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数学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我常常在思考。作为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数学课是第一学期的必修课,而我却总觉得它离生活很远。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薄世宁写的《医学通识讲义》,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数学思维不仅存在于课本里,更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书中提到一个令人震撼的案例:一位18岁的美国青年在参加完同学聚会后突发重病,多器官衰竭,甚至脑死亡。医生们在准备为他进行器官捐献手术时,却发现他的肺变得异常坚硬,完全不像正常肺部那样富有弹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医生们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破案”过程。他们首先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假设:吸毒?肿瘤?铅中毒?细菌性肺炎?然后迅速展开调查,收集证据。没有吸毒的证据,核磁共振没发现肿瘤,肺部注射螯合剂后也没发现铅,抗生素治疗也无效,排除了细菌感染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数学题里常见的“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逻辑吗?医生们像侦探一样,一步步排除不可能的因素,最终锁定真相。而这个真相,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反常的细节里。</p>
<p class="ql-block">他们注意到一个关键点:肺部白细胞增多,但抗生素无效。这个反常现象引起了医生豪斯的注意。他大胆提出一个新的假设——过敏反应。虽然这个年轻人不抽烟,但聚会现场弥漫着大量雪茄烟雾,他可能因此引发了急性过敏反应,导致全身多个器官衰竭。</p>
<p class="ql-block">最终,医生们通过注射大量抗过敏药物,奇迹般地治好了他的肺,并成功完成了肺移植手术。</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原来,学数学不只是为了考试,它培养的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一种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医学、法学,还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都离不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我开始明白,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它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面对未知,如何在复杂中找到清晰的路径。学好数学,真的很有成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