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生于赣东北灵山脚下、长在信江河畔的上饶人,山水的灵秀早已融入我的血脉。自小便听长辈们讲述“飞流直下”的诗意,课本中徐霞客笔下的磅礴画卷更让我对黄果树瀑布心驰神往。当终于踏上西行的列车,跨越千里山河奔赴黔中大地时,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场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山水对话。</p><p class="ql-block"> 列车掠过江南的青瓦白墙,驶入层峦叠嶂的云贵高原。车窗外,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峰林如笋,在暮色中勾勒出奇幻的轮廓,恍惚间竟与上饶三清山的花岗岩奇峰产生奇妙共鸣——同样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却以截然不同的笔触书写着大地的诗篇。抵达安顺时,湿润的晚风裹挟着亚热带特有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与上饶春日里氤氲的茶香相比,多了几分野性与热烈。</p> <p class="ql-block"> 踏入黄果树景区,石板路蜿蜒在苍翠的芭蕉林与古老的榕树间。作为上饶人,见惯了三清山的奇峰、鄱阳湖的浩渺,却从未见过如此磅礴的水之盛宴。沿着依山而建的木质栈道下行,空气中的水汽愈发浓重,远处传来隐隐轰鸣,恰似上饶信江汛期的涛声,却更显雄浑。转过一道弯,忽闻游人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抬眼望去,黄果树瀑布如一幅白练自天而降,瞬间将我拽入震撼的漩涡。</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瀑亭,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我对“水”的认知。上饶的河流多是婉约的,信江似玉带穿城,灵山的溪流如珠玉叮咚,而此刻的黄果树瀑布,却以雷霆万钧之势倾泻而下,百米宽的瀑面裹挟着银河倒悬的气势,坠入深潭时激起千堆雪浪。那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上饶傩戏中铿锵的鼓点,直击灵魂深处;飞溅的水雾化作细密的雨帘,在阳光中织就七色霓虹,与三清山雨后初霁的虹彩相比,更添几分豪迈。</p> <p class="ql-block">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我加入了前往水帘洞的长队。两个小时的等待里,耳畔是瀑布永不停歇的吟唱,眼前是络绎不绝的游人。这场景让我想起上饶篁岭晒秋时的热闹,同样是对自然奇观的向往,汇聚成流动的人潮。终于踏入水帘洞,潮湿的岩壁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伸手触碰飞溅的水花,凉意沁骨。透过洞窗向外望去,瀑布化作流动的水晶帷幕,恍惚间竟觉得自己如《聊斋》中的仙人,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窥探人间。这一刻,上饶人骨子里对山水的亲近感被彻底唤醒,原来跨越千里,人与山水的默契始终相通。</p> <p class="ql-block"> 走出水帘洞,斜阳为瀑布镀上一层金色。对岸的布依族村寨炊烟袅袅,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背着竹篓缓步而行,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我想起上饶婺源白墙黛瓦间的农耕画卷。不同的地域,同样的人间烟火,在山水的见证下交织成动人的诗篇。顺着蜿蜒的步道下行,犀牛潭波光粼粼,潭边的奇石形态各异,让人不禁联想到上饶龟峰的象形山石——大自然的想象力,从来不受地域限制。</p><p class="ql-block"> 暮色渐浓,我在景区出口回望。黄果树瀑布的轰鸣声仍在耳畔回响,那是来自黔地山水的深情告白。作为一名来自江西上饶的旅人,这场跨越山河的相遇,不仅让我领略了西南大地的壮美,更让我懂得:山水虽有界,而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始终是跨越时空的共鸣。当列车载着满身的水汽与回忆启程,我知道,黄果树瀑布的磅礴与上饶山水的灵秀,已在我心中熔铸成永恒的山水长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