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一对夫妇带着孩子来见我,是之前微信断断续续咨询过学习规划的家长。我一见那位父亲,竟认了出来——四年前他来问过孩子学英语的事。那时候我跟他讲过英语学习的底层逻辑,推荐了KISSABC类母语训练系统,每天三元的投资,他犹豫了,最终没做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年过去,孩子英语考了几十分,数学更只有二三十分。父母开始四处找问题,但所有问题都是孩子的错。我没有说狠话,只是看着那个眼神黯淡的小男孩,心里有些难过。我问他:“你想上高中吗?”他说想。我又问:“那暑假怎么安排?”他说想补数学。我们聊了半小时,最后我对他说:“你要补的,其实是信心。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好学。初中是新开始,问问自己为什么学,怎么学。弄清楚了,我可以帮你。”孩子点点头,说明天下午来试课。</p> <p class="ql-block">五年前,我自己的女儿刚上初一,换了新环境,面对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成绩一落千丈。地理、历史、数学,常常不及格。她跟我说:“妈妈,我心很乱,不知道怎么学了。”我看着她焦虑的样子,没有责备,而是说:“要不练练毛笔字?听说可以静心。”她没反对,于是我们报了个书法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一个朋友送了个学习工具的账号给我,我回家跟女儿说:“这个工具可能帮你提分。”她一开始不感兴趣,快期末了,我让她试了试,就用了七天,早餐前看一会儿,晚上洗澡前也看一会儿。结果地理考了七十多分!她惊喜地说:“这个工具太好用了!”从那以后,她的成绩从中等一路进步,到初二下学期,拿了年级进步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因为进步明显,女儿被学校邀请作为进步生上台发言。我帮她写了五遍发言稿,改了又改,最后建议她交给语文老师再润色。她站在讲台上,戴着口罩,却自信满满。她说:“谢谢妈妈一直支持我,没有因为我成绩不好就批评我。”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对了。</p> <p class="ql-block">她的改变,连级长都注意到了,加我微信说:“咱家闺女发奋图强了。”其实我只是陪她找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她自己。</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她,找到了热爱,走上了专业书法的道路。集训期间,一天写十几个小时,她也能熬得住。我常想,我的孩子很普通,我也很普通。但我学会了悦纳她,也悦纳自己。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奋力托举她找到自己。做父母的,不该站在问题那边打败孩子,而要站在孩子这边,一起战胜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