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熹园

童言无忌

<p class="ql-block">  来江西省婺源县旅游的,大多数人都是冲着“篁岭晒秋”去的,却忽略了坐落于婺源县紫阳镇汤村星江河畔,一座富有江南古韵的园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名“朱家庄”,是宋朝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园林</span>面水依山,古树掩映。后由婺源朱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p> <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27日开业,命名——<b>熹园。</b>开园初衷是提供体验汉文化的场地,那是“<b>坛子里的咸菜——有盐(言)在先</b>”,一道独特的规定——<b>不穿汉服不能入内,</b>为游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  而那“<b>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b>),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游客打开了通往古代文化的大门。当游客们换上精致的汉服,行走在熹园的亭台楼阁之间,瞬间便融入了这古老的氛围之中。宽袍大袖,衣袂飘飘,仿佛自己就是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家闺秀。</p>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闻熹园的雅致——粉墙黛瓦映着小桥流水,一步一景都透着江南的温婉诗意。出发前还特意纠结要不要备套汉服,总觉得这样才算“入戏”,能更好地融进那片古色古香里。</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刚到售票口,就被售票员的话“<b>泼冷水浇头——凉了半截</b>”:“现在入园不用穿汉服啦,直接进就行!” 瞬间的错愕过后,是藏不住的轻松——不用再为穿搭费心思,素面朝天也能一头扎进这方天地,反倒多了份“做自己”的自在。</p> <p class="ql-block">  信步走在园中,青石板路带着微凉的触感,两旁的绿植垂落着露珠,偶有穿汉服的游人擦肩而过,衣袂飘飘如从画中走来,而我们一身便装,倒像误入画中的“寻常客”,反而更能沉下心来打量。</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徽派建筑群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淡雅 。飞檐斗拱、雕花门窗,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徽派建筑的独特韵味,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石板小径漫步,仿佛能听见岁月的足音。两旁的白墙黛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气息。斑驳的墙面,是时光留下的吻痕,记录着无数个阴晴雨雪的日子。偶尔探出墙头的枝叶,给这素雅的建筑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绿意。小径蜿蜒,不知通向多少藏在深闺的故事,每一步都仿佛走在历史的脉络上,让人忍不住去探寻,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p> <p class="ql-block">  亭台楼阁,静立在碧水之畔,绿树环绕,仿若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湖水清澈,倒映着建筑的影子,微风拂过,波光粼粼,影子也随之摇曳生姿。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在诉说着江南园林的婉约与灵秀,让人不禁想起古人在这样的景致中,吟诗作画、品茗对弈的闲适生活。</p> <p class="ql-block">  看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如何勾勒天空,听流水穿过石涧的叮咚声如何应和鸟鸣,闻空气中淡淡的草木香如何缠绕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木质的梁枋上,雕刻着繁复而精美的图案,仿佛能看见工匠们当年专注的神情,一刀一刻间,将龙凤的灵动、花草的婀娜、几何图案的规整,都赋予了冰冷的木材以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木雕,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徽派文化的深刻烙印,诉说着往昔的富贵与风雅,展现着徽商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  一座古朴典雅的楼阁,飞檐翘角,气势恢宏耸立在园林最高处。拾级而上,台阶旁的石狮雕塑栩栩如生,威严而庄重。它蹲坐在那里,仿佛是熹园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石狮身上,光影交错,更显其神秘与古老。</p> <p class="ql-block">  古朴典雅的楼阁,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木质的结构,精美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岁月的沉淀和匠人的心血。楼阁的牌匾上,金色的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红色的灯笼悬挂在两侧,微风拂过,轻轻摇曳,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宽敞明亮的厅堂。高大的木柱支撑着屋顶,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屋顶上悬挂着几盏传统的灯笼,柔和的光线洒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厅堂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古朴的长桌,桌上陈列着一些传统的器物和装饰品。长桌后面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古老的画像,画像中的人物神情庄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悠久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环顾四周,墙壁上还挂着一些书法作品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熹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感受到他们对知识和艺术的执着追求。</p> <p class="ql-block">  一进学堂,“聖學昌明”的匾额便映入眼帘,笔力遒劲,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两侧的对联“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更是彰显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堂内,整齐排列的课桌椅上铺着绿色的桌布,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坐在桌前,仿佛能听到昔日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透露出古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一方方砚台,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我的目光。每一方砚台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文房用具,更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在这里,让我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创造力,领略到砚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红色的绸带和灯笼将门口装点得格外喜庆,对联“<b>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b>”寓意着新人永结同心、幸福美满。木质的门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好奇心促使我踏入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铺着红色桌布的桌子,上面的金色花纹精致而华丽,透露出喜庆的气息。桌子上方悬挂着一盏精美的灯笼,红色的流苏随风摇曳,灯光柔和而温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美好的姻缘。</p> <p class="ql-block">  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字体苍劲有力,内容寓意深远。“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也为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旁边的花瓶和时钟,更是为房间增添了一份古朴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  在熹园,亲身感受到中式婚礼的独特魅力,仿佛自己就是那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哈哈,童童在此刻“<b>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b>呢<b>。</b></p> <p class="ql-block">  厅堂之中,悬挂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古朴的桌椅,也照亮了墙上的书画。“善慶堂”的匾额庄重典雅,旁边的对联与山水画,墨色流转间,尽显文人雅士的情怀与风骨。这里的每一件陈设,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是关于文化传承、关于精神追求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熹园,烟火与文墨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融。土灶的烟火气,让文墨有了生活的根基。而文墨的雅致,又为烟火气增添了几分诗意。它们共同构成了熹园独特的气质,让人在感受生活本真的同时,也能触摸到文化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熹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曾经的熹园,是文化传承的圣地,是游客们穿越千年、感受汉文化魅力的梦幻之地。</p> <p class="ql-block">  风景的美好,从不在乎你以何种姿态走近。卸下“仪式感”的包袱,反倒能更真切地拥抱这份惬意。熹园的美,藏在每一片瓦、每一缕风里,穿不穿汉服,它都在那里,等你用心去遇见。</p> <p class="ql-block">  漫步熹园,就像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时光之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页都有动人的故事。这里,是烟火人间的温暖港湾,也是文墨书香的精神家园,值得我细细品味,静静珍藏。</p> <p class="ql-block">  “<b>弥勒佛的脸——笑口常开</b>”,是刻在木头上的永恒。嘴角咧到了耳根,眼睛笑成了弯月,满是豁达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  我忍不住蹲下身,学着他的模样。这一刻,仿佛自己也沾染了几分佛性的洒脱。生活里的那些不如意,那些紧绷的情绪,在这相视一笑间,悄然消散。</p> <p class="ql-block">  熹园,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代教育的独特魅力。如果你也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熹园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童言无忌的拙作,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