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吉林天主教堂,俗称"江沿天主教堂",又名"耶稣圣心堂",也是吉林市天主教"两会"所在地。这座位于松花江北岸的吉林市松江中路3号、东邻江城广场,南接吉林大桥,其北端附近的宏伟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是著名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1898年,法国巴黎天主教堂的传教士兰禄业和古若瑟从沈阳来到吉林市,开始了他们的传教之旅。1902年,他们购买了今天天主教堂位置的土地,并开始筹建这座教堂。由法国巴黎传教会出资,法国人设计建筑图纸,由中国奉天省盖平县的穆姓工程师团队承包施工,1917年动工兴建,1926年最终落成。</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采用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主体由教堂和钟楼组成,全部为砖石拱形建筑。教堂院落占地6449平方米,坐北朝南,南北长33米,东西宽27米。教堂前部有三座尖塔形建筑,两侧塔高24米,中间钟楼高45米,塔尖上立有2米高的铁十字架。钟楼内悬挂着一口铜铸大钟,每逢礼拜日或天主教节日,教堂钟声传到数里之外,回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p> <p class="ql-block">1979年,吉林市政府拨款对年久失修的天主教堂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之后重新恢复了宗教活动,现已成为天主教吉林教区宗教活动中心。1999年2月26日,吉林天主教堂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它更是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吉林天主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不仅是吉林市的宗教圣地,也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每当人们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时间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堂内有16根圆形大石柱,每根高28米,直径0.5米,柱面光滑如银。无木梁、木柱,属单脊瓦屋面砖石拱形结构。44扇圣经人物和福音故事的彩绘玻璃窗,增添了庄严、肃穆和神圣感。堂内供奉耶稣基督、圣若瑟、圣母玛利亚、伯多禄、保禄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吉林天主教堂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吉林市的地标建筑,见证了东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过去,见证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沦陷的家国耻辱,也见证了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还见证了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吉林市解放的黎明曙光,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变迁。从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一段时间,天主教堂一直占据着吉林市的明信片、照片,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符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游客须知,介绍了吉林天主教堂简介及开放时间等。</p><p class="ql-block">日间(院门及教堂同时开放)10:00-16:00</p><p class="ql-block">晚间(院门开放、教堂关闭)18:00-21:00</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教堂是天主教最为神圣之地,欢迎您文明参观,保持安静,遵守秩序,爱护文物,仪表庄重,注意脱帽,请勿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就座后请不要将脚放在跪凳上,请不要携带小宠物进入教堂!</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岸边观赏到了江河及吉林大桥。此次是在2025年的农历六月十六(7日10日)大顺日有机会来此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