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说这是哪里,只怕引来无妄的官司。不说又不痛快,看在眼里拨不出来是很难受的。</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机会,深入接触到一家挺有名望的养老院。养老院周围环境很好,够得上山清水秀的形容。养老院的建筑也不错,几座高楼大厦前后错落,很有气派。养老院门口矗立着两只巨大的石雕狮子,不是威风凛凛,而是笑容可掬。</p><p class="ql-block"> 在门口遇到两位来自上海的老姐妹,个子高一些的八十六岁,矮一些的八十四岁,很善谈也爱谈,上下打量我们后,便滔滔不绝地推销一种特殊的卡片。</p><p class="ql-block"> 卡片是养老院的居住证,分十五年,十年,五年,一年等几个级别。卡片的价格也从几十万到三万的几个级别。八十六岁的老大姐说:我也是买二手居住卡住进来的。买一手卡的人住五年后,卖给了我。我已经住了两年。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长期卡,只有一年卡。所以,新人购买老卡要多给些钞票。</p><p class="ql-block"> 我真诚地感谢她们的热情介绍,但是也疑窦丛生。</p><p class="ql-block"> 在养老院里,询问一位高高大大的中年保安,哪里是养老院接待中心?他很热情地要带我们过去。但是,在听到我询问为什么门口有人卖居住卡时,他突然变得闪烁其词起来,并且不再送我们到接待中心:你们自己去吧,到中心会有人接待。</p><p class="ql-block"> 楼角处,我赶上一位路过的老人,还是咨询养老院的情况。他用咕噜咕噜的地方话讲:谁也说不清楚都多少种管理方法。接待中心的人也是一人说一套。说完,他匆匆躲开。我感到似乎有某种压力笼罩在这些人的周围。</p><p class="ql-block"> 接待大厅很宽阔,只是灯光不足,显得黑暗些。大厅的沙发上坐着五六个人。靠窗户的地方,摆着两只台球桌,并没有击杆和击球。接待柜台足有五米长,里面坐着几名工作人员。看到还有两人分别站在咨询台前,我便寻个沙发坐下等候。</p><p class="ql-block"> 前方不远处,竖立着一块养老院服务收费明细牌,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读后令人毛骨悚然。在此不一一叙述收费项目,只举出几个收费细节,窥其一斑:代取快递收费五元。洗两只碗一只碟一双筷子收费五元。大便后擦屁股二十元。上门做饭两个菜二十元(食材自备)。陪同上医院四十元等等。详尽的收费细则还有近百款,仿佛是一堆剁碎的肉馅。由于有刚才的经历,所以没敢把收费详情拍照下来。</p><p class="ql-block"> 有位操东北口音的五十岁左右女人凑过来:你们是长租房,还是短租房?我都有提供,价格比中心的报价便宜不少。</p><p class="ql-block"> 我是最讨厌鬼鬼祟祟做事的,马上起身走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似乎并不想接待我们,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前面的咨询者聊着扯淡的闲话。我知道,她们并不想接待,而是把我们留给沙发上坐着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从养老院出来,颇有些感慨。大凡有压力感的地方都有禁忌。有禁忌的地方都有潜规则。有潜规则的地方都有某种势力。养老院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商店。使之想起,二十年前北京某肿瘤医院,居然不允许医院周边有餐厅。医院办的对外餐厅,生意十分火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