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内蒙游——从太原到大同:蒙山大佛启幕,云冈石窟收尾,山西佛缘不散

林海听涛

<p class="ql-block">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蒙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巨型石刻佛像。其始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由北齐文宣帝高洋敕令开凿,历时20余年完成,最初为摩崖大佛,与佛阁相配,是当时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我们与山西的佛缘,就是从蒙山大佛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7月2日的午后,从王家大院的青砖灰瓦中走出时,阳光仍带着几分炽热。带着对晋商大院的余韵回味,我们驱车前往蒙山大佛。在景区入口买上50元的门票,坐上单程6元的区间车,再走过长长的栈道,等抵达山脚时,已是四点。抬头望去,蒙山的轮廓在渐柔的光线里愈发清晰,仿佛正静静等候着我们去探寻那尊藏于山间的千年巨佛。</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蒙山大佛曾历经兴衰:隋代建有寺院护持,唐代受皇室尊崇,后因战乱等原因逐渐损毁,佛头遗失,佛身也被山体滑坡的土石掩埋,一度消失了五六百年。直到2000年,大佛遗迹被重新发现,经考古勘察确认其历史价值。2008年,当地启动修缮工程,依据史料记载和考古数据重塑了佛头,并对佛身进行加固保护,使这尊沉寂千年的巨佛重新展露雄姿,成为展现北齐石刻艺术与山西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p> <p class="ql-block">沿着81级台阶拾级而上,每一步都像是在向着千年佛光靠近。走在前头的同伴忽然发出一声惊呼,我还笑着想她定是在忽悠我们,直到踏上最后一级台阶,那尊巍峨的蒙山大佛骤然撞入眼帘——瞬间,所有的言语都堵在了喉咙里,只剩下和同伴如出一辙的惊叹。大佛依山而坐,身躯饱满庄重,历经岁月的轮廓在天光下更显雄浑。真正“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是佛的背景,佛是山的灵魂。”</span>而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佛身下端赫然写着“国泰民安”四个大字,色彩明艳得像是能映亮人心,大字两侧簇拥着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在古朴的佛身前绽放得热烈,庄严与生机在此刻奇妙地交融,让人在震撼之余,又生出几分难言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佛左侧的“如愿门”,沿长长的石阶缓步向上,便到了大佛脚下。佛头与佛身的修补痕迹清晰可见,深浅不一的色块里,藏着千年岁月的沧桑。我们驻足佛前,虔诚合十,心底默默许下心愿,仿佛这尊历经风雨的巨佛,能将这份期许轻轻托起,捎向时光深处。</p> <p class="ql-block">返程时,目光被“如愿蒙山”四个遒劲的大字吸引。夕阳的余晖正落在字上,给笔画镀上一层温润的光泽。我们笑着或坐或立,让镜头定格下此刻——身后是承载着千年故事的蒙山,眼前是寓意美好的题字,快门轻响,将今日的震撼与祈愿,都收进了这张合影里。</p> <p class="ql-block">通往大佛的沿途,新修的景观错落分布:或是几座古朴的石亭供人歇脚,或是成片的绿植点缀山路,还有刻画着佛教故事的浮雕,既保留了山间野趣,又添了几分规整雅致,让这段寻佛之路更显从容。</p> <p class="ql-block">司机师傅是地道的太原人,听我们念叨想尝尝合口味的本地菜,便热情推荐了“老太原”菜馆。进店一试,果然没让人失望——菜品既有晋菜的醇厚,又兼顾了我们南方人的口味偏好,连夸这是几天来吃得最满意的一顿饭。</p> <p class="ql-block">几根新鲜黄花菜煮一大盆汤,味道只能说很清淡,其他实在不敢恭维,山西人基本不喝汤,即便喝也只是在饭后用来填胃里缝隙的,不像我们饭前喝汤暖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世界文化遗产。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等5个县市,是中国唯一青庙(汉传佛教)与黄庙(藏传佛教)共存的佛教道场。由东台望海峰(2795米)、西台挂月峰(2773米)、南台锦绣峰(2485米)、北台叶斗峰(3061.1米,华北最高峰)、中台翠岩峰(2894米)五座平坦如台的山峰组成,故得名“五台”,</span>著名的寺庙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清代皇家寺庙)、</span>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又称五爷庙)、殊像寺、碧山寺等。</p> <p class="ql-block">7月3日的行程早有规划,我们预约了8点到12点的五台山门票,原打算七点半准时出发,偏偏在这节骨眼上,才买了一年的车子突然“掉链子”——怎么也启动不了(几天后司机告诉队长,说是发动机坏得不成样子,还在保质期内,厂家竟然不给换发动机。我们也暗自庆幸坏在酒店门口,坏在司机的大本营太原,假如坏在挂壁公路上后果将不堪设想。)还好司机师傅是太原本地人,赶紧联系公司调车,一番折腾后,直到快10点才总算出发。</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五台山景区外一家路边饭馆点菜时,所点菜色不多,多是素食,没想到一顿饭竟要950元!这是整个行程里最贵的一顿,连去些上档次的餐馆都比这便宜不少。细看菜单,倒也与墙上的标价相符,只是一小碗米饭6元,一套餐具3元,着实让人有被宰的不爽。吃过午饭赶到五台山景区时,已过两点半了。</p> <p class="ql-block">早就听闻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首,可身临其境才真正被震撼:目之所及,除了寺庙还是寺庙。新换的司机王师傅说,这里大大小小的寺庙加起来竟有一万多座!香客往来不绝,扫功德箱二维码的人也接连不断,热闹非凡,以此看来,五台山的和尚要想穷都难。据说赵本山、李连杰等明星都在供养其中一座大寺庙。</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从清代皇家寺庙菩萨顶开始,一路往下,先后到显通寺、五爷庙、殊像寺虔诚膜拜,各自许下了心愿。</p> <p class="ql-block">听从司机建议,为避免前往大同时走回头路,我们退了之前预订的酒店,改往繁峙县砂河镇的菲尔斯酒店住宿。漫步在小镇街头,只见各式酒店随处可见,热闹程度丝毫不输永定县城,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里有金矿,难怪这般繁华。</p><p class="ql-block">小镇的水果摊更是让人惊喜,种类丰富不说,味道清甜还价格实惠:油桃10元能买4斤,杏也才4元1斤。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各景区对60岁以上的老人格外友好,门票全免。同行的年轻老年人胡总成为幸运儿,尽管每次进入景区因走“<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弱病残通道</span>”遭大家调侃,却一点也不影响好心情,一口气买了三个榴莲和不少油桃、杏等水果,请大家一同分享这份喜悦。</p> <p class="ql-block">此图为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的饭店,味美价廉,强烈推荐!</p> <p class="ql-block">在北岳恒山的翠屏峰峭壁间,一座楼阁似凌空飞挂,与崖壁浑然相融,这便是被誉为“恒山十八景”之首的悬空寺。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历经一千五百余年风雨,在历代工匠的修缮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姿态,成为中国现存较早且保存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典范。</p> <p class="ql-block">7月3日晚上,我们特意想着要预约悬空寺的门票,点开预约小程序才发现,这里的门票预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每天早上7点20分才开始放票,其他时间根本无法操作。</p><p class="ql-block">4日一早,我们算准时间,准时守在屏幕前刷新。可没想到,那几张能登临悬空寺的门票,几乎是在放票的瞬间就被抢空了。指尖还没来得及再点一次,界面就已显示“售罄”,只能对着屏幕叹气,满心都是没能亲身体验那份悬空奇景的惋惜。</p><p class="ql-block">临出发时出现了小插曲:前年去甘南肠胃不争气的女伴前晚又“一泻千里”,同行人员又是蒙脱石散,又是消炎药,一股脑儿往她手中送,她也一股脑的往嘴里塞。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担心悬空寺一程她无法坚持。</p> <p class="ql-block">快到10点时我们走进悬空寺景区,抬眼便望见几条队伍像长龙般从河的这边蜿蜒到寺庙脚下——那是等着登临悬空寺的游客,一眼望不到头,估摸着得有几百米长。</p><p class="ql-block">这光景让我们忽然暗自庆幸:还好没抢到登临的门票。你看那队伍,密密麻麻地排着,往前挪一步都慢得很,真要排进去,怕是得耗上两三个小时,可真站到寺里,能细细看的时间,最多也就十几二十分钟。这么一想,倒觉得在远处静静望着它悬在崖壁上的模样,反倒落得个轻松自在。</p> <p class="ql-block">隔河远望,悬空寺宛如镶嵌在峭壁之上,楼阁殿宇相互连接,错落有致。几根纤细的柱子支撑着寺庙悬空,想来这便是悬空寺名字的由来了吧。即便只是远远观瞻,也足以让人在心底反复感叹:千年前的建筑师们,是怀着怎样的智慧与胆识,才在这绝壁之上,留下了如此跨越时空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寺内通道狭窄,有些地方仅容一人上下,既为游客安全,也为保护古建,严格限流实属必要。如此一来,登临票难抢,也就不难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没能登上悬空寺,反倒空出大把时间在周边流连。大家举着手机,对着峭壁上的奇观拍个不停,也不忘把自己融进这独特的背景里——有人倚着山岩与悬空寺同框,有人站在观景台让飞檐入镜,你帮我拍、我帮你照,快门声此起彼伏,个个都笑着把自己装进了这张关于悬空寺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悬空寺后,曾在岩壁挥毫写下“壮观”二字,笔力遒劲,至今犹存;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亲临探访,更惊叹其为“天下巨观”。两位大家的笔墨与赞叹,为这座绝壁古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人文注脚。</p> <p class="ql-block">为了省时间又省开销,午餐就选在景区外围的路边面馆解决,每人一碗面了事——山西遍地都是面馆,想吃上一口合心意的米饭,实在不是件容易事。</p> <p class="ql-block">细心的队长一进面馆,就找来一碗温开水,冲好蒙脱石散端到肠胃不好的女伴面前,这举动引得大伙儿好一阵打趣。她自己则说:“队长的贴心太让我感动😹”还说肠胃被水泥沙浆堵上了,没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原计划下午参观完云冈石窟便直奔乌兰察布,没曾想攻略做得仓促,直到早上准备订票时才发现,2025年起这里已不再售卖当日门票,必须提前一天预约。千里迢迢赶来,实在舍不得错过这处闻名已久的石窟,只好临时调整行程,决定当晚留宿大同。为填补下午的空档,查阅附近景点时翻到土林壮美的图片,瞬间被那独特的地貌吸引,便顺势在行程里添上了这一站。</p> <p class="ql-block">顶着正午的大太阳奔去大同土林,心里揣着对元谋土林的惊艳印象,结果眼前就几个孤零零的土墩子,差距实在太大,瞬间没了兴致。</p><p class="ql-block">好在相机还算给面子,强光下的光影倒拍出几分“大片感”,但只有自己知道,这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没多待,拍了几张照片就转头回宾馆躲太阳了——看来有些风景,果然只适合存在于照片里。</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维也纳酒店🏨档次十足,这次行程住过的酒店其实都不错,可论起质感与体验,还是维也纳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酒店50米处的酒家吃饭也味美价廉,吃饱喝足,还剩了不少菜,却只要829元。</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历经数十年开凿而成。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万余尊,以气势恢宏的石刻艺术闻名。早期洞窟佛像雄健威严,融合了异域文化特色;后期则逐渐融入中原风格,线条圆润柔和。作为北魏皇家石窟,它既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见证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极具价值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7月5日一早,晨光刚为云冈石窟景区镀上一层柔光,我们便走进了昙曜广场。广场上,昙曜法师的雕像庄严肃立,衣袂仿佛还带着当年西行求法的风尘。正是这位北魏高僧,在文成帝的支持下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最早、最具规模的“昙曜五窟”,将帝王形象融入佛像,开启了这座石窟群的建造传奇。此刻,晨光中的雕像与远处石窟群的轮廓遥遥相对,仿佛在静静诉说着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位法师以信仰为凿、以匠心为刃,在武州山岩壁上刻下的不朽篇章。</p> <p class="ql-block">走过昙曜广场,礼佛大道的千佛列柱呈现眼前,壮观得让人屏息。柱下须弥座稳如磐石,力士造像怒目挺腰,白象浮雕憨态威仪,几十根石柱并肩而立,佛影与石刻交织,一股沉雄的气场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景区后期修建的殿堂里,清晰再现了佛像风格的演变:早期佛像身形清瘦,线条硬朗;后期则渐趋丰腴,面容圆润。这一变化,与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受中原文化影响密切相关,是佛教艺术融入本土审美后的自然转变。</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着我们依次走进3、5、6、10、12、18、20等几座重要洞窟,每一座都藏着震撼。5窟的巨型佛像高踞窟内,庄严肃穆;6窟的飞天浮雕满壁风动,灵动如真;20窟的露天大佛历经风霜,笑容依旧温润……从早期的雄浑大气到后期的精细柔婉,石刻间流转着时代的印记。一圈走下来,指尖仿佛能触到北魏工匠凿石的温度,心中只剩对千年造像艺术的深深叹服。</p> <p class="ql-block">不少曾供奉着佛相的龛窟,早已被岁月磨去了痕迹。石壁上只余下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空龛,像被时光遗忘的空洞,静静悬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山西的佛缘,终了于云冈石窟。来时始于蒙山大佛的惊鸿,去时便让这石窟的余晖,为这场缘分画上沉静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驱车驶离云冈石窟,往内蒙古黄花沟方向行进时,路边建筑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鲜红标语赫然映入眼帘,这才知晓此处驻扎着第二炮兵部队。细想之下恍然明白,大同距北京不过三百公里左右,正是护卫首都的最后一道屏障。</p>