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2025年7月,我独自踏上了前往三星堆博物馆的旅程。二展区的展览内容丰富而深邃,从黄金面具到青铜人像,从陶器纹饰到海贝货币,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讲述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进展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世界古代黄金面具”展板,展示了黄金面具在不同文明中的共通性——它们不仅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更承载着对死亡与神灵的敬畏。随后展出的多件金面具实物令人震撼:从希腊迈锡尼遗址出土的阿伽门农金面具,到埃及图坦卡蒙的金面具;从秘鲁库斯科古城遗址的金面,再到越南、伊拉克等地的发现,这些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金制遗存,让我深切感受到人类文明在精神信仰上的共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继续前行,三星堆与金沙文化的对比展让人印象深刻。两者的青铜立人、金面具和玉器形制高度相似,印证了古蜀文明的延续性。尤其看到三星堆出土的陶盉、高柄豆等典型器物,以及其与中原文化之间的联系时,不禁感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展厅一角,“海贝广泛使用”的介绍也引起我的注意。表格显示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近五千枚海贝,这种远距离的物资流通,昭示着商代晚期区域间的交流已相当频繁。漫步其间,仿佛能听见历史长河中商人与工匠交换技艺的声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