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可抵岁月长

杨博宁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听到"热爱可抵岁月长"这句话时,我的心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那些独自走过的日子、那些被书籍和文字填满的时光、那些在平凡生活里依然闪闪发亮的坚持,忽然都有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我随父亲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常常忙到深夜,家里大多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小小的屋子静得能听见钟表的滴答声,但我不觉得孤单——因为父亲他们的书架都为我开放,那里边有《家》《春》《秋》等书籍,有《十月》《收获》等杂志,还有同学借给我《儿童文学》,它们像一扇扇窗,让我看见外面的世界。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有我没见过的山川湖海,有我不曾经历的爱恨悲欢。我蜷在藤椅里,一页页翻过去,仿佛跟着文字去远方流浪。书里的故事教会我思考,也让我在寂寞的童年里,早早完成了自我教育。或许从那时起,文学的种子就悄悄埋进了心里。 </p> <p class="ql-block">后来,孩子长大离家,丈夫工作繁忙,生活渐渐归于平淡。但我不愿让日子只剩下工作和柴米油盐,于是重新拾起笔,在文学网站写下第一篇散文。敲键盘的声音像心跳,一下一下,把琐碎的日常变成有温度的文字。我在博客平台记录街角的花花草草,在文学网站书写我对生活的感悟。那些文字并不精致,却引来了天南地北的网友。我们讨论经典文学作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屏幕那头的陌生人,成了相互切磋的朋友。十几年里,我写下上百万字。它们像一双翅膀,让我从厨房的油烟里飞起来,看见生活更多的可能。 </p> <p class="ql-block">退休那天,朋友忧心忡忡:"以后多无聊啊。"我笑了——我的清单上还躺着那么多想做的事呢!我用孩子送给我的单反相机,跟着老年大学摄影班和网络教程学拍照。清晨拍沾露的蔷薇,黄昏拍归巢的鸟雀,把照片配上文字发到社交平台,竟收获许多共鸣和点赞。后来我又迷上旅行,站在富士山下看大雪纷飞,伫立在瘦西湖听《烟花三月下扬州》。退休不是终点,而是自由的开始。我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报名理财课,甚至尝试朗诵、唱歌。健身房里的瑜伽垫上,我笨拙地模仿教练的动作;KTV里,我勇敢地点一首《听闻远方有你》,哪怕高音破音也哈哈大笑。 </p> <p class="ql-block">如今回望,正是这些热爱,让漫长的岁月有了光彩。它们像一串珍珠,串起了我人生的每个阶段——童年时书籍给的慰藉,中年时文字筑的港湾,退休后探索带来的惊喜。生活当然有鸡毛蒜皮:水管会漏水,邻居会争吵,股市会跌宕。但当我沉浸在摄影构图里,当我在键盘上敲出满意的段落,当我在旅行中遇见新的风景,那些烦恼便自动退成背景音。 </p> <p class="ql-block">"热爱可抵岁月长",原来是真的。它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可以是读一本好书的愉悦,是写一段文字的酣畅,是拍一张照片的成就感。这些微小的火苗,足以照亮平凡的日子,让我们在时光的河流里,始终活得热气腾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