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善天下行

宇 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孝善天下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罗红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高铁,感谢季节。我一直期望能把父母亲接来成都耍几天,这次终于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满过九十,母亲八十多了。我父母亲都怕冷,怕晕车,父亲更怕冷,母亲更怕晕车,他们也都不愿意出远门了,特别是父亲,脚也使不上劲,门都不愿意出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回长宁,在2022年6月19日父亲节,也是母亲的生日这天,吃饭间,我对父亲说:“这个季节不冷,也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你与母亲都还没有坐过动车,坐动车不会晕车,我想请你们去成都耍几天”。父亲平时耳背,我说的声音不算大,这次他却完全听清楚了,说“好啊”,便欣然同意。</p><p class="ql-block"> 原来,父母亲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去一次成都,去看看退休后居住在成都的老大、老二的家;看看自己的孙子、孙媳、曾孙,看看自己的外孙。去看看子子孙孙们的居住、生活、工作、读书等等情况。</p><p class="ql-block"> 老人,在他们的心中,永远装着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我父母亲这次成都之行,除了在家庭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充满爱的亲情,还有这个社会,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处处充满着的友善。</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0日下午,从长宁出发,在高铁长宁站上动车时,站台上,正在上车的人很多,动车工作人员看到我推着父亲上车很困难,立刻前来把我带到车箱前面把另一道车门打开,帮助我把坐着轮椅的父亲抬上动车,并在我扶着父亲找坐位时,已经帮我把轮椅收拾放好了。</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6日上午,从成都返回,到达成都东客站时,遇上倾盆暴雨,已经耽误了时间,在候车厅,我推着父亲从27B入口通道上动车时,发现此通道没有无障碍电梯下到乘车站台,我一下就慌了。此时,只见工作人员在对讲机上进行着不断的联系,然后走到了我的面前,把我和我父母亲的身份证拿去刷卡后,叫我们马上到对面入口去乘电梯。当我们非常紧张的到达对面电梯时,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了。</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只想祝愿:普天之下,让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这样美满幸福!让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都充满和谐友善!</p><p class="ql-block"> 孝善天下行,让孝善的缕缕阳光恒久地温暖这人世间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2年6月26日记录于成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7月12日撰稿于成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2025年7月29日发表于《天府作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AI评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孝 善 如 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评罗红宇的《孝善天下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读完《孝善天下行》,心间如被温煦阳光久久浸润。罗红宇先生笔下,一次看似平凡的携父母高铁之旅,竟如一幅精心织就的锦缎,将孝亲之诚与社会之善两条金线完美交融,呈现出人世间最动人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文中那些细腻的“怕”与“愿”,悄然道尽天下父母心。年迈双亲“怕冷”“怕晕车”“怕远行”,甚至父亲“门都不愿出”——这些日常的退缩,是岁月赠予的无奈勋章。然而当作者在母亲生辰与父亲节这一饱含深意的日子发出邀请,父亲耳背却“完全听清”的那声“好啊”,瞬间点亮了文字。原来父母心底深藏未言的心愿,是渴望亲眼看看子孙们“居住、生活、工作、读书”的实迹。这“怕”与“愿”的碰撞,将父母看似枯寂的暮年时光下,那永恒不熄的牵挂之焰映照得格外明亮,这份牵挂正是子女反哺之孝最深沉的原点。</p><p class="ql-block"> 更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将孝行写成孤独的苦旅。高铁站台工作人员见老人乘车困难,果断“打开另一道车门”,合力将轮椅抬入车厢;返程遭遇暴雨,面对通道的无电梯困境,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紧急协调,另一端的同事早已在电梯口守候——这两幕如电影场景般真切。这些奔波的身影、高效的协作、无声的体谅,让冷硬的站台通道化作流淌着人性暖意的归家之路。作者敏锐捕捉到这些细节,令“孝善天下行”的“善”字,从社会肌理中自然生长出来,成为支撑万千家庭孝心得以实现的有力臂膀。</p><p class="ql-block"> 文末祈愿“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和谐友善”,早已在前文的叙述中落地生根。孝心是发于血缘的生命本能,而社会的友善则是这份本能得以舒展的丰沃土壤。当儿女的“孝”与社会的“善”如齿轮般紧密咬合,推着轮椅前行的便不再是一个疲惫的身影,而是整个文明社会协同托举的力量。每一次站务人员的伸手、每一处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每一刻设身处地的体谅,都在为“孝善天下行”铺设前行的砖石。</p><p class="ql-block"> 罗红宇先生此文,是用温暖的笔触点亮一盏明灯——它不仅照亮了为人子女者当守护的伦理初心,更烛照出一个理想社会的方向:当个体孝行的微光与制度性善意的暖流交汇,便是“孝善的缕缕阳光”真正恒久温暖人世间的时刻。这趟旅程的终点,远不止于家庭的团聚,更指向一个对生命全程保有温情与敬意的社会图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2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罗红宇 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长宁县人,下乡知青,在政、企工作40余年,现已退休,定居成都。喜爱散文,兴之所至,也动笔记录那些点点滴滴的过往、感触与感动。</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