, 读着读着,眼眶已噙满泪水。我知道,这是感奋的泪水,缅怀的泪水,是胸膛里的慷慨悲壮、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序》,以坚守老山 341 天为逻辑起点,从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极度恶劣的生存作战环境,将士的浴血奋战与辉煌战绩,官兵苦乐与共及舍命救战友这四个主要方面,深情回顾了全团在老山战场的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和所建立的卓越功勋!该《序》通篇文字,逻辑线条清晰,文约而事丰,并遣满腔深情与壮怀激烈于笔端,从而著就了这篇令人感佩,令人落泪,令人热血奔涌,余味深长的篇首之作,由此拉开了整部纪念册以图文记载历史的序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序》由两任团长、政委共同署名,不但突破了既往书籍画册作序的樊篱,开文坛作序之先河,两任团主官的团结友谊,也将作为一段佳话,被广为传颂,并启迪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