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5日,我们从莎车来到喀什,为了充分游览这南疆最大最著名的城市,我们特意在喀什待了三天半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古疏勒国。</p><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有2100 多年的历史(当时被称为 “疏勒城”),是新疆境内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 5A 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现在还居住着 6万多居民,在这里能真切地感受到古老的西域风情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它就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每一块砖石、每一条小巷,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午10:30古城东门的开城仪式,隆重而热烈,古老的城门缓缓打开,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们翩翩起舞,出门热情欢迎来自八方的宾客。</p> <p class="ql-block"> 观看开城仪式的人们早早就来到东门外占位和等候,仪式开始时人多到站满东门外道路的机动车道,交警不得不在仪式时段封闭道路禁止车辆通行。</p> <p class="ql-block"> 古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由解放北路分开。</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游东区。</p><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东北角上的高处有座“耿恭祠”,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麾下大将刘锦棠入驻喀什后所建,旨在纪念东汉名将耿恭“疏勒拜泉退匈奴”的传奇事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往“水门”那边走,寻找一个能在小巷里拍到“昆仑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小巷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导航也不准确,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个地方,但隔着一道锁着的门,看不见也过不去。我们又绕了一大圈才来到这个网红机位。</p> <p class="ql-block"> 拍摄的人不少,需要耐心排队。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巴依老爷的家”位于亚瓦格路,我们从小知道“巴依”就是地主。这座“地主家”的维族特色建筑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占地700多平方米,上下三层,共有20多个房间,现在还</span>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可以想象当年这宅子的豪华和主人的富有。</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穿维族服装在这老宅子里拍照。</p> <p class="ql-block"> “空中花园”可能是古城里最气派的民宿,外部看建筑风格错落有致,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美感,装修、装饰考究。我们只在外面看了一下,没有上去。</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区里有许多巴扎,什么“花帽巴扎”、“木器巴扎”、“药巴扎”、“铁匠巴扎”等,相当于是分类商品的商业街,各种商品特别是手工艺品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从古城东区往西区走,要经过“汗巴扎”美食街,路边各种新疆美食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老板娘还是服务员,在自家店铺前跳起舞来。</p> <p class="ql-block"> 一个刨冰摊位上刨冰小哥的表演引人注目,他像演杂技一样将碗里的刨冰抛起五六米高再接回到碗里而滴水不漏,令人瞠目。</p> <p class="ql-block"> 从东区穿过“汗巴扎”门过马路来到古城西区,首先看到的就是“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艾提尕尔清真寺”往南走来到“油画一条街”,各种颜色鲜艳的油画挂在路边,画家们在店铺里忙着作画。</p> <p class="ql-block"> 再往南不远,是“艾特莱斯”非遗馆,内外设计的像一个艺术馆,里面介绍新疆的丝绸——艾特莱斯。</p> <p class="ql-block"> “百年老茶馆”位于西区中心,门口打卡拍照的人不少,上楼转了一圈,明显生意兴隆,顾客多是维族同胞。</p> <p class="ql-block"> 茶馆内和我们的一般概念不一样,有很多炕,据说无论是否认识,友好的茶客们都可以盘腿围坐于土炕上喝茶聊天儿。在二楼的楼外走廊上,有一些可以临街而坐的茶桌,还会有民间艺人的演唱。</p> <p class="ql-block"> “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知名度极高,几乎是喀什古城必打卡之地,每天慕名来“尝鲜”的人不少。但它其实就是小巷里一个比较简陋的棚子式摊位。老板是30多岁的吾买尔江,他们家世代生活在喀什古城,以打馕为生,有上百年历史,他是第七代传人。</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古老房茶餐厅”门前的小广场表演“西域公主选郎和巡游”。身穿西域服装的漂亮姑娘和英俊小伙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像一支从远古走来队伍,再现那遥远时代的生活情景。大量游客拥在路边,欢笑、拍照,有的还下场跳起舞来。</p> <p class="ql-block"> 古城西区里有不少特色的“巷”。</p> <p class="ql-block"> 比如,</p><p class="ql-block"> 婚礼巷</p> <p class="ql-block"> 柱子巷</p> <p class="ql-block"> 彩虹巷</p> <p class="ql-block"> 布袋巷</p> <p class="ql-block"> 陶器巷</p> <p class="ql-block"> 地毯巷</p> <p class="ql-block"> 药茶街</p> <p class="ql-block"> 还有许多有名的或没名的巷,我也记不清楚了。每巷各具特色,出片都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民宿也是喀什古城里的重要部分,大部分是古色古香的,也有装修现代的。住在古城里挺好,可以日落后出来看看夜景,逛逛夜市。晚上,在千年古城进入梦乡,做个穿越到古西域的梦。</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的一些小景也很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布袋树,也是网红打卡点。小巷里一棵长相有点奇怪的老树,旁边挂了不少布袋,因此称“布袋树”?不明白。</p> <p class="ql-block"> 在喀什北郊有一个香妃园,是有关香妃主题的景区,其中最主要的建筑是“香妃墓”,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香妃墓”及“香妃园”都和香妃关系不大。“香妃墓”是“和卓墓”,里边埋葬的是阿帕克和卓之父,其后裔大小和卓叛乱被清政府平定。香妃也是那次平定叛乱后作为战败方的女眷押解进京,后来成为乾隆帝嫔妃的。香妃倒是和墓主人有亲戚关系。</p> <p class="ql-block"> “香妃园”虽然与香妃的关系有点牵强,但园里的建筑和景色还是很漂亮的,极具西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喀什古城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高40多米的黄土崖上的维族人聚居区,称为“高台民居”,也是喀什重要的旅游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维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上地势而建,大多是土房。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中还保留有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作坊,其产品带有明显的维族特色和远古气息。因此说,民居和古老的土陶作坊是高台民居中两个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的点。</p> <p class="ql-block"> 这里巷道狭窄弯曲,过街楼、小胡同、手工作坊随处可见。高台民居被誉为“维吾尔族生活的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还有许多土屋没有修复,它们在岁月的流逝中荒废、坍塌,让人看着有些凄凉但也更让人感到其历史的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东区“汗巴扎”的大门被镀上一层金黄。因为太阳落山气温下降,美食街上的人多了起来,一天最热闹的美食时间到了。</p> <p class="ql-block"> 古城切换成“夜景”模式,灯光的渲染使古城的街巷比白天又多了些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那边明显安静下来,准备在热闹了一天后歇息了。</p> <p class="ql-block"> 喀什的旅游结束了,20多天的新疆游也结束了,大美的景色和异域的风采对我们的震撼还在心中激荡,手机里的几千张照片,会让我们不断回味这难忘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新疆,再见!</p><p class="ql-block"> 新疆,说不定我们还会回来再见!</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p1b40b" target="_blank">新疆行:莎车</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