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9日,仲夏的鹏城,宛如被一座无形的热炉轻轻烘烤着,热烈的气息中又悄然弥漫着几缕慵懒的闲适。我与挚友黄总,怀揣着对茶那如火焰般炽热的热爱,满怀期待地踏入了深圳茶博会展中心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刚一进去,那春茶特有的清冽气息,便如一群欢快活泼的精灵,裹挟着亚热带温润的季风,轻盈地扑面而来。那气息,清新而又灵动,瞬间唤醒了我心底对茶香那深藏已久的渴望,仿佛是久旱的大地迎来了甘霖的滋润。</p> <p class="ql-block"> 展馆内,人潮如涌动的江河,热闹非凡。人们穿梭在各个展位之间,摩肩接踵,好似置身于一片浩瀚无垠的茶的海洋。展位上的灯光五彩斑斓,将整个展馆映照得如梦如幻。我们随着人流,缓缓地向前挪步,目光在琳琅满目的展位间来回逡巡,好似在探寻着茶世界中隐藏的无尽宝藏——每一处展位都像是一个神秘的谜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开。</p> <p class="ql-block"> 忽然,一缕普洱茶独有的陈香,如一根无形的丝线,轻柔而又坚定地牵引着我们的脚步。那香气,醇厚而又悠长,仿佛是从遥远的时光深处飘来,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故事。循着这缕迷人的香气,我们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停在了“北京生津堂茶文化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展位上方的匾额,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深沉;那光泽,柔和而又温暖,好似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一种沉静而悠远的岁月感,悄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展位的设计,真是独具匠心,暗藏着许多巧妙的构思,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精心创作的艺术品。它以“普洱茶时间轴”为脉络,将不同年份的老茶,按照年代的梯度,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之中,仿佛是在展示一部生动的普洱茶发展史:从民国时期充满历史韵味的号级茶(那古朴的包装和深沉的色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到2000年后活力四溢的中生代茶品(它们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和无限的活力)。每一款茶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茶的世界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画卷。</p> <p class="ql-block"> 瞧,那8582青饼(厚棉纸),古朴的包装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轻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那厚实的棉纸,带着岁月的痕迹,仿佛每一道褶皱都记录着一段历史。早期8582中茶绿印青饼,翠绿的印记透着一股清新与典雅,宛如春日里的一抹新绿,给人带来生机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九字版8653中茶简体字圆茶,简洁的文字蕴含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仿佛是茶文化的密码,等待着懂它的人去解读。厚纸7542的92青饼,厚实的纸张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时光的痕迹;那纸张的质感,仿佛能让人触摸到过去的时光。还有那配方严谨的七子饼黄印,彰显着制茶工艺的精湛,是制茶师匠心的结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p> <p class="ql-block"> 哥德堡号系列带着远洋的传奇色彩,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海洋的茶史,让人联想到当年茶叶远渡重洋的辉煌场景。凤凰沱茶形似凤凰展翅,寓意美好,象征着吉祥与繁荣;那优美的形状,仿佛是凤凰在茶的世界里翩翩起舞。下关茶厂“中茶”甲沱经典醇厚,散发着浓郁的茶香,让人闻之陶醉。</p> <p class="ql-block"> 刚荣获6月份“中茶杯”2025国际鼎承茶王赛金奖的北京生津堂茶文化有限公司曼松老树普洱(生茶),以及曼松、迷帝贡金瓜、竹筒茶等特色品类,在展柜中各显独特标识,展示着普洱茶的多元与丰富,宛如一幅绚丽的茶文化画卷,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展厅内,老普洱茶品类齐全、琳琅满目,宛如一部具象的普洱茶编年史,详细地记录着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每一款茶都是历史的一个篇章;又似一群沉默的时光使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低吟着茶马古道上的千年故事,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沧桑。那些古老的茶饼,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茶马古道上的驼铃声声,见证了茶叶在岁月长河中的流转与变迁。我们驻足其间,仿佛已经随着这悠悠的茶香,穿越了百年的岁月,与历史撞了个满怀,感受着时光的沉淀与茶香的交融。每一款茶都是一段未被书写的历史,承载着过去的记忆,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品味、去解读,去探寻那隐藏在茶香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老周的茶台正对着展柜。他身着蓝白相间的棉质短袖T恤,质朴里透着儒雅,像一位从时光深处走来的茶人。指尖轻抚茶饼时,动作轻柔又专注,仿佛在拨弄古琴的弦——每一下都浸着对茶的敬意与深情,恍若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他笑着,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展厅里的茶饼、茶砖与沱茶;那些专业的解说像一把钥匙,轻轻推开茶世界的门,让我们对茶多了层深透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讲解完毕,我们围坐在老周的专属品鉴茶台前。他亲手执壶开泡,一边演示着泡茶的要领,一边引着我们细品不同年代沉淀在茶汤里的香与韵——一场味觉的时空旅行,就这样悄然启程了。</p><p class="ql-block"> - 98年中茶绿印铁饼(生茶):初尝有明显陈香,伴轻微木质香与花香。茶汤入口顺滑,带微涩与不尖锐的微苦,且苦感停留时间短。中段回甘迅速,清甜在舌面渐次扩散;茶汤厚度与饱满度清晰可感,喉韵渐显,还带着淡淡山野气韵。咽下后,口腔内生津感持久,苦味完全转化为甘甜;叶底清香与茶汤陈香相融,余韵悠长且无明显涩感,整体协调性佳。</p> <p class="ql-block"> - 70年代中茶红印铁饼(生茶):它以浓郁纯正的陈香为主调,那是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味,沉稳而厚重,仿佛是历史的钟声在耳边回响。陈香中交织着淡淡的木质香,微微的花香,仿佛能嗅到茶树在自然中生长的气息——那是大自然的馈赠。其间还隐隐透着药香与果香,每一种香气都相互交融、相互映衬。茶汤入口醇厚饱满,质感浓稠,让人沉醉其中。咽下后,喉间喉韵深沉悠长,带来舒适的品饮体验;口腔内生津持久,滋润感十足。对茶气敏感者,能感受到其强劲的茶气,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与温热感;身体还会微微发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体内流淌,让人感受到茶的神奇力量。</p> <p class="ql-block"> - 30年代蓝标宋聘号圆茶铁饼(生茶):入口便觉沉稳厚重的陈香,那是老普洱生茶特有的木质樟香与岁月感,还隐藏着优雅的淡淡花香味;细品能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并非浓重苦涩的药味,而是类似陈年药材的温润香气,让整体香型更显深邃,仿佛是茶中的神秘宝藏。茶汤入口如丝绸般绵柔,苦涩尽褪;回甘快速蔓延,从舌尖到舌底再到喉部,清甜感层层递进,让人回味无穷。咽下后,茶汤顺滑地流入喉咙,喉间感觉清凉、通透,且这种舒适感会持续很久——仿佛整个呼吸道都被滋润,余韵在口腔和喉咙间久久不散;生津持续不断,口腔始终清爽滋润,余韵留存许久。</p> <p class="ql-block"> 品饮时,身体似有一股温暖气流顺着血脉,在脏腑、经络中慢慢扩散至五脏六腑;掌心、背脊微微冒出热汗,毛孔舒展,带来无比舒适愉悦之感。这种老普洱生茶的妙处,在于时光将原本烈性打磨得温润,却留存了茶性的精髓——每一口都是岁月沉淀的精华。它堪称老普洱生茶中的经典,也是此次深圳茶博展上我喝到的最佳老普洱生茶,让我仿佛品尝到了时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暮色渐临。回望生津堂展位,老周仍静静地坐在茶台后,为下一批访客煮水候汤。他的身影与展柜中的老茶重叠在一起,成了这场茶博会上最动人的形象。他就像一位用茶汤书写历史的当代茶人,以热情与专业传承着普洱茶文化,将茶的故事传递给每一个热爱茶的人;又似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活态茶博物馆,让人们在品味茶香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仿佛在茶香中看到了普洱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