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当年的理想还在吗?</p><p class="ql-block">你好,我是潇帮姐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我们从小背到大,可是,真的当长大以后,尤其是在生活里,或者在职场里遇到挫折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顶着挫折,顶着误解,还愿意为了理想而战的人,有多伟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誉为宋代散文的压卷之作,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会愿意为了一个人而赶赴一座城,因为他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座千古名楼,而是一个…榜样,一个无论在巅峰还是在低谷,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理想的榜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他用这篇文章在告诉我们,还是要坚持理想,因为那是支掌着你在暗夜里,踽踽前行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讲讲《岳阳楼记》,我邀请你们一起念诵它,相信我,把它念出来,远比只是看更有力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仍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于作文以记之。这是范仲淹应自己的职场好友,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好的岳阳楼题的这个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整篇文章里的第一段,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字“谪守”,他讲的是滕子京被贬谪,但其实那个时候的范仲淹,也被贬谪了呀。三年前,范仲淹主持了自己,可以说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大项目……庆历新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写给宋仁宗的那份奏疏里,他总结了自己从政28年以来的改革思想,从澄清吏治到整顿军备,从减轻徭役到落实惠政、这应该是他毕生的职业理想,也是北宋第一次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改革,但改革就意味着要得罪人,因为侵犯了,包括太后在内的保守派的利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历新政从推行以来,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仅仅一年多了的时间,随着主持改革的人物,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一个个要么逐出朝廷,要么主动离开京城。新政中的十项方案,最后只有一项被保留了下来,改革…宣告失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之后的庆历六年,农历九月十五,当范仲淹在他的贬谪地河南邓州,写下了《岳阳楼记》的时候,他已经58岁了,从27岁参加科举,以一介寒儒成为进士开始,他经历了将近30年的职业风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以为从小立下的志向,在垂暮之年终于要实现的时候,却在最接近理想的那一刻…失败了。而当时的滕子京,也遇见同样的低谷,他被人不断弹劾“用公使钱无度”,于是在庆历四年春,他被贬到了今天的湖南岳阳,成为了岳州太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续资治通鉴》里说:范仲淹力保滕子京,并且其他官员也调查到了,滕子京并没有侵占,或者欺瞒钱财据为己有的情况,但这已经是他被贬谪之后的事了,我们今天已无法猜测,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到的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令自己百口莫辩的案件,一场针对自己的舆论风暴,一次职业生涯的重大挫折,但是,即便如此,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他所治下的岳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八个字的分量有多大呢?我们等一会说,在接下来的三段里,范仲淹描述了他心中的岳阳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人已经写过了很多,关于岳阳楼的文章,这是个好地方啊,巴陵郡的绝美风光,都汇聚在了这面洞庭湖上,这湖连着远山,流上长江,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气像万千之下,那些贬谪于心中定会涌起此的官员和漂泊的诗人们,看到此情此景,诸多情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样的情感呢?有悲,有喜。为什么悲!</p><p class="ql-block">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界环境如此恶劣,怎么不悲,那年57岁右耳失聪,身患肺病的杜甫,颤颤巍巍地登上岳阳楼,当他看到这一面,把吴楚两地,东南一样劈开的大湖,连天地都会割裂得像浮萍一般,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人故友音信断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唐战火不熄,自己的命运,仿如一叶孤舟飘零,此情此景,他也悲呀,这悲,穿越了270多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理想破灭了,家乡也回不去了,担心被诋毁,惧怕被指责,触景生情,怎能不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好在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年59岁的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垂暮之年,大难不死,正是千里光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他同样经过了岳阳楼,和友人夏十二在这楼上设宴摆酒…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心情好了,连景色都可爱了起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太开心了,其实如果文章结束,在这里也挺好,先抑后扬,人生圆满,但若仅仅如此,他又怎能被誉为,是宋代散文压卷之作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因为在范仲淹的心里,有着超乎悲喜,更崇高的理想,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当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总有着无限的疑问,既然都没有悲喜了,那为什么还有忧?长大之后我才明白,这悲喜是因为个人,而这忧是为苍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呀!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于人间疾苦而苦,后于天下安乐而乐,这是一句振聋发聩,为理想而写下的誓言,何止是范仲淹。《宋史.滕宗谅传》里,说滕子京崇尚气节,敢于担当,喜欢帮助他人,等到他去世的时候,个人没有多余的钱财,关于他的案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他忍辱负重,用一年的时间重整岳州,使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八个字里,是怎样一种超越个人悲喜,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为公的理想。宋人的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亦岂至是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滕子京重建了岳阳楼以后,有人向他祝贺岳阳楼的落成,他回应道:有什么好祝贺的,不等落成以后凭栏大哭几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以前讲过范仲淹的故事,我曾以为范仲淹是一个开创式的人物,可是,当我发现这些精神图腾不灭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心里的,那种人格上的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屈原“哀民生之多难”的跳江明志,到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草堂悲歌,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虎门销烟,到鲁迅的呐喊”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你会问我,这些范仲淹式的人格,他们还在吗?在的,今年过年,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他们现在有些是大学教授,有些是法官,有些是律师,有些是做生意,就当我看见在职场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他们,也曾经因为生活的琐事,因为职场的误解和抨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时候会有过动摇的他们,他们还愿意眼里泛着光地,跟我讲他们的职业理想,还会兴奋于自己的一个举动,点亮了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时候,我才明白,也许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或者事业,而是经由我们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刻,范仲淹还在的,那些语文课本里,留下的精神力量,他们还在的,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