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YP8风光邮资明信片发行于1990年10月 9日,是第一次由地方印刷厂(佛山粤中印刷厂)印制的邮资明信片,正因为这是第一次由地方印刷厂承担印制"国家名片"的任务,自然的会出现许多可研究的"趣事",从而留下了那个变化时代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图片可以点击后放大欣赏)</p> <p class="ql-block">YP8广东风光邮资明信片和同系列的邮资片相比最大的印刷特点就是印刷的分辨率低,只需要用手机的拍照放大功能,就能把广东风光片的文字的像素看得清清楚楚,这给收藏该套明信片的邮友会带来意外的惊喜。</p><p class="ql-block">这里抛砖引玉,先介绍几个印刷中的有趣图案,从而体会YP8印刷上独有的像素之美。</p><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由于纸张不平(有凹印)、像素点大的缘故,造成了规则笔画但像素图案的不同的怪像,这在前期的邮资片(YP1-YP7)中是没有的,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YP9和YP10又回到了北京邮票厂进行印刷,直到地方印刷厂的印刷质量过关后(YP11)开始,邮资明信片的印刷任务才完全交由地方厂印刷。</p><p class="ql-block">(图片可以点击后放大欣赏)</p> <p class="ql-block">1.十字交叉中的"中国结"。</p><p class="ql-block">在文字的十字交叉地方,有时会形成斜向45°交叉,最多会有4条边的中国结(3条边的中国结会更多一点),起配上垂向的长线条则更加的形象,如果这个结出现在"中"字上,则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中"字上,有上下二个位置可能出现中国结,可叫做上中国结和下中国结。</p><p class="ql-block">在"中"字中出现中国结的机会是有的,但也不是很大,在我随机拍照的一套中中,上出现了5个,下出现了1个。如果能凑出一套每张"中"字都有上中国结或下中国结的话,是不是很有收藏难度?</p> <p class="ql-block">2.横笔画(或直线条)中的"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在1横笔画上出现连续的多个烽火台,远看则是像"万里长城"。最长的线条是正面地址栏和内容栏之间的分割线,</p> <p class="ql-block">一横中的像素图案是丰富的,在这个"信"字里,有三连横的万里长城,也有点横、波浪横。</p> <p class="ql-block">这个"信"字中,有倒过来看的"反向万里长城",也有不成规则的随机图案。</p> <p class="ql-block">这个"国"字有5个横笔画,没一个稍有规则的长城。</p> <p class="ql-block">同一根长直线几乎很难具有相同规则的图案,而在粗细、形状图案上均有所不同。相同图案的连续长度或许是个研究重点。</p> <p class="ql-block">3.一套十个"分"字,居然可以张张不同</p><p class="ql-block">"分"字是邮资单位,印刷出来的效果理应相同。但是YP8却会告诉你:一套有十片,每片有1个"分"字,可以字字"分"不同。图为一套十张中被放大的"分"字集合。</p> <p class="ql-block">4.像素文字段之美</p><p class="ql-block">YP8在稍微放大情况下,即可见清晰的像素文字,包含中文、英文、数字和符号。而在稍微放大的情况下,则能欣赏文字段的像素印刷之美。</p><p class="ql-block">图为文字段"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p><p class="ql-block">(图片可以点击后放大欣赏)</p> <p class="ql-block">图为文字段"中国人民邮政 15分"。</p><p class="ql-block">(图片可以点击后放大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