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岛上行

晚风

<p class="ql-block">舟山海岛二千多座,有一个岛叫蚂蚁岛。能够被称之为蚂蚁的,可见在众多岛屿中它的个头有多小,但蚂蚁虽小其名气却很大,大到全国都要来学蚂蚁。在舟山的旅游线路中很难找到蚂蚁岛的旅游攻略,蚂蚁岛却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为什么?就在于它曾经的名气,在于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早晨,天空漂着大片的白云,不时地把耀眼的阳光遮挡起来,海风吹拂带来阵阵凉意,八点钟在沈家门墩头客运码头出发,半个小时后到达蚂蚁岛。蚂蚁岛面积不足三个平方公里,一座蚂蚁山耸立在小岛的中间,山的一边是当地村民的住处,另一边则是一个造船厂的生产基地。客运码头很吸引人的眼光,六间开的客运楼,红墙白柱,拱型门,门上一个红五星,下面是“蚂蚁岛”三个大字,面前是一个宽大的码头,边上一排平房与客运楼紧紧相连,上面是“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游”几个大字,这也就是蚂蚁岛精神。</p> <p class="ql-block">走出码头,沿着蚂蚁大道前行,一边是紧靠道海岸线,一边则是当地居民处,道路和房屋很整洁,每家门前都有一个红五星,岛上游人很少,居民也不多,显得很宁静。一条千余米长的蚂蚁大道是主干道,没有汽车,只有电瓶车行驶。紧靠路边开着各种餐饮、民居、超市、菜场、维修点,就连沙县小吃都在这里开门;快递、邮政、移动、卫生院、银行、警务室、管委会等设施也一应俱全,就如走进一个集镇一般。</p> <p class="ql-block">在蚂蚁岛游客中心,我走进去想找一些介绍的资料,这是一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风格的平房,里面的布置也按照当年的风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闲坐在里面,见我一个外地游客模样的进来,就很热情地帮我介绍起蚂蚁岛的历史来。</p> <p class="ql-block">蚂蚁岛是一个渔业岛,居民以捕鱼为主,1954年成立渔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是当年全国的一面旗子,由周总理签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奖状;是“全国艰苦创业先进典型”。1955年集体打造机帆船,到1959年蚂蚁岛已有机帆船27艘,是全省第一个实现渔船机帆化的渔岛。1960年在蚂蚁岛召开全国海洋渔业现场会,提出了“把蚂蚁岛人民公社红旗插边全国渔区”的号召。当年刘少奇、李维汉都曾到过蚂蚁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时也曾亲临过。</p> <p class="ql-block">蚂蚁岛的游览,看的就是蚂蚁岛在建国后的发展历史,当年蚂蚁岛人以超常的眼光走在了历史的前列,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举措,凝聚了蚂蚁岛的人心,艰苦创业,不仅经济社会发展,人们也过上了好的日子,一张蚂蚁岛社员当年的月度工分表在岛上展示,1957年的社员每月工分折合成工资时多的有五六十元,少的也有二三十元。这相当于当年城镇职工收入甚至还要高,可见蚂蚁岛人的富裕。</p> <p class="ql-block">而在1958年,蚂蚁岛上就办起机械厂;1959年蚂蚁岛建成3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成为舟山第一个实现电灯照明的岛;又在岛上办起了学校,幼儿园有统一的园服,减免幼儿园到初中的全部学费;文化宫、图书馆、医院、敬老院、公共食堂应运而生。其生活水平远高于其他地方,以至于有句“小小蚂蚁赛苏联”的话在当地盛传。</p> <p class="ql-block">当年蚂蚁岛人不仅注重渔岛的生产和渔民的生活,还把眼光聚焦在绿色持久发展上,在蚂蚁岛边上有一个只有零点三平方公里的小蚂蚁岛,1958年蚂蚁岛实施殡葬改革,把大蚂蚁岛上的墓穴统一迁移到小蚂蚁岛上,小蚂蚁岛作为蚂蚁岛先民的最终归宿地,从而把蚂蚁山的绿化保护起来,直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蚂蚁岛上的文史馆,展示着蚂蚁岛建国后的发展历史和创业史。这里是红色基因的游览地,曾经接待了大大小小的党建游览团。人民公社旧址就坐落在蚂蚁山脚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海岛的生活,决定了岛上的成年男子要出海捕鱼。守岛以及家中事务就留给了妇女,对妇女也有了特别的要求,蚂蚁岛上的妇女在此时是一点都不输于男子,家务、农活、渔活、守岛巡逻等面面俱到。蚂蚁岛上的艰苦创业史中就有了妇女们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1972年腊月,蚂蚁岛人民公社提出“苦战三年,围塘造田”,全岛300多名妇女热烈响应,她们抢时间、赶潮水、冒严寒、顶烈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海塘建设工地上,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辛勤劳动,提前建成了一条1300米长的“三八海塘”,为蚂蚁岛增加了500多亩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蚂蚁大道的尽头就是三八海塘,这里已离开蚂蚁岛居民的居住区,显得略为空旷,塘内是一个小池塘,三八海塘上面铺设了不同色彩的塑胶地面,布设了不同的小品,其中不乏介绍三八塘的历史与故事。显得很是耀眼。站在塘上看周边的海水、来往的船只,不远处的其他海岛、蓝色的天空与洁白的云彩,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苏小明一首《军港之夜》的歌曲曾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不忘怀的记忆。歌词作者马金星在创作这首歌词时且巧在蚂蚁岛体验生活,为了给苏小明参加部队中青年歌手比赛而即兴打造的参赛曲目,仅用二个小时就完成了文本定型。由于歌曲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给听众带来了清新、自然、抒情的风格,轰动一时、成了代表一个时代的歌曲。蚂蚁岛也因此把当年词作者的创作地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蚂蚁岛上的渔民广场。蚂蚁岛以生产生虾米著称,这里加工生产的生虾米占全国生虾米总量的百分之八十,有大小虾米加工作坊五十多家,每年的十月份后到次年一月份是加工虾米的季节,不仅自己捕获的,就是其他地方的虾米也拿来这里加工。说起虾米的的加工和品种,又有许多说道,最初的虾米是太阳晒的,后来改成用煤炭加热烘干,到现在改用柴油加热烘干。而虾米又有生熟之分,生虾米是直接烘干,而熟虾米则是煮熟后烘干,至于湿度、大小、咸淡程度,各家都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辉煌的历史给蚂蚁岛的居民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及至当下蚂蚁岛的生活还留存着当年的印记,但蚂蚁岛依然冷落了,从当年居住人口三千多人到现在不足一千人,且大多是老年人。蚂蚁岛上的船厂也从兴旺时的三千多人到现在的一千多人。海岛上的经济形势变化和学校的搬迁,海洋资源的日益减少与成本的增长,让年轻人无心从事老一辈人的行业,也使得大批年轻人离岛而去,岛上的渔船也日益减少,“如果现在还在出海的这批老人不再出海的话,真不知还有什么人再去出海”。大姐担忧地说着。</p> <p class="ql-block">在我行将离开游客中心时,大姐说:“像你这个年龄的人应该知道当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的”。接着说“下面还有一个渔业学蚂蚁”。言语中仍然透着一股蚂蚁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走在蚂蚁岛上,天气时晴时雨,不时地要找地方躲一下雨。街巷中,看到的游人和居民很少,小岛的生活自然而宁静。想着当年蚂蚁岛的兴旺,蚂蚁人敢为人先,勇争一游的精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超前的眼光与众人的齐心更是实现目标的基础,走在时代的前列,踏准发展的节奏,蚂蚁人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也但愿蚂蚁岛能续写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