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心雕龙》的第十九篇的题目是《诏策》,属于文体论部分,主要论述古代帝王发布的诏令文书的文体特点、历史演变及写作要求。 </p><p class="ql-block"> 诏:帝王发布的命令,用于布政、封赏、诫敕等,要求“义炳重离之辉,辞有春露之润”,即内容庄重,言辞温润。 </p><p class="ql-block"> 策:主要用于封爵、授官、策问等,如汉代策问贤良文学,需“典雅宏奥,优文显义”。 </p><p class="ql-block"> 刘勰总结出先秦时期,诏令类文书多称“命”。 秦汉以后,“诏”“策”成为帝王专用文书,如汉高祖《求贤诏》、汉武帝《策贤良制》。 </p><p class="ql-block"> 诏应“气含风雨之润,笔吐星汉之华”,既威严又富有文采。 </p><p class="ql-block"> 策需“义炳而事核,文清而体要”,既要义理明晰,又要文辞精炼。 </p><p class="ql-block"> 强调诏策文应“授官选贤,则义炳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即根据不同用途调整风格。 </p><p class="ql-block"> 刘勰从文体功能出发,强调诏策文的政治教化作用,体现了儒家“王言惟作命”的思想,对后世官方文书写作影响深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